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阅读
影片取材于英国女记者的通讯报道,剧本由好莱坞四位著名编剧共同编写,导演威廉·惠勒也是美国影坛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曾12次被提名奥斯卡奖,并凭借《忠勇之家》《黄金时代》和《宾虚》三次成功摘得最佳导演桂冠,《呼啸山庄》《罗马假日》《红衫泪痕》等名片也由其执导。本片拍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总统认为该片具有鼓舞士气的作用,于是下令全美公映;英国首相丘吉尔看后也认为本片“是最好的战时动员,抵得上100艘战舰(1),”并下令所有官兵观看,片尾的演说还被印成传单在士兵中散发。这部电影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具有重大政治影响的作品,也是美国电影史上的一部艺术佳作,一举赢得第15届奥斯卡的6项大奖。可惜颁奖典礼时导演威廉·惠勒正在“二战”前线参加战斗,只能由其妻子代替领奖。而凭此片表演获最佳女主角奖的葛丽亚·嘉逊则万分兴奋,发表了一篇格外长的获奖感言,一时成为笑谈。
内容简介
1939年夏天,英国中产阶级米尼佛一家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丈夫克莱姆是一名建筑师,长子维恩从剑桥毕业后正踌躇满志,另一双小儿女也非常聪明可爱,妻子凯伊则是一位美丽而亲切的女士,她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喜爱,车站管理员甚至用“米尼佛夫人”为自己精心培育的红玫瑰命名,并准备凭借此花争夺花卉展的奖杯。米尼佛一家为此十分高兴,维恩也因此结识了赫赫有名的裴尔顿公爵夫人的孙女卡萝尔,两个年轻人迅速陷入了热恋。就在这时,英国对德宣战,战争的阴影笼罩了全城。克莱姆参加了保卫家乡的志愿军,维恩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服役于离家不远的科尔汉机场。某日,父子双双投入战斗,维恩驾驶着飞机飞过家园上空,克莱姆则驾船随船队远征。正在米尼佛夫人焦急地等待着亲人归来的时候,竟意外地在花园里发现了受伤的德国飞行员。面对着敌人阴森森的枪口,米尼佛夫人沉着应对,并乘其晕厥之机夺下手枪,又打电话报告警察局将其抓获。米尼佛夫人的丈夫和儿子也相继归来,一家人又团聚了,儿子维恩还在休假期间与心爱的女孩儿结了婚,花卉展也在敌机轰炸的间隙热闹举行,“米尼佛夫人”玫瑰花如愿夺魁,人们都兴高采烈。可是,空袭警报再次响起,人们不得不结束聚会,维恩也匆忙归队,一家人甚至做好了维恩会随时牺牲的精神准备,但就在米尼佛夫人驾车送儿子去机场返回的途中,维恩的新娘卡萝尔却不幸被流弹击中殒命。米尼佛夫人一家和所有人们一样,忍受着战争带来的巨大悲哀和痛苦,为了正义继续坚持战斗。
获奖原因分析
20世纪40年代上半期,电影也卷入了全球性战争的漩涡,大量“二战”故事被搬上银幕,掀起了“战争片”的热潮。《忠勇之家》正是这种“主旋律”电影中的一部,但与其他表现正面战场激烈战斗的影片不同,它是一部杰出的战时百姓生活小品,以“大后方”为题材,真诚地描写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刻影响,也表现出英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勇于承担的精神,既具有现实的娱乐功能、宣传作用,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这部电影上映后不仅获得了很好的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在第15届奥斯卡的激烈角逐中,战胜了同被提名的《侵入者》《金石盟》《伟大的安德逊家族》《仙笛神童》《国族之光》《鸳梦重温》《慈母泪》《威克岛》《胜利之歌》等9部影片,如愿捧得最佳影片小金人,力证了其艺术价值。
虽然战争在任何时候都是残酷的,但《忠勇之家》从另一个侧面描写战争,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温暖的感情。影片将镜头对准了一个普通而幸福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讲述围绕这个家庭而发生的战时故事。电影一开篇就不惜笔墨地描写了米尼佛一家的日常生活,虽然他们并非大富大贵,但一家人相亲相爱,生活得安定而快乐,特别是夫妻两人分别享受了各自的“高消费”之后,又处心积虑想获得对方认可的细节,既真实又充满情趣,让人忍俊不禁。而他们周围的人们也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乐趣,平凡也悠然:醉心于玫瑰的车站管理员憧憬着在花卉展中得奖的幸福,恋爱中的女仆期待着傍晚约会的甜蜜,一心为祖母着想的年轻小姐享受着舞会与度假的惬意……然而战争的突然降临打破了小城的宁静,人们在空袭警报的鸣叫中分外紧张,不得不躲进地下室感受着炸弹的轰鸣与震颤,家园变成了废墟,但人们依然坚强,生活仍在继续。影片重点描绘了战时百姓的生活景象,细致地刻画了许多富有深意的生活细节:人们在战斗的间隙聚集在一起,为一年一度的花卉展欢呼,为获得银质奖杯的优胜者雀跃,却听到刺耳的空袭警报败兴而归,玫瑰花主人还没享受够得奖的喜悦就遭遇了不测;接收到驾着战斗机飞过家园上空的儿子发出的信号,一直担忧的母亲备感欣慰,却又不得不担心儿子正赶赴的下一场战役;年轻人的爱情在战火中更迅速地发酵,英勇战士短暂休假中的蜜月甜蜜却也分明隐藏着某种危险。《忠勇之家》对战斗的场面刻意作了淡化处理,仅以枪声、轰炸声、空袭警报声、战火照亮的夜空、编队飞去的战斗机作为象征,人们的生活景象才是影片表现的重点,而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就渗透在生活的时时处处,更加令人深思。
作为一部具有较强宣传意蕴的电影,影片自然带有某些英雄主义的色彩,但其最打动观众的还是真诚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精神。女主人在战争中表现得格外坚强,她沉着应对并成功抓获德国飞行员的事迹固然令人感佩,但她善良亲切的贤妻良母形象则更受到人们的喜爱,她对家庭和亲人怀着无比的挚爱,对周围的一切人也都平等、真诚相待,丝毫没有阶级的歧见,甚至面对作为敌人的德国飞行员,她一开始也没有面目狰狞的仇恨,在受伤的飞行员晕倒后还主动照料他,并安慰他在医院会受到更好的照顾,只有当他们谈到战争对无辜百姓的伤害时,她才义愤填膺,指控战争的残酷,她更坚信战争不会永远进行下去。在这个平凡的英国妇女身上闪烁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光辉,这是人与人之间最美丽的感情,所以“米尼佛夫人”被用作最美的玫瑰花的名字,也成了一种品格的象征。而且,人文关怀的精神在整个英国社会深入人心,花卉展上培育出红玫瑰的车站管理员最终战胜了年年获奖的公爵夫人夺得银质奖杯,人们都真诚地祝贺他,就是一个很令人感动的例证,让人们看到了社会进步、人性升华的希望。
影片的表现手法也颇有意味,用大欢乐的场面与强烈的悲剧性形成对照,故事情节安排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于意料之外,形成了极强的戏剧效果。影片的总体风格温婉淡雅、含蓄蕴藉,又充满着一种英国式的幽默,确实别具特色。但作为一部应时之作,《忠勇之家》显然代表了战时典型的价值观念,也有着太过明显的宣传意味。如轰炸之夜防空洞中的“爱丽丝漫游仙境”似乎有些刻意阐发,片尾处牧师的布道又似乎太过直露,透着浓厚的鼓动意图和政治意味;而教堂里人们雄壮豪迈的歌声和教堂残破屋顶上飞过的战斗机,似乎又形成了一种反讽,所谓正义真的能够改变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吗?
《忠勇之家》的巨大成功无疑有着时代因素的影响,约瑟夫·戈培尔曾经说过的,“现在这个时代太紧张了,而艺术的任务就是使这个时代放松”(2),本片的确以具有时代特点的内容满足了时代的娱乐要求。但娱乐绝非这部电影的全部,《忠勇之家》也具有其鲜明而独特的艺术特色,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上一部重要的战争电影佳作。直至今日,人们观看这部电影时依然能够感受到其娱乐和艺术价值。
(林雪飞)
(1) 邱少栋,杨少波.影响世界电影100名人排行榜[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27.
(2) 彼特·恩格尔梅尔.世纪电影——20世纪全球电影图片档案[M].王微,译.北京:蓝天出版社,199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