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曾为影评人的保罗·施拉德通常被誉为战后最具影响力的编剧之一。除《出租车司机》外,施拉德还写了《蓝领阶级》(1978)、《赤裸追凶》(1979)、《愤怒的公牛》(1980)等剧本,他同样导演了不少影片。在电影研究领域,施拉德亦有不凡建树,包括里程碑一样的文章《黑色电影札记》。(点击查看<出租车司机>编剧保罗·施拉德:“我过去住在一个烂地方”)
美国编剧保罗·施拉德(Paul Schrader)正文:
你必须从头学起。我现在正在教授剧本写作课程,第一天我让所有人在一张纸上写下他们自己最紧迫的个人问题。我拿走所有的那些问题,放到公事包里,因为那就是起点。从一个“问题”开始。
下面来谈电影的隐喻(metaphor)。电影通常让我们面临一个问题(problem),并处理这个问题,探究这个问题,解决(或最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而生活最大的悲剧是它很少让我们遇到问题,而是更多地遇到困境(dilemma),困境是没有解决之道的,但问题有。电影最吸引人的原因之一是电影提供问题(而非困境)的解决之道,因此,一部电影会提出一个问题并最终化解。你走出电影院,会说:“靠,生活真伟大!本来有一个问题,现在解决啦!”
但生活并非如此。生活让我们面临困境而无法解脱,永远无法解脱。那就是为什么我喜欢这样的电影,最后一个场景仍在继续,电影无法结束,因为困境仍在。
所以,你必须从起点学起。起点就是要引起一个问题,你要为此找到一个电影隐喻。《出租车司机》中的问题是感觉(feeling)完全被剥夺的衰减过程。为此你来找一个隐喻,一个人生活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他被身边的人包围,而那些人和他完全没有共同点,他体会不到任何认同。一个人,在他身前的这些人做或者说着任何事情,就像机器的一部分。你会问:“我怎么通过这个隐喻来探究我的问题?”
于是你建立一个情境,其中隐喻探究了这个问题。OK,那么这个问题就是“孤独”;而隐喻就是一个出租车司机穿越城市。你怎么办?你用两个人来代表这个问题的两面。你写一个女孩,他想得到她,却不能得到,再写另一个女孩,他能够容易得到但却并不感兴趣。因此,你看他在强化自己的问题。你会意识到,当你把它建构出来,你会说:“我创造了这样一部电影,其中他就是他自己问题的源头所在。”创造Travis Bickle的并不是纽约。
《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剧照创造Travis Bickle
《出租车司机》有关于恐惧和种族主义的谜,男主角Travis是种族主义者并不是因为他的信仰而是因为恐惧。我的意思是,除了道德他很少有别的信仰。但当你感到压力接踵而至,当你感觉到世界在收缩,你就会自然地去寻找敌人,那么又有什么比与你截然不同的人更适合作为敌人呢?
Travis的敌人就是逍遥安逸的人们。他仇恨舒适生活的人。因为他自己的生活极端的不舒适,他在任何地方都感觉不自在。
你看Travis对黑人的感觉。他看见他们在互相开玩笑,看见他们有女人,看见他们在跳舞,看见他们在休息,而他自己拮据、紧张、不安。那些黑人有的东西他都没有,所以种族主义开始从影片中萌芽,这种情绪公然地开始抬头了。
你看他望着那些黑人,你知道那和信仰完全没关系,因为Travis并没有什么关于种族主义的真正相信的东西和强有力的理论在支持他。仅仅是那些人生活安逸与他自己完全相反。
揭露角色的历史
经常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关于Travis更多的东西?”我想我们知道很多了。我个人的感觉是影片中各种征兆(symptom)到处都是,而动机(cause)比较特殊。这部电影是关于征兆的,并不涉及太多动机——动机都是暗指的。
问题是,涉及影片中直接动机太详细了会使观众出戏。比如你看1967年的《冷血》时,Perry Smith的爸爸打他,并用枪指着他,你会对自己说:“噢,他老爸经常打他,那就是他这样做的原因,幸好我老爸不这样对我。我不像Perry Smith。”但我不想观众看《出租车司机》时再思考一会儿:我并不像Travis Bickle。所以那仅涉及到征兆,挫折、愤怒、衰弱和疏远这都是我们所共有的。就像是一种感觉,完全没有人被从社会中剔除。仅涉及那些征兆,让动机在观众的自我意识中发展,将其隐藏在一些线索中并且观察观众会走向哪条路。
《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剧照有些人看了电影会说:“他去过越南打仗。”电影并没有讲到这一点,但的确通过某种方式暗示了,这是一种有效的推断。但如果我们在电影中明确说出来,“嗨,是越南,”你会马上离开电影院,因为你会说,“太肤浅了,这样来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个解释。”
如果我们再来讲一些关于他的父母对他的养育或者是他的宗教背景,你还会说:“这种解释太肤浅!”你又出戏了。所以为了让观众一直保持在压力之下,你必须仅仅提供一些征兆。
现在,我可以向你解释我所认为的他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我认为有可能将其提炼出电影:我认为Travis的本质问题是他对道德有一个完整的观点,那个观点存在于他的脑子中,却与整个围绕他的外在世界没有任何联系。他被这个世界所吸引,他不能在他所信仰的、他被教授的那一套和他所真实感受到的东西之间建立联系。他来自中西部的某个地方——在那里他也是个怪人,他是一个被放逐者,所以他感觉到不适,离家出走来到纽约,来到这个他所能找到的最大的污水沟,然后一头扎入。
又因为他太美国化了——最典型的美国人——他太美国化了,而且没受过教育,以至于无法解决体内存在的根本冲突。我的意思是,如果这个角色在法国或者日本,那就简单了。砰!电影结束。
我写的另一个版本的剧本中有这样一行话,其中一个角色说:“在日本,如果一个人崩溃了,他会关上窗户自杀。在美国,如果一个人崩溃了,他会打开窗户去杀别人。”那就是这部电影中所发生的。
后来疯了最后死了/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