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德黑兰》(英语:Argo,新加坡译《救参任务》,香港、马来西亚译《ARGO–救参任务》,台湾译《亚果出任务》)是一部于2012年上映、由本·阿弗莱克自导自演的美国惊悚政治剧情片,编剧克里斯·泰瑞欧改编自1979年的伊朗人质危机中的真实故事。2011年8月在洛杉矶开拍,拍摄地包括华盛顿特区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北美于2012年10月12日上映,并在2013年获得金球奖最佳剧情类电影及最佳导演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奖,以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剪辑奖。
剧情
1979年,伊朗德黑兰爆发伊斯兰革命,全城大规模示威导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在同年11月4日时被暴民攻占,66名美国外交官与平民被扣为人质,伊朗时任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公开要求美国必须将当时确诊患癌而在美国避难的下野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引渡回伊朗。但在暴民攻占大使馆前,六名负责办签证的外交人员从后门逃跑,躲至加拿大大使肯·泰勒的官邸避风头。
人质危机持续至69天后,美国国务院与中情局合作对逃走的六名“过夜客人”安排撤离行动,请来救援专家东尼·门德斯与其上司杰克·欧唐纳德一同发表看法。由于大使馆中有一本被切碎的员工名册,一旦被革命卫队安排的童工拼凑完成,则会完全泄漏六个人的资料,迫使国务院与中情局开会商讨,决定用伪装加拿大身份将这六个人遣送出国。他们一开始本来打算采用记者、国际教师及慈善人员的身份,但考虑到真实性不够而只能重新想办法。东尼与他分居的儿子通电话时看到电影《决战猩球》,萌发让六个人伪装成“在伊朗取景的电影摄制组”的点子,获得其他官员暂时准许后,来到洛杉矶伯班克制片厂找获过奥斯卡奖的好莱坞化妆师约翰·钱伯斯(英语:John Chambers (make-up artist)),与他研究过后决定用一个未采用的电影剧本《阿尔戈》,附上伊朗背景与一些《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的情节和人物。
完成海报和剧本设计后,由于革命卫队已经对德黑兰国际机场加倍保全,东尼与约翰和他的制片合作伙伴雷斯特·席格举行新闻发布会,成功将电影推向新闻和杂志以扩增真实性。回到华盛顿,东尼获得美国政府的行动准许,先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伊朗领事馆进入德黑兰。抵达后,东尼从入境处拿走多张入境表格,将取景的事情汇报给伊朗文化部,来到加拿大大使馆与泰勒会面。泰勒说他们已经接到“关闭大使馆回国”的命令、以及六个人的身份已被他们的女管家所知;于是让他加紧节奏。东尼到达官邸时会见六个人,与他们解释计划与各自的身份背景后,打算在隔天带他们去德黑兰集市进行一场假取景。当晚,入住当地酒店的东尼收到当地文化部长的取景批准证明,于是花精力说服六个人前往德黑兰大集市。
他们到集市前勉强通过抗议民众,而跟着本地代表在市场里取景时,却遭到一名因为丧亲而对外国人感到愤怒的不理性民众的示威攻击;虽然取景勉强结束,但六个人的面貌早已被革命卫队偷拍下来作为对照。离开前的最后一晚,东尼与所有人核对身份与背景资料,认为已经万事俱备却接到欧唐纳德的紧急电话,称电影救援方案已经被白宫幕僚长汉密尔顿·乔丹(英语:Hamilton Jordan)令下终止,取代而之的是派遣三角洲部队对人质进行军事救援,命令东尼丢下六个人直接回国。东尼对上司不负责任的安排愤怒不已,但只能听从他们的安排,泰勒私下得知事情后为了防止引起慌乱,尽量对六个人隐瞒真相。
东尼回到酒店思考一晚上,最终决定不丢下他们六人,隔天清晨抱着必死的决心致电欧唐纳德,声言自己会带他们离开。欧唐纳德来不及阻止后不想仍由他去送死,冒险得罪上级、号召团队重启救援计划,因情况危机而侥幸得到美国总统的准许。东尼来到官邸带走六个人立刻前往机场,泰勒与他的妻子坐火车撤离至土耳其,离开前销毁官邸的加密电话与重要资料。一行人抵达机场面对一大群严防死守的革命卫队及机场保安,但还是在中情局和国务院的帮助下得到机票。并且顺利用文化部长的考察准许信件,将没有入境表格的事情骗过安检处,直到检票处时被几名守卫拦下来排查。当中会说波斯语的美使馆馆员为守卫们讲解电影的剧情与细节,以便通过检查,一名守卫透过东尼提供的名片打电话到约翰与雷斯特的办公室,确认属实后才准许他们登机。
而六个人当中其中一人的头像在大使馆中拼凑出来,革命卫队队长发现与市场拍到的一人完全相同,于是带兵开车闯进加拿大大使官邸搜捕。然而,他们到达后发现此地早已人去楼空,随后便打电话通报机场。而机场里一名守卫接到消息后跑到登机口通报,其他守卫发现上当后,立刻派遣一辆军车和两辆警车拦截飞机。所幸飞机在对方拦截前及时升空,并于几分钟后顺利离开伊朗领空。所有人欢呼不尽、举杯庆祝,六人平安无事地回到美国,中情局方面最终决定将功劳全部让给加拿大。东尼将整个电影计划送到中情局秘密档案库封存,杰克也通知东尼说他将得到中情局的“最高优秀奖”。但东尼首先回到自己的家与妻子和儿子团聚,也将自己留下的一张《阿尔戈》漫画脚本放在家中。
角色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 托尼·门德斯 Tony Mendez | 美国中情局救援专家(特务),负责策划及执行救援行动,假名为凯文·哈金斯(Kevin Harkins)。 |
布莱恩·科兰斯顿 Bryan Cranston | 杰克·欧唐纳德 Jack O'Donnell | 美国中情局副局长,东尼的上司,虽然一向听从上级,但有时也会帮东尼说话。 |
约翰·古德曼 John Goodman | 约翰·钱伯斯(英语:John Chambers (make-up artist)) John Chambers | 好莱坞特效化妆师,曾得过奥斯卡最佳特效奖,与东尼是旧识。 |
阿兰·阿尔金 Alan Arkin | 雷斯特·席格 Lester Siegel | 好莱坞老牌监制,负责配合东尼计划演出。 |
维克多·贾博 Victor Garber | 肯尼斯·D·泰勒(英语:Kenneth D. Taylor) Ken Taylor | 加拿大驻伊朗大使,协助六名美国人藏匿在大使官邸长达半年。 |
泰特·多诺万 Tate Donovan | 鲍伯·安德斯 Bob Anders | 年长的高级领事官,六个美国使馆馆员之一。 假扮身份为“导演,罗伯特·贝克(Robert Baker)”。 |
克里·杜瓦尔 Clea DuVall | 可拉·李齐克 Cora Lijek | 25岁,六个美国使馆馆员之一,助理,与马克为新婚夫妻。 假扮身份为“编剧,玛莉·安·波伊德(Mary Ann Boyd)”。 |
斯科特·麦奈利 Scoot McNairy | 乔·史塔福 Joe Stafford | 29岁,六个美国使馆馆员之一,会说波斯语,与凯西为夫妻。 假扮身份为“副制片人,尚恩·毕赛特(Sean Bassett)”。 |
罗利·考克瑞 Rory Cochrane | 亨利·李·薛兹 Henry Lee Schatz | 来自爱达荷州的农业专员,六个美国使馆馆员之一,个性古怪。 假扮身份为“摄影师,迈克尔·麦斯韦恩(Mike Mcewan)”。 |
克里斯多福·邓汉 Christopher Denham | 马克·李齐克 Mark Lijek | 29岁,六个美国使馆馆员之一,领事官,与可拉为新婚夫妻。 假扮身份为“外景助理,提摩西·哈里斯(Timothy Harris)” |
凯莉·毕许(英语:Kerry Bishé) Kerry Bishé | 凯西·史塔福 Kathy Stafford | 六个美国使馆馆员之一.因丈夫关系驻馆担任打字专员,与乔为夫妻。 假扮身份为“美术指导,瑞秋·迪华特(Rachel Dewart)” |
凯尔·钱德勒 Kyle Chandler | 汉密尔顿·乔丹(英语:Hamilton Jordan) | 美国总统卡特的白宫幕僚长。 |
克里斯·梅西纳 Chris Messina | 马里诺夫 Malinov | 伊朗当地革命部队的领队,曾到加拿大大使馆问话。 |
泰托斯·韦利弗(英语:Titus Welliver) Titus Welliver | 琼·贝茨 Jon Bates | 隶属美国国务院,负责提供救援行动方案。 |
基斯·札拉比加(英语:Keith Szarabajka) Keith Szarabajka | 亚当·恩格尔 Adam Engell | 美国中情局局长,东尼和杰克的上司,一天到晚只会抱怨。 |
巴布·甘顿 Bob Gunton | 赛勒斯·万斯 Cyrus Vance | 美国国务卿。 |
理查·坎德 Richard Kind | 马克斯·克莱 Max Klein | 美国作家协会理事长,与雷斯特为旧识,东尼和雷斯特负责前往与其洽谈“假电影”《阿尔戈》剧本版权。 |
欧米德·阿塔西(英语:Omid Abtahi) Omid Abtahi | 雷札·波哈尼 Reza Borhani | 德黑兰当地人士,伊朗文化部派出的代表,向东尼率领的“假剧组”介绍市集风情及特色。 |
希拉·凡 Sheila Vand | 莎赫拉 Sahar | 泰勒大使家中的女管家,身为宗教人士,知道六个人的身份。 |
泰勒·席林 Taylor Schilling | 克莉丝汀·曼德兹 Christine Mendez | 东尼的妻子,分居中。 |
菲利浦·贝克·霍尔(英语:Philip Baker Hall) Philip Baker Hall | 瓦伦·克里斯多福 Warren Christopher |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 |
阿德里安娜·巴碧悠(英语:Adrienne Barbeau) Adrienne Barbeau | 妮娜 Nina | 好莱坞女演员,雷斯特前妻。 在“阿尔戈”中饰演银河女巫瑟克希。 |
福德·哈吉(英语:Fouad Hajji) Fouad Hajji | 寇麦塔 Komiteh | 伊朗革命队员,机场的守卫之一,曾经拦下六个人,但最后还是让他们登机。 |
剧情—史实差异
真实的撤离行动中,美国外交人员并未遭受影片中表现的那样紧迫的危险。
加拿大大使夫人帕特·泰勒提前在三家不同的航空公司订了三组机票,订票时并未遭到严格审查。
卡特总统办公室仅在托尼·门德斯从欧洲出发前往伊朗前取消授权行动,且只耽搁了30分钟,而不是在行动最后一刻终止授权。
美使馆馆员们在登机口并未遭遇检查人员的严格审查,并不像影片中那样面对真实身份即将曝光的危险。
飞机起飞前的追逐场景并未出现。馆员之一的马克·李齐克称“对我们来说非常幸运的是,在那里只有几个革命卫队队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订早上5:30航班的原因,他们即使再狂热也不会那么早到那里。事实是安全检查官员粗略看了我们一下,我们便正常地离开了。我们飞到了苏黎世并被带到伯尔尼的美国大使官邸。这一切就是这样直接。”
现实中,6名外交人员逃至肯尼斯·D·泰勒住宅几天后,便分散到了泰勒和另一位加拿大官员的住宅两地,并未一直隐藏在泰勒家。
制片人雷斯特·席格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虚构的。
影片中中央情报局争取获得吉米·卡特授权批准机票时,一名中情局官员冒充白宫幕僚长汉密尔顿·乔丹(英语:Hamilton Jordan)子女所在学校的人向白宫打电话。事实上当时汉密尔顿·乔丹未婚,没有子女。
现实中,在挑选剧本时所选中的剧本原名《光明王》,基于罗杰·泽拉兹尼所作同名小说改编,中情局将其标题改为《阿尔戈》。
插画家杰克·吉尔比并未特意为中情局绘制影片的漫画情节稿,他曾在伊朗人质危机前几年为《光之主》绘制这些漫画脚本。
好莱坞标志在该事件发生前的1978年已修复完整,而不是影片中展示的1970年代破败样貌。
主角一群人搭乘的瑞士航空波音747上的航空器注册编号“HB-ISO”实为一架同属瑞士航空的DC-9-50所使用的注册编号。
评价
媒体综评86分,《纽约邮报》、《旧金山纪事报》、《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纽约每日新闻》、《夏洛特观察报(英语:The Charlotte Observer)》、《芝加哥太阳报》、《亚利桑那共和报(英语:The Arizona Republic)》、《坦帕湾时报》、《纽约观察者》、《娱乐周刊》、《Boxoffice》杂志等媒体都出具满分。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4%,影片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美国媒体评价:“一部庄重大气且精雕细琢,并具有黑色幽默现实主义的政治惊悚片,而所有角色的表演亦堪称完美”,“极端紧凑的结构混搭以近乎任性的幽默,还有贯穿始终的悬疑概念”,“发生在伊朗的紧张局势和华府的策略争斗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无可批驳的精彩主线”。
《明报》石琪给予两星半(最高五星):“宾艾弗列亦好在没有夸张炮制惊险火爆或怪鸡笑料,而注重实感,保持低调。片中还有鬼马双老:阿兰·阿尔金演好莱坞过气制片,尊古曼演化装师,加上中情局与白宫的窘态,增添了妙处。”
《头条日报》祁佳仕:“紧张剧情令人捏几把冷汗,幽默台词庄谐并重,这样一张一弛控制了故事节奏,再配合优秀的剧本和演员,还有美工展现出七八十年代的风貌,令电影很是好看。”
《头条日报》叶念琛:“电影没惊天动地的救援场面,但过程依然紧张惊险得让人手心冒汗。”
《东方日报》范孤奴:“除了将拯救过程拍得紧张刺激外,宾艾佛力还刻意加入《星际大战》及《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等科幻片元素,而影片在开场时以漫画的形式来交代伊朗当时的政局,简直是一绝!”
台湾导演李岗则认为:“无论高度、深度跟企图心,《逃离德黑兰》都不是一个很特别的电影,正是标准的美国英雄主义。”
争议
影片自公映之日起,就因其对英国及新西兰大使馆驱赶六名美国人质的错误描述而广受争议。而事实上,英国及新西兰在该事件中同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英国时任驻伊大使约翰葛姆爵士之秘书马丁威廉在接受《每日邮报》的采访中称,最初正是他们获得情报前往德黑兰郊区先后找到了六名人质,并最初安置于马丁的私人寓所。之后考虑到安全因素,参与国一致认为加拿大大使馆更利于藏身才将人质转移。而新西兰大使馆不仅准备了后备匿身居所,更是在营救旅程的最后安全护送人质至机场。
伊朗当局认为该影片丑化了伊朗国家和人民,是“反伊朗”的,并准备推出一部名叫《总参谋部》的电影作为回应。
票房
美国首周末收获2012万美元,名列第二位。次周末收获1662万美元继续占据亚军。第三周末以1236万的成绩夺冠。最终北美累计1.36亿,其他国际地区获得9630万,全球票房为2.32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