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饭后闲聊的话题仍少不了萨达姆被绞刑的事,就像十多年前总是聊起波黑战争一样。不晓得十多年后还有多少人记得萨达姆,不过米洛舍维奇及那场战争已经在十数年后渐渐被人淡忘了。
淡忘是因为事不关己,但对前南地区经过那场战争的人来说,战争虽然远去,而带来的伤痛,却将成为一生的梦魇。
波斯尼亚女导演Jasmila Zbanic凭借这部处女长片-《格巴维察》,击败了夏布洛尔、阿尔特曼等国际知名导演,问鼎2006年柏林金熊。也许这并不算是冷门,毕竟这个关于战争与创伤的主题,对于一向对政治敏感的柏林影展来说,倒是颇对口味的。
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的分裂和战争,成为了每个南斯拉夫人心中的剧痛,库斯图里卡、塔诺维奇及许多前南的导演,都对那场战争及相关进行了再现。作为前南地区的新一代导演,Jasmila Zbanic在战争时期也只有十几岁,所以她更多的也是在关注战后的前南地区状况,即战争给人带来的伤痛及之后如何自我疗伤。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颇有想法,俯拍的长镜头一群闭眼聆听音乐的女人,当镜头定格在Esma上,关于她的故事也随之展开,而在剧情的提示下,我们知道那群女人都是战时的受害者,她们正在进行的心理疗伤。而这时,那个俯拍的长镜头则包含了更多的含义,好像上帝注视的芸芸众生。随便一个人,背后都有着一段感人而又痛苦的经历。
一部关于爱与伤痛的电影,痛是刻骨铭心,爱也是宽厚伟大,两者相互影响,交融,共同推进剧情和情感的发展。
单亲妈妈Esma作为那场战争的受害者,战争不但使他学业中断,父亲被杀,同时还有一个一生都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一个不该出生的孩子,因为那是她在战俘营被别人强奸之后生的。面对这个孩子,也就必将面对所有过去的伤痛。
而在这个伤痛的前提下,爱也显得更加伟大和令人动容。就像Esma自己说的,她无比憎恨这个孩子的出生,那代表着所有难以抹去的痛苦回忆。不过当她把这个孩子抱在怀里,一切的恨也消失。母爱总是那么纯粹,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和平里的幸福时光,她编织了一个巨大的谎言,她告诉自己的孩子Sara,她的父亲是一名烈士,是在那场战争里光荣牺牲的.素未谋面的父亲却成了孩子心中的骄傲,母亲却要独自承担痛苦。
再精妙的谎言也迟早有被拆穿的一天,日渐长大的孩子希望从母亲那里得到更多的关于父亲的信息。最终因为校游引发的“烈士证明”事件,使母亲终于忍耐不住,述说了一切。真相的道破却未必是坏事,无论是那个一直逃避的妈妈,还是那个生活在谎言中的孩子,伤痛之后是更多的体谅和理解。
战争带给人的伤始终是导演一个主要的着力点,为此电影用了很多内容去描述这种伤痛,这里有很多很点题的细节处理,比如Esma在和女儿玩闹时,女儿把她摁倒,她马上就变得十分生气。还有在公交车上对胸毛的厌恶以及在酒吧见到男女亲热就吓的要命。这一切都是在说战争带给Esma的心理阴影,使得他对男人始终有着极强的恐惧和厌恶,即使是那个对她很好的男人。
战争在带给受害者巨大的伤痛的同时,对未经历战争的新一代,同样影响很深。女儿Sara和另一个男孩在废墟玩闹的段落是我最喜欢的一段,以战后残破大楼作为场景让人能隐约嗅到战争的味道,也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枪成了两个少年的玩具,成为一个关于危机的暗示,同样是单亲的孩子,在性格上,也更多了些粗野。
也许是导演之前一直从事纪录片拍摄工作,或者是女性导演独有的细腻表现手法,电影与我过去在其他前南电影里了解到的世界完全不同,仿佛是另一个南斯拉夫,之前看的一些前南电影,总是少不了吉普赛人,因此我也常把把前南的民族性格和吉普赛人的性格搞混,即在那种在贫苦生活中始终不变的乐观,虽然卑贱、低俗、自私,却又让人喜爱和同情,而黑色幽默及超现实段落也常常是前南电影重要特征。而本片却始终坚持着写实主义风格,并且掺杂了大量抒情段落,使得影片始终在一种忧伤抒情的气氛下进行,不见任何嬉笑场面。而这种风格的坚持,使得影片缺少了前南电影一贯的粗砺质感。不温不火的情节下感情也总觉波澜不惊,就连最激烈的那段揭密的戏,也并没有达到预想的震撼。也许这是导演特有的风格,不过对我,却总觉得有些沉闷。
在演员方面,曾经库斯图里卡的御用Mirjana Karanovic真的是老了,完全一副中年妇女的样子,只是怀疑就她这半老徐娘的样是怎么使得片中男子如此为她拼命的。而小演员Luna Mijovic却是难得的亮眼,不晓得是不是童星都很容易出彩,这个只有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身上有着一种奇特的野性,不是性感的野性,而是一种假小子式的粗野,无论是眼神还是动作,都是那么精彩。姑且,当作是本色演出吧。
电影其实还算精彩,可能是由于对金熊和前南电影的双重期待,让我对该片期望过高,总觉得非常不过瘾。不过既然《肥皂》都能拿柏林的评委会奖和最佳新人导演。这片拿金熊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影评:也是一座伤城--《格巴维察》
作者:桃桃淘电影
原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11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