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剧本难写,其实在香港写剧本尤其难写。因为演员缺乏,有叫座力的演员更缺乏,往往有好故事,也未必能找到适合的演员配合演出,故在香港大部分情况,都采用逆思考方法,或者叫本末倒置,先看看有甚么样的演员,才去为他编写适合的剧本。
香港女演员张柏芝例如现在张柏芝红,而她很会演戏又会喊,故导演方面也会留神一点,因为观众期望看到柏芝的演技。相反如果找不到张柏芝,惟有退而求其次,选择只有靓外表的演员,俗称花樽,但花樽演技不成,故先前的故事要作大幅度的修改,减少要花樽发挥的机会。
这看似荒谬,但事实的确如此,试过在半个月内,三次在男女主角上作出大变动,每次变动都要通宵达旦地修改分场,虽然筹备剧本的工作不断的延期,但电影老板跟院商,预先安排好的上画期绝不会顺延,无形中拍摄的日子,愈来愈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种对付方法。将原定假设的30个工作天,删减为20天 或15天,或将这30个工作天,浓缩在20天或15天内完成,即是说可能有几天是日以继夜,不停的拍摄。
这两种情况,我都遭遇过,我很不希望再有这情况出现,更不希望边拍边写剧本,故现在我尝试用另一个方法解决。
人人说以前想进身电影圈,最好由场记做起,再升为副导,再等机会晋升导演,在十多二十年前,这方法从前可能有用,但现在情况有变。
香港导演王晶,以编剧身份进入电影行业(图/外滩画报)现在要入电影行,最佳方法是由编剧开始,王晶、高志森、马伟豪、谷德昭,都是由编剧开始做起,既是编剧又是导演的好处是应变快,就算在拍摄中途有突发事也可边编边拍,不像一些只懂拍摄的导演,一遇到问题,就停工。
所以每当收到读者来信或E-mail,向我诉说想入电影行,我都怂恿他们由编剧做起,而且叫他们事不宜迟,立刻去写,但不是写剧本。
一定不能随便写剧本,因为剧本难写,要写一个好剧本,对一个初入行的编剧来说太严苛,要兼顾的事情太复杂,演员、摄影气氛、场地选择等等,而且剧本难睇,很多时只有对白,对心理描写,或其它周遭事 物会忽略了,形成不好睇,要导演或行内人,加上大量幻想,才会明白,故此新入行不适宜写剧本,先尝试写小说。
首先小说易写、易读,容易训练新人的讲故事技巧,但这种小说又不同于一般流行小说,因为这种小说的目的,是要改编成电影,故也有一些条件必须依循。
剧本难写,先写小说作为基本功。
一、名字很重要,先为小说起一个点题,又富吸引力的书名,历史上卖座的电影,名字都不会超过七个,也不可少过两个字,可参考金庸、倪匡、亦舒、李碧华等作品的名字。
《泰坦尼克号》(Titanic)剧照二、故事大纲,虽然故事可能在作者的脑海中,孕育了很久,但先将故事大纲写下也是必须,大约800-1500字,防止愈写愈兴奋,可能会离题万丈。
三、主角与反派,但凡卖座的电影或小说总离不开「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八个字,除了有男、女主角外,必须有反派,反派未必一定是坏人,可以是男女主角的阶级差异(e.g.《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也可以是死物(e.g.《烈火雄心》内的「火」、《新不了情》内的「癌」)
四、人物性格,虽然男女主角在长大后才相遇,但训练自己用幻想力丰富人物的过去,写大约800-1000字的人物性格,不妨用明星偶像代入书中男女主角形象,方便自己亦方便读者。
五、小说分九章,这是在新艺城工作时学到的,那时没有分场表,但有分本表,因为电影放映时,菲林分别放在九个圆形的菲林盒,故叫九本片,每本大约10分钟,共90分钟,当时麦嘉先生教导我说第一、四、七、九本片,一定要有事发生,其实讲得简单一点,就是起承转合要刻意经营。
有兴趣入电影行的朋友,不妨以此为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