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阅读
《洛奇》的成功是一个最典型的好莱坞式的奇迹。生活贫困的史泰龙在观看了一场野蛮的拳赛之后猛然产生了灵感,仅用了3天的工夫就完成了剧本。为了争得演出的机会,史泰龙拒绝了数十万美元的高价诱惑,以低廉的价格将剧本卖给了联美电影公司,以600美元的极低周薪出演了主人公洛奇。
影片的成本仅花费了100万美元,拍摄的周期也只用了28天,但一上映便风靡全球,票房、口碑双丰收,其投入成本和获得利润的比例可谓是史无前例。史泰龙从此名声大噪,其硬派的表演风格在20世纪80年代独树一帜,堪称传奇。“洛奇”一时也成为“铁血英雄”的代名词。好莱坞趁热打铁,一连追拍6部《洛奇》系列,一款由韩国游戏公司Nexon历时3年打造的网络游戏,也叫《洛奇》,在中国由世纪天成公司代理。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美国东部费城的一个贫民区。30岁的洛奇是黑社会组织的小喽啰,也是业余拳击手。他喜欢附近一家商店的女售货员艾·黛丽安,她是朋友保罗的妹妹,瘦弱而羞涩,容貌平常,性格内向。洛奇拼命追求她,这位从没得到男性慰藉的老姑娘终于与他相爱。两人经常幻想着有一天能改变目前的处境,过上好日子。
美国重量级黑人拳击冠军阿波罗·奎迪的对手因受伤退出了比赛,主办人灵机一动,挑选洛奇作为出赛对手,因为“Rocky”一词在英语里有打不倒的含义。此次比赛是庆祝美国建国200周年的一个项目,优胜者可以获得15万美元巨款,贫困潦倒的三流拳击手洛奇顿时成为电视台和报刊记者竞相采访的对象。虽然洛奇心里明白他是打不赢对手的,但他认为,只要能和世界冠军打15个回合而不被击倒,那就是他的胜利。抱着这一信念,他抓紧时间刻苦训练。在教练米基的悉心指导下,洛奇刻苦训练出一套新拳路。在理想与爱情的鼓舞下,他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和阿波罗拼得你死我活。尽管阿波罗不断戏弄他,但他沉着应战。他被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视线模糊,但一直苦撑了15个回合。尽管最终裁判还是判阿波罗胜,但是洛奇赢得了无数观众的掌声。影片以他和女友艾·戴丽安互相拥抱结束。
获奖原因分析
影片之所以获得成功,首先是因为成功地刻画了洛奇这样一位出身下贱的小人物的形象。作为一部励志片,本片讲的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如何抓住机会一步一步让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洛奇的生活在现实中很有代表性,像无数的被无味的生活抹去了热情、因贫困而失掉尊严的下层人一样,他年过30还孤身一人,住在一间破败的小屋子里,没有爱情,只好去追求一位自闭内向的老姑娘,在宠物店中也屡次遭受老板娘的白眼。在拳击场也备受歧视,储物间也被老板转给更有潜力的新人,为了糊口,他替黑社会放高利贷者做小喽啰,欺负还不起债的穷人。他孤寂贫困,被人瞧不起。但洛奇并不是那种完全堕落的无赖,他看似凶狠,但心地善良,当讨债对象还不起高利贷时,在其哀求下他放过了对方。他到处受气,但并没有用极端的方式来报复社会。观众可以想象洛奇的痛苦,一如想象自己。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有一份梦想,但是现实却没有给我们实现这种梦想的机会,洛奇在6年时间里必须忍受无人重视其才华的孤独,这是真正的悲哀和痛苦。
洛奇虽然很平庸,但他心里却一直拥有梦想,他并不是不想成功,只是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因缘际会,他获得了挑战拳王的机会。拳击教练米基主动上门要给他做经纪人,训练他打拳;好友也乘机向他提出要求,以求能改变自己讨厌的工作,而这一切,对洛奇来说,成了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为了实现梦想,证明自己,最终洛奇接受了教练的指导,进行了认真而刻苦的训练:6个生鸡蛋代替了啤酒;拒绝了艾·黛丽安的亲热;到波利工作的冷库打“牛肉沙袋”。在拳击场上,他一次次被打倒,一次次地又站起来,一度打得不可一世的拳王没有还手之力。一个没有过去、也不要未来(绝不重赛)的失意者,把站在这里当成了这辈子唯一的机会,要证明自己不是瘪三(而不是打败拳王)。洛奇被打得拳头都几乎握不起来,眼睛肿得要拿刀子割开才看得见,然而他对教练吼“你敢叫停我就杀了你!”只有洛奇死了,这场比赛才可能提前结束。坚持到最后的洛奇虽败犹荣、血肉模糊地站在镜头前,恰似经历过血肉考验化蝶的蚕蛹。尽管最终裁判宣判拳王胜利了,但是洛奇不服输、顽强战斗的精神感动观众,他才是胜利者,是精神的胜利者。对洛奇来讲,比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找回了自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其次,影片具有极强的写实主义特征。影片的人物全都素面朝天,看起来几乎都是非职业演员的本色表演,形象都不那么光辉。洛奇衣着不整、说话啰里啰唆,为了十几美元被打得鼻青脸肿,第二天醒来独自忍受全身的剧痛。他非常孤独,两只乌龟和一只金鱼是家中唯一的“亲人”。想教育朋友的妹妹不要和街头混混混在一起,结果却被骂为“变态”。替老板讨债时放过了还不起债的人,结果挨老板一顿臭骂。女友艾·黛丽安羞怯不安、相貌平平,她也渴望爱情,她也渴望与他人自由交往,但别人却认为她是个低能儿,甚至连她哥哥都认为她是一个生活中的“输家”。好友波利也是一身赘肉,没有任何吸引人之处,他在猪肉厂上班,却一直想换一份像洛奇那样帮人追债的工作,为此他求了洛奇好几次,但洛奇并没有答应他,这让他很生气,他总是抱怨妹妹在逃避生活,其实他自己也是。教练米基佝偻着身体,一副老态,没有一丝昔日拳王的风采。他表面是个“唯利是图”的家伙,但在内心里,他是鄙视洛奇干替人收债的活才把他扫地出门。后来他又主动上门,要求当洛奇的经纪人,训练洛奇克服心理和身体上的弱点。这些人物都来自底层,有着低层人的善良、不幸、私心、势利,他们本能地希望能抓住一些机会,能使自己的生活起些变化。
第三,影片叙事手法和镜头画面冷静客观。大全景、中景较多,没有过多煽情的快速剪辑,长镜头和静止镜头是让观众自己去体会洛奇对现实的妥协、对梦想的渴望、对爱情的直白。影片也具有“街头现实主义”的纪实色彩,破旧的居室、脏乱的街道、幽暗的酒吧、无所事事的街头混混……影片具有生活的质地,使观众完全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洛奇的哀伤和孤独。影片最后的高潮部分也没有抒情的慢镜头、没有激动人心的音乐,只看到两条壮汉:白色的洛奇被打成一条狗,黑色的拳王被累成一条狗,两条狗都惨不忍睹。打完了,影片就结束了。而影片的力量也就在于此:反映现实,批判现实,歌颂人性的光辉和不屈的抗争命运的力量。
总而言之,本片与经典的好莱坞电影格格不入。没有传统商业片中不可战胜的英雄、没有英雄美人的俗套,不紧凑的情节安排、不刻意布置的场景,一切都保持着生活的常态,甚至有客观记录的性质,是一部非常纯粹的作者电影。洛奇没有豪言壮语,形象也不高大完美,他面对困境,永不低头,战斗到最后,最终赢得别人的尊重,他是一个“美国梦”的象征。影片想告诉人们,在美国,抓住任何一个机会都可以成功,但没有自身的努力,即使机会到来也毫无用处。影片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无数的观众从洛奇身上看到了自己,也获得了生存和奔向成功的信心和勇气。
(杨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