西罗与酒吧歌女不得不说的故事 · 老港片般的意大利黑帮电影

今天要介绍的电影,片名有点奇特。


《命硬仔西罗》


西罗既不是部分球迷对C罗带有不敬色彩的称呼,也不是梅西的小儿子。

他是一个意大利黑帮的人物。


这个人物来自一部相对冷门的高分意大利剧《格莫拉》。

《格莫拉》目前出了四季,每一季都不低于9.0分。

而且标记观看的人数非常少,基本在一千左右。




看了电影,再看看这个电视剧评论,再想想《教父》。

似乎没有理由不被种草。


该片目前豆瓣评分7.5,分数尚可。



该片是第四季与第五季的过渡性质电影。

情节完整,没有电视剧基础也不影响观看。


导演并非电视剧那个导演,而是西罗本人自导自演。

好在编剧并没有变,这保证了整体故事、逻辑和风格的完整。




故事采用双线叙事,分别讲述西罗当下与小时候的故事。

两条线一开头,都让观众明白了他为什么被称为命硬仔。


小时候遭遇地震,整个楼塌掉幸免于难。

现在被兄弟近距离开枪打中沉入水底,又死里逃生。



正在康复的他,被白发老大安排销声匿迹去开拓一个偏僻的新市场。

那里就是拉脱维亚。





负责在拉脱维亚接待他的一群人,是专门做冒牌衣服的人。

而且这群人的老大,那个老头,其实是西罗少年时的老大--布鲁诺。

所以,双线叙事其实就是交代了两个人的前世今生。




西罗当然不是来做淘宝生意的,他做的可是毒品中转。

制定买家是俄罗斯团伙,一群认为拉脱维亚仍然由他们控制的人。

而拉脱维亚黑帮可不这么认为,他们绑架了西罗,并且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拿货。

不拿货就得死。



那西罗怎么选择的呢?

第一次的货,他让不明就里的布鲁诺一伙去带给俄罗斯人。

自己,则带着一车人干掉了拉脱维亚帮派,不过跑走了一个领头的。



交易成功,相比辛辛苦苦做衣服,卖毒品来钱太容易。

大家决定认西罗这个老大,跟着他干。




故事的另一头,还是孩子的西罗是布鲁诺手下众多小孩之一。

干的不过是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他与布鲁诺配合最默契,

头脑也最灵活。





而布鲁诺有个很会唱歌,很有风情的女朋友斯黛拉。

她对于西罗来说,就好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米兰之于马小军的关系。



布鲁诺还有个偶像,奥梅洛,时不时会给孩子们讲他的故事。

当西罗问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人时,布鲁诺回答不能信任任何人,并且要什么都不怕。



而命运的转机也来自布鲁诺与斯黛拉在某俱乐部与奥梅洛相识,从此逐渐给奥梅洛做事,涉足了真正的黑道。

可惜,布鲁诺一次办事不利,被奥梅洛当众羞辱。

布鲁诺敢怒不敢言,怀恨在心。




布鲁诺设好了埋伏,并利用了奥梅洛对西罗的喜爱,让西罗引奥梅洛前来。

这场争斗也导致了斯黛拉惨死在西罗面前。

而布鲁诺大概也是因此才远离意大利,流落拉脱维亚。



回到现在时。

无人知晓的仓库,西罗不在的时候竟然被拉脱维亚黑帮突袭。

死了一个人,其他人都受伤,而且货物都被抢走。

不能按时交货,俄罗斯帮也不会善罢甘休。




西罗心里早已计划好一切。

原来亲如父子的两人早已貌合神离。

布鲁诺怪西罗长成了他想要的那种人,而自己始终胆小成不了大事。




拉脱维亚帮在炸弹中灰飞烟灭。

俄罗斯老大被手下出卖。

连当初安排他来拉脱维亚的白发老大的头也被快递了过来。

片头打伤他的兄弟找了过来。

故事在最后半小时迎来了各种高潮。




坦白讲,对于我这种没看过《格莫拉》的人来说,

前半小时感觉电影似乎都不是很让人投入。

可能和演员的表演风格有些关系。




不过西罗小时候的戏份真的加分不少,美丽的意大利,

怀旧的摄影风格,斯黛拉好听又复古的歌声,

略带浪漫和悲情的江湖气。

仿佛让人看到了《纵横四海》、《英雄本色》这些老港片。

这些很难在美国电影中感受到。




因为这部电影,我决定追《格莫拉》。

希望里面也有斯黛拉,和那些好听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