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韩国最好的导演?不同的人可能看法不一。要问谁是韩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那只有一个回答:奉俊昊。
3月17日,拍过《杀人回忆》《汉江怪物》的奉俊昊为中国影迷奉上一部充满寓言色彩的科幻大片《雪国列车》。约2.3亿元人民币的投入,克里斯·埃文斯等清一色的国际巨星,欧美顶尖的特效公司——如果光看演员阵容和制作班底,观众可能认为它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大制作。片子最终呈现的震撼效果,也让网友纷纷 “点赞”。奉俊昊在韩国土生土长,不会说半点英语,但在操控类型电影方面的成熟技巧和实力,足以跻身世界一流导演行列。
《雪国列车》不但彰显了奉俊昊高超的导演水准,也显示了韩国电影人试图融入国际主流市场的努力。从这一点来说,奉俊昊不仅是韩国电影人的领军人物,也是整个亚洲电影的急先锋。
韩国导演奉俊昊
票房不好,就回家开音像店
奉俊昊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一位诗人。读大学时,奉俊昊考上了延世大学社会学系。他曾参与校外的电影社团,以编剧和导演的身份拍摄了短片《白色人》,并自此爱上电影。1993年,24岁的他在本科毕业后,进入韩国电影研究院学习,执导了短片电影《镜头里的记忆》和《支离破碎》,并且担当过照明、摄影、场记等多个工种,积累了全方位的电影从业经验。
《绑架门头狗》国际版海报
1998年的《绑架门口狗》是奉俊昊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围绕一只狗的安危,晋升无门的大学兼职讲师、讲师的唠叨妻子、自愿寻狗的女秘书等制造出一连串令人捧腹的搞笑场面,背后则表达出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人都有自己的悲惨处境和辛酸。这部片子震惊了韩国影坛。但如今回忆起来,奉俊昊觉得自己有点主题先行,“用杀狗的小事来表现过多思想是有问题的”,难怪当时上映后虽然叫好却并不叫座。
吸取了第一部影片的教训,奉俊昊的第二部电影长片《杀人回忆》表现更加不俗。影片取材于一个真实的连环杀人案,讲述了一个充满悬疑色彩的故事,又不乏温情幽默的桥段。影片获奖无数,被公认为韩国影史上最好的电影之一。
2007年的《汉江怪物》又是一部刷新韩国票房纪录的作品。《汉江怪物》借助美国《指环王》特效公司的特效制作,打造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影片也曾在中国上映,奉俊昊的名字伴随着汉江里那条来势汹汹、见人就咬的大丑鱼为中国影迷所熟知。这部影片在全球范围内都创造了辉煌,但在策划阶段,很多人并不看好,有人说它是个儿童电影。上映之前,奉俊昊自己也是充满压力,打算如果票房成绩不好,就回家开一间音像店。
《汉江怪物》给奉俊昊带来了更多的赞誉,他在全球打开了影响力。美国大名鼎鼎的导演昆汀·塔伦蒂诺都成了奉俊昊的追星族,将他与执导《大白鲨》的斯皮尔伯格相提并论。2009年,奉俊昊的作品《母亲》在戛纳首映时,博得全场长时间的欢呼。而新作《雪国列车》更是操控起了一个好莱坞一线明星的华丽班底。该片改编自一部科幻漫画,讲述的是人类为了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大规模使用制冷剂,最后却适得其反,进入冰河期的幸存者们不得已在一辆列车上生活。车厢间等级森严,男主角从末等车厢一步步闯进了梦想中的头等车厢。
只拍了5部长片,但部部精良
在拍摄现场,奉俊昊非常严格,其“刁钻”与“执着”给工作人员留下深刻印象。《杀人回忆》的美术指导柳成熙曾给他起了一个“奉龟毛”的绰号。奉俊昊对此非常纠结,他说:“这个名字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有一种变态的感觉,其实我没那么刁钻,很多时候我只是想通过镜头中的每个部分,感受电影剧情里的情绪和空气而已,但旁人以为我对一个道具都会横挑鼻子竖挑眼。”
《母亲》国际版海报
正如在作品中总表现黑色幽默,现实中的奉俊昊也时常“自黑”。他曾说自己在看《绑架门口狗》首映时,看一半就逃出影院呕吐半天;《母亲》中将近一半镜头都想“毁了重拍”;说到拍《雪国列车》时与影片监制朴赞郁的争端,他也打趣:“韩国电影界有个传统,后辈的新观念是备受重视的,前辈一定要听,朴赞郁是我的前辈,只能听我的。”
韩国电影人民族自尊心很强
一部《雪国列车》,不仅显示了奉俊昊的才气,也激起了对韩国电影的讨论。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了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译有《韩国电影史》的韩国电影研究学者周健蔚,了解到韩国电影产业良性发展背后的一些因素。
首先是韩国电影创作上的自由度较高,早在1998年,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就宣布彻底废除原有的“电影剪阅制度”,以分级制取而代之。这使得韩国电影的类型更多样化,既产生了像《雪国列车》这样的超级大制作,也有很多在艺术性上受到好评的艺术片,最近更流行的是适合全家观看的中等规模的电影。大片小片分居两头,中等规模占主导,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发展结构。
再者是韩国电影市场化程度高,开放度高。韩国电影人的民族自尊心一向很强,为抵抗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入侵,以前曾有过捍卫民族电影的各种抗议活动。但近年来保护本国影片不再成为话题,因为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中,韩国本土电影已积淀下一批成功者。韩国观众还是会看美国大片,但拍得不错的本土片,一样会受到热捧。
第三是韩国的制作、发行、放映这条产业链经营得不错。上世纪90年代初,韩国大企业进入电影行业,同时,政府也用各种方式对电影业进行扶植。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每年都会拨出一定资金,扶持新人导演的新作品。还有釜山电影节等大大小小的电影节,能为他们提供展示作品和才华的舞台。
执导过《生死谍变》的韩国著名导演姜帝圭曾说:“韩国导演的每部作品都是呕心沥血之作。这一点上,好像中国导演做得不够,不热衷拍摄自己喜爱的作品,看起来只是做命题作文。”看来,除了产业环境,创作态度浮躁和功利化,更是中国电影圈需要摒弃的吧。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赵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