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段时间极度迷恋捷克电影,一部一部看下来有太多想说的却败于自身懒散而终未动手。一年多间隔期过去了,趁着现在还未淡忘之际,对个人了解到的捷克电影做一个浅显的总结,也是一份对曾经疯狂的纪念。
捷克的历史境遇同其它第三世界国家一样一波三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天鹅绒革命”,在被德国、苏俄等强势欧洲大国的侵扰、渗透、影响下体验着战火纷飞、体制轮番的前进命运,直至一九九二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分道扬镳,曾经的整体不复存在。
捷克电影肯定不若好莱坞般受众宽广,但在小众圈子里,它又是相对比较热门的。《电影快递》曾在捷克电影一百周年之际票选出捷克电影百大佳作,随着网络字幕组力量的日渐壮大,其中的绝大部分现在都可以被国内影迷所观摩到。
电影百年,捷克保持着一个独立艺术探索小国的应有姿态,凭借《大街上的商店》《严密监视的列车》《给我一个爸》三次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没有翅膀的男人》《失翼灵雀》《罢工》《一切善良的市民们》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也斩获了重要奖项。
西风东渐,五十年代末兴起的“法国电影新浪潮”之后,捷克也出现了一场颠覆传统、力求现实、充满创作自由的新电影运动,让电影不再是长久以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政治宣传工具,转而成为传达社会现实诉求、刻画人民生存状态和导演艺术追求的文化传播媒介。
虽然新浪潮时期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导演和电影作品,但当时的捷克却有着比当下中国还要严苛的审查制度,致使很多政治指向明确、内容风格极端的电影佳作惨遭禁映,许多导演还因此不得不暂时放弃创作,甚至逃亡海外、颠沛流离。和法国《电影手册》影评编辑转型实践的导演们相比,捷克众导更多出身科班,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前卫的创作视野,风格或清新淡雅或极致先锋。两国电影在语法探索上有着类似的空间,甚至很多导演的创作风格可以归入类比。但不同的地域、历史造就不同的社会貌相,这点也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电影的信息内核上。捷克新浪潮的作品虽缺少法国电影的浪漫情怀却因多了一份现实的厚重而更让人珍视。不同特质的电影匹配各异的历史阶段,如似斑斓的艺术图谱,提供给世界一个读解本国文化的多面体视角。
一、正统的早期电影
和六十年代的新浪潮相比,这一时期的捷克电影受好莱坞模式的影响颇大。著名的喜剧片大师马丁·弗里茨在此期间拍摄了多部反映不同阶级人物间的爱情喜剧故事片(像《偷猎者的囚室》和《克里斯蒂安》),大都情节曲折动人、戏剧冲突明显、结局欢乐圆满,极具观赏娱乐性,也为后来本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铺垫。
加斯塔夫·马哈蒂是另一位在当时比较著名的捷克导演,其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执导的默片《诱惑》和《入谜》,影像设计极其用心,品质毫不落败。虽不及同时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苏联蒙太奇学派以及德国表现主义等爆发开拓的流派那样影响深远,却因过早出现女性裸露的镜头而无法让人忽视。
二、百家争鸣的新浪潮
1.政治讽喻
一大批有良知报复的老中青导演面对社会体制敢怒又敢言,所以几乎在每部捷克片里,都有着或多或少对政治、社会现实“指手画脚”的控诉成分。甚至有人调侃,单从内容上断别捷克这个国家的电影,好像都是出自同一个导演之手。虽如此,表达手段的轻重缓和却千差万别。
《一切善良的市民们》近乎平铺直叙地表述战后某某体制入侵对人性的摧残,致使一个原本静谧祥瑞的村庄被渐进腐蚀成恐怖绝望的生存泥潭。我们甚至不用动脑,就大概摸清导演字里行间的意向所指。
而《监听》却用了一个充满戏剧冲突的故事将寓意半遮面。一对铁幕时期的公务员夫妇、一幢隔墙有耳的寓所、一场诚惶诚恐的猜忌与自危、一个戏谑十足的结尾,影射整个铁幕时期政治氛围的草木皆兵。
《神圣之夜》的开头则用一组构图精致、声音考究的虚实对比镜头表意出集体公社美梦的荒谬与现实生活的维艰。《监听》和《神圣之夜》同出自笔者最爱的镜头大师卡尔·卡切纳,其六十年代创作的《维也纳快车》《共和国万岁》《可笑的老人》等佳片,是出色的电影语言让思想意图不再因表达手法的低劣而成为干瘪说教的佐证。
而在所有社会讽刺片里,最极端隐晦的一种莫过于《为年轻的刽子手辩护》和《派对客人失踪事件》这类超现实主义幻想剧。祖拉契克、内梅克等导演把讽刺玩熟于心,用天马行空、怪异荒诞的情节设置彻底藏匿控诉的核心。现实与隐喻彼此照对,它毫不直说,观众又觉得理所当然、心照不宣,以致“鞭策入里”,甚至“声名狼藉”。马丁·苏立克根据祖拉契克生前日记所拍摄的纪录片《格列弗的最后旅行》中曾提到:希蒂洛娃、内梅克等导演因过于政治敏感的电影题材而被当局监听、污蔑。这与当下中国导演因过于利益追求的电影批产而被观众讨伐、反感的命运本质截然不同。
因内容激进而被禁超过20年的新浪潮十大禁片:《失翼灵雀》《监听》《第七天,第八夜》《葬礼》《被浪费的星期天》《思想改造学校》《愚人方舟》《地域见,我的朋友》《背信者与流浪汉》《鸟,孤儿和愚人》(红色标记为技艺十分精湛的超现实主义佳作)
2.反战
说道战争片,大家谈论更多的还是《钢琴家》《光荣之路》之类的美国经典。但无论格局还是纵向深度,捷克的战争片都可以与其它国家媲美。小国苦难深,视野也宽广。
拍摄于1937年的《白色病》将人类最可怕的两种灾难——战争和瘟疫结合,充满思辨地对苦难本质进行探讨;《遥远的旅程》《拉耶地区的运输工具》则和《辛德勒的名单》一样正面描写犹太人的二战苦难史,笔法之力量丝毫不输给斯皮尔伯格;《大街上的商店》《第七天,第八夜》另辟蹊径,将战争暴力“拒之门外”,分别通过商店里、村庄内渐进的人物情绪营造出“灾临门下”的恐慌、无奈与绝望。
扬·卡达尔和艾尔玛·克洛斯合作的《死神名为天使》在游击队员疗养的主线上枝蔓出无限的战争闪回,化硝烟的残酷为内省的痛苦,用时态上的跳跃给燥涩的文本带来更多抒情与诗意。
《玛茹胥佳的星期五》与前者类似,现实与过去交替出现,时空的重新排合打破线性叙事的单调乏味,内容主旋律形式却先锋意识流。与法国左岸派导演阿伦·雷乃的风格遥相呼应。
其它推荐:《千年蜂皇》《我要是有了枪》《严密监视的列车》
3.轻喜剧
卓别林用每一个肢体动作赋予电影作者化意义,雅克·塔蒂总是迷失在格子空间中来譬喻现代人生存的机械刻板,这些是喜剧大师们的醒目标签,也凭由源自社会的某种共性而被人集体接受。而捷克的喜剧片特就特在里面的人,具体地说是捷克人,并非制造笑料的方法与背后隐存的普世价值观。
伊利·曼佐的田园喜剧是其中的代表。《雪花莲节》《金黄色的回忆》《反复无常的夏天》《甜蜜家园》《森林边缘的寂寞》等一批作品可以简单拆解为乡村美景、居家邻里、小打小闹和无休止对话等表面意象元素。这里不设置二元善恶的对立,不穿插引导式的戏剧冲突,群像式小人物在生活波澜里外露着天性的幽默、智慧与性情(生活化的群体行为又是深层的政治隐喻体)。捷克人天生乐观,擅长化解生活的痛苦为嬉笑,而他们逗趣的对话方式与语言腔调也为整体氛围平添了一份额外的轻松与淡雅。
“霍莫尔卡三部曲”
JaroslavPapousek作为编剧身份曾与著名的米洛斯·福尔曼、伊凡·帕瑟等名导合作出《逝水年华》《金发女郎之恋》《消防员舞会》《黑彼得》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但其本人并未像福尔曼那样成为电影界研究的范本而近乎沦为沧海遗珠。如果要找Jaroslav真正的代表作,恐怕应该是其自编自导的家庭生活喜剧“霍莫尔卡三部曲”。
三部曲以家庭生活为载体,不外乎细微琐碎的日常杂事,寻常至极的居家片段。肥瘦各异的六口之家有着说不完的话、吵不休的架。总有点燃小矛盾的导火索,总会为无关痛痒的话题争论到面红耳赤。导演以台词节奏替代戏剧动力,简单随性却足以让人惬意一笑。
尤值一提的是第二部《买了新车的霍莫尔卡》,导演将两组情节线索并置行进,有空间交点却无人物交集,使结局的悲喜效果各自达到极致。
其它值得一看的喜剧:《哦,闪人》《谁杀了杰茜》《三个老兵》《布拉格练习曲》《预制板的故事》
4.前卫、先锋
内容写实、形式前卫是新浪潮时期电影的一个特点。如果说公正记录现实是电影的良心,那不拘陈腐的形式构造则是导演们的创新意识能动。二十年代的先锋运动让影像功能产生新的语义,六十年代的各国新浪潮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电影表达范式。捷克先锋电影也随着女导演维拉·希蒂洛娃的一部《野雏菊》而被世人关注。
可以说这部来自六十年代的另类电影放在今天看也依旧不过时。全片运用滤镜、拼贴、跳接等实验手段,荒诞地再现两个空虚放荡的年轻女子极其怪异无逻辑的举止行为,因腐朽铺张的“资本主义作风”而被当政者批判。“世界已经如此糟糕,何不让它变得更坏”“仅以此电影,献给那些精神世界一团糟的人”,足以见识女导演颠覆传统、不拘一格的新电影品性。
《天堂禁果》延续希蒂洛娃影像华丽情节堕落不着调的线路;奥德里奇·利普斯基的《快乐的结局》用正拍倒放的动作影像配合正序的画外独白;《雷蒙纳多·乔》用段落式的滤镜渲染将西部片歪搞得复古神经;《自动电影》给观众选择剧情的权利;《千年蜂皇》画框内纷繁的视觉元素让镜头饱满;《夜之钻》将布努埃尔式超现实重塑得自然纯粹??
其它推荐:《焚尸人》《殉爱者》《植物园的狂欢》《恐怖故事》《布拉格狂想曲》
捷克先锋电影的另一个分支来自动画领域。战后几个新兴的社会主义东欧国家,像南斯拉夫和波兰和捷克,都筹设有小规模、官方赞助的动画小组。三位动画大师伊利·特恩卡、卡尔·齐曼、扬·史云梅耶凭借各自极其独特的动画理念而成为捷克动画的代表。
伊利·特恩卡——玩偶动画
特恩卡糅合玩偶与光影制造出曼妙灵动的微缩世界景观,融国家文化、民俗风情和政治隐喻于一体,或开天辟地、器宇轩昂,或精致丰富、美轮美奂。《仲夏夜之梦》所营造的视觉奇诡让二十一世纪泛滥的计算机特效汗颜;《手掌》则是导演在政党掌控的片厂内完成、反映高压政治生存环境的讽刺动画短片;《捷克古老传说》充满史诗范的浪漫情怀,让人叹为观止。
卡尔·齐曼——人画结合
齐曼钟爱科幻题材,构思天马行空,奇招尽出。从水下探险到宇宙遨游无所不及,但最有特色的当属导演将真人与插画无缝融合的技术。以《被盗的飞船》为例,剧中人物好像在素描画纸上游动一样,妙不可言。一九六七年的电影,又是领先时代的创造。
扬·史云梅耶——定格动画
有了创造力,垃圾堆也可以拍出艺术。生活废品是史云梅耶信手拈来的影像道具,用料简单经济,效果却足够骇动人心。面包、生肉、木桩齐上阵,组装成神秘超现实主义CULT风格的电影躯体。原生态直观表层对照人类动物性的欲望内心,赤裸现实,直指要害。大师思想之深邃让人惊愕。对于史云梅耶有这样的说法:影迷被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他的,一类是看过他的作品并知道自己遇到了天才的。代表作:《对话的维度》《黑暗,光明,黑暗》《极乐同盟》
其它推荐:《乘坐彗星》《爱丽丝》《吹笛子的男人》《捷克惊魂夜》《原始星球》
5.诗意
或许是受到了苏联诗派电影的影响,捷克电影土地上也点燃过诗意的火种。法兰提塞·维拉席钟爱史诗,被“捷克百佳”列为首位的《乱世英豪》内容错综复杂,和其它欧美史诗电影一样兼顾文学韵意与摄影质感,影像包容大量象征仪式与符号隐喻,形成散列的解读切入角度。《蜂之山谷》虽在叙事规模上进行了抽减,但在诗意情怀制造上却未打折扣。宗教信仰与人性欲望的交锋,甚至若隐若现的同性情愫,都在导演的诗化表意系统内达到升腾。两部电影的声音处理因剥离了空间层次而形成了某种声画对立情绪,不知意在何处。
斯蒂芬·乌赫尔是另一位举足轻重的捷克导演,其《网中的太阳》被誉为捷克新浪潮的开山之作。电影最大化地凸显了影像功用之于电影的地位,戏剧情节被消减到极致。本片最大的诗意来自摄影与声音,大量意有所指的演员站位与分割式构图、形成独立表述系统的画外音、电波声效的模拟,共筑成疏离迷茫青春的精神寄放之处。
F.A.布拉贝克出身摄影师,2000年拍摄的《野花》融合七个捷克民谣故事,怪谈般的诡异与摄影的绝美形成鲜明的对比,从淡淡的离别之殇到扭曲的隔世孤绝。由于文化的差异,几则小故事并不允许观众轻易通透,但影像的诗意却从最表层的视觉上冲淡了寓意的难解,邪中有美,残酷却斑斓得令人窒息。
其它推荐:《小白鸽》《渴望》《逝水年华》《阿德尔海》《五月》
关于新浪潮,值得探讨的还有很多,像杜桑·哈纳克的纪录片(《旧世界群像》《纸人头》);乔拉·赫兹的魔幻片(《摩哥亚纳》《第九心脏》);米洛斯·福尔曼的青春迷茫片(《金发女郎之恋》《黑彼得》);同样是新浪潮缔造者的Eduard Grecner(《尼绒月亮》《一周七天》)和埃德尔瓦·朔尔姆(《浪子回头》《每天多一些勇气》)等等等,恐怕很难面面俱到地提及。九十年代以后,捷克电影创作失去了新浪潮时期的惊人活力,但扬·思维拉克、扬·霍布雷克、马丁·苏立克等新生代导演还是交出了《给我一个爸》《青春校树》《分道不扬镳》《甜蜜的永远》《风景》《世界图解》等佳作,虽无锋芒却也有着深厚的时代回忆印记。而奇思妙想大爆炸的创造激情,则永远停留在了那个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