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
1975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五项大奖.
《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剧照《飞越疯人院》简介:
影片1975年上映,米洛斯·福尔曼执导,杰克·尼科尔森主演。影片取材于肯·凯西的小说,讲述的是被社会抛弃的人的反抗斗争,讽刺了西方社会的非人性化。影片着力刻画了精神病人的黑暗生活和悲惨境遇,作为精神病院非人性体制的卫道士的医生的铁石心肠和冷酷无情,以及精神病院中“病人”对传统和体制的反抗。
米洛斯·福尔曼:
米洛斯·福尔曼是最具个性、最杰出的电影导演之一。他1932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1963年因处女作《黑彼得》受到影坛注目。1968年春天,苏联入侵捷克首都,史称“布拉格之春”,此时正在美国拍片的福尔曼毅然决定不再回国而在美国定居。此后他一直在美国拍片,并且凭借1975年的《飞越疯人院》和1984年的《莫扎特》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在众多的美国导演中,福尔曼是为数不多的公认的电影作者导演,这是因为他的每部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艺术性和强烈的个人色彩。其主要作品还包括《金发女郎之恋》、《消防员舞会》、《爵士年代》、《性书大亨》、《月亮上的男人》等。
《飞越疯人院》故事梗概:
精神正常的迈克被送到了疯人院。迈克不断挑头向以护士长为代表的院方作斗争,并且,不断试图逃离疯人院。迈克不断失败。最后,迈克被医院摘去部分大脑,变成了痴呆人。迈克的好朋友酋长不忍看到迈克变成一个痴呆生活下去,他闷死了迈克,并带着迈克的灵魂逃离了疯人院。
一部电影,在格局上,它应该是下面这个样子:
情节点Ⅰ 情节点Ⅱ 情节点Ⅲ
├──────┼────────────┼──────┤
\__开头 1/4_/ \_____ 发展 2/4 ______/ \__结尾 1/4_/
30分钟 60分钟 30分钟
《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工作照我们观察上面这个图例,它包涵的主要内容有:
① 电影格局的三部分
一部影片,不管它的“情节点”有多少,“情节段落”有多少,它都可分为三个部分:
A、开头 B、发展 C、结尾
② 三个部分在影片中的时间比例
如果一部电影的长度是两小时(120分钟)的话,那么,开头、发展、结尾三部分所占的时间比例如下:
开头:30分钟,占整部电影时间总长度的1/4。
发展:60分钟,占整部电影时间总长度的2/4。
结尾:30分钟,占整部电影时间总长度的1/4。
③ “情节点Ⅰ”、“情节点Ⅱ”、“情节点Ⅲ”
“情节点Ⅰ”、“情节点Ⅱ”、“情节点Ⅲ”是电影中异常重要的情节点。它们不仅是电影开头、发展、结尾三部分的重要标志,同时,它们在电影的整个格局中,其作用也至关重要。
示例: 《飞越疯人院》
下面,我们以1975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五项大奖的美国影片《飞越疯人院》为例,介绍一下电影的格局:
《飞越疯人院》全片长度两小时(120分钟)。三部分所占时间如下:
“开头”:0分—30分,长度30分钟;
“发展”:30分—1小时30分,长度60分钟;
“结尾”:1小时30分—2小时,长度30分钟。
《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剧照① 开头:
情节点Ⅰ
├───────┤
30分钟
迈克来到疯人院。他与护士长交锋。
他与众人打赌:一周内把护士长制服。
(“情节点Ⅰ”:迈克与众人打赌:一周内把护士长制服。)
② 发展:
情节点Ⅱ
├─────────────────┤
60分钟
迈克与护士长不断斗争。最后,迈克遭受电刑。
(情节点Ⅱ:迈克因为反抗,遭受电刑。)
③ 结尾:
情节点Ⅲ
├───────┤
30分钟
迈克誓死逃离疯人院。迈克逃离失败,脑子被作手术,变成痴呆。酋长“杀死”迈克,带着迈克的灵魂奔向自由。
(“情节点Ⅲ”:酋长“杀死”迈克,带着迈克的灵魂奔向自由。)
为了讲解清楚,我们把《飞越疯人院》的主要情节框架(主要情节点)展示如下:
开头:
0分—30分
第一本”(0分—10分):
护士长出场(黑衣)。
护士长强迫众人吃药(优美的音乐)。
迈克(蓝色衬衣)来到精神病院。他戏弄守卫,跳舞,大叫,带来色情扑克。
院长(黑衣、黑领带、黑眼镜架)盘问迈克。交待迈克的过去,迈克是一个正常人,他来此完全是误会。
《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剧照10分—30分:
第一次开会(8分钟):讨论哈丁的妻子为什么看街上的男人。
打篮球:迈克教哑巴酋长打篮球,酋长观察迈克(副线)。
第一次交锋:打牌时音乐声太大,迈克请求声音低一点(迈克与护士长第一次交锋)。
护士长让众人吃药。迈克把药吐了。
迈克和众人打赌(一块钱)“一个星期之内我把她制服”(“情节点Ⅰ”)。
发展:
30分—1小时30分
第二次开会:继续讨论哈丁的妻子为什么看街上的男人。
迈克要求换电视节目,众人表决,迈克失败(得3票)。
众人打牌,迈克用水浇众人。
迈克搬大理石水池子,未成功。迈克却说:“我试了!”(酋长看迈克,伏笔)。
第三次开会:讨论比利为什么想自杀。
再次为电视节目表决,结果9:9。
最后酋长举手(副线)。
护士长说已经散会。迈克对着未打开的电视机解说垒球比赛。
院长与迈克谈话:“滚的石头不会长青苔”,“不要当众脱你的裤衩!”
迈克甩掉警卫,开车和众人外出。他叫来妓女凯蒂(红衣)。
船上,众人钓到大鱼,迈克与凯蒂发生关系,比利注意凯蒂。
院长问如何处置迈克。护士长表示:我不愿意把我的难题留给别人。
打篮球,酋长投篮(副线)。
第四次开会:讨论大家为什么来精神病院。
杰西威要香烟,迈克打碎窗户拿到香烟。迈克被打。
酋长帮忙,被抓(副线)。
杰西威受电刑。
佯装哑巴的酋长对迈克开口说话(副线)。
迈克遭受惨无人道的电刑。(“情节点Ⅱ”)
结尾:
1小时30分—2小时
第五次开会:讨论吃药。
迈克回来。
晚上,护士长(黑衣)等离开。
迈克打电话,让凯蒂帮他逃走。他劝酋长一块走,酋长对迈克说:“印第安人无处可去。”
凯蒂和女友(红裙)来,带来酒(红酒)。
黑人看守被酒色所动。
众人喝酒(红酒),众人跳舞。
迈克欲走时,比利想和凯蒂亲热,迈克成全了他。
迈克酒后睡着。
第二天早上,护士长等来到。比利请求不要告诉母亲,护士长不同意,比利自杀(红血)。
迈克掐住护士长脖子。迈克被抓。
众人打牌(优美的音乐)。
迈克脑子被做手术,变成痴呆。
酋长:“我不能留你像这个样子”,他用枕头闷死了迈克。酋长搬起大理石水池子砸开窗户,他带着迈克的灵魂奔向自由的原野。(“情节点Ⅲ”)。
《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剧照《飞越疯人院》的“开头”部分,我们并未看到有多少离奇和惊心动魄之处。它只是在完成作为开头部分的功能。为下面的“发展”部分进行充分的铺垫。如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交待清楚。还有,影片的主要人物全都出场,而且,还要介绍清楚主要人物。
介绍主人公迈克,最重要的就是要交待清楚迈克是一个正常的人!所以,影片特意安排了迈克与院长的见面。这次见面后,院长在后面几乎未再出现。可见,这里的迈克与院长见面,完全是为了完成介绍人物的功能。通过院长和迈克的谈话,我们清楚地得知:迈克是一个正常人,迈克来这里完全是误会。
《飞越疯人院》的“情节点Ⅰ”是迈克与众人打赌:一周内要把护士长制服。与前面我们分析的影片《唐人街》一样,这个“情节点Ⅰ”巧妙地结束了影片的开头部分,引出了影片的发展部分──“一周之内要把护士长制服!”演出开始了。更大的矛盾就要出现了。
“发展”,原则上讲:“情节点Ⅱ”是仅次于“情节点Ⅲ”的情节点。《飞越疯人院》的“情节点Ⅱ”是迈克和众人反抗护士长和院方后,迈克遭受惨无人道的电刑。这是仅次于给迈克大脑做手术的突出事件。也就是从此开始,迈克下定决心,一定要逃出疯人院。
“结尾”,前面我说过,电影的开头并无好坏之分,相反,电影的“情节点Ⅲ”则是决定一部影片艺术质量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一个好的“情节点Ⅲ”,是构成一部好电影的灵魂。说得极端一点,你有了一个出色的“情节点Ⅲ”,你才有可能写出一部优秀的电影。
《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剧照“情节点Ⅲ”:
酋长用枕头闷死了如同行尸走肉的迈克,然后,酋长带着迈克的灵魂,逃向迈克梦寐以求的自由天地。
“酋长闷死迈克”,无疑是影片独到的同时又是震撼人心的一笔。酋长闷死迈克,事件的外部表现是酋长残忍地杀死了朋友。但是,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外部表现与精神实质反差鲜明。事情的精神实质是:酋长不是“杀死”迈克,他是不能容忍自己的朋友──那个一生向往着自由的迈克,最后像一个行尸走肉那样苟延残喘地“活”在这个世界上。“酋长逃离”说到底,不是他自己的逃离。如果酋长想要逃走,根本不用等到今天。迈克等人逃走,还要设法找到打开窗户的钥匙,酋长逃走根本不用钥匙。酋长体力超群,最后他是拔起地上的大理石水池,将水池砸向窗户。(影片前面,迈克曾经试着搬动这个水池,可是,水池却纹丝未动。)
酋长作为一个在当时备受歧视凌辱的印第安人,他比迈克有更深一层的苦痛。由于对社会的绝望,他甚至装扮成哑巴,拒绝和人说话。在他看来,逃走与留在疯人院,没有本质的区别。“天下乌鸦一般黑。”正是为了迈克,为了将迈克的灵魂带向自由的天地,酋长才破窗而去。所以,表面上是酋长的身体逃离了疯人院,实质上却是迈克的灵魂逃离了疯人院。
应该指出,这里的“情节点Ⅲ”是影片《飞越疯人院》最大的闪光之处,它也是整部影片的灵魂。它使影片如此出色,如此震撼人心。1975年《飞越疯人院》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五项大奖。90年代,好莱坞评选奥斯卡的“奖中之奖”(从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中评出“最佳”,人称“奥斯卡中的奥斯卡”。)《飞越疯人院》击败其它影片,荣获最佳殊荣。
——《荣誉》修订版 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