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努力回忆,王家卫30岁出头,刚刚拿出他独立执导的电影《旺角卡门》时,也就是他的新作《花样年华》里梁朝伟与张曼玉所努力表现那个年龄段里,他的“花样年华”里的种种故事。那一次他回到上海,从金门大酒店那座有些年头的电梯里钻出来的那一瞬间,那副淡黑色、镜架泛着寒光的墨镜,与他手上《阿飞正传》宣传手册里的戴墨镜的张国荣,正好呼应,当时我的预感是,这位新锐导演的影片里,会有他自己的影子出现。
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用“聊天”取代“采访”
王家卫5岁时从上海这座城市出发去了香港,此后在影迷母亲的引导下,以每天观看两三部电影的速度消磨了童年时光,再以后以一所工科大学学生的身份,到一家牛仔裤专卖店打工,结识了以后成为他太太的陈以靳,他的星途早年并不光明,写过的僵尸电影既不卖座更没有什么影响,他抽着烟熬过一个又一个难熬的长夜……他说得很慢。
从《阿飞正传》到《花样年华》,从豆绿的色调转向灰暗,张曼玉还是张曼玉(连剧中的姓名都是惊人的一致),一样的惊艳光彩夺目,只是梁朝伟从《阿飞正传》结尾里的露面最终成了《花样年华》的男主角,并且一举夺得今年戛纳影帝的称号。王家卫这样评说他4部电影里的男主角:与梁朝伟的合作始自《阿飞正传》,第一个印象是他不太喜欢说话,烟不离手。不知怎的,我们相处愉快,之后陆续合作了4部电影,我们沟通的方法比较特殊,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剧本,我只是给他一首歌或一些音乐作参考。我不知道这样的工作方法是否适合他,但这些年来,他鲜有投诉。许多时,当我让他听一首音乐时,他会坐在一角,手持一支香烟,用一种似笑非笑的眼神望望我。这使我想起太宰治,太宰治曾写过一个短篇小说《A HANDSOME DEVIL WITH A CIGARETTE》,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的电影名字。我很喜欢太宰治,而梁朝伟总让我想起他。
用“华尔兹”取代“爵士乐”
王家卫说,“1994年的夏天,因为要筹备《东邪西毒》这部电影,我在北京逗留过一段日子。一个晚上,在回饭店的途中,我乘坐的计程车经过天安门广场,车上的收音机突然播出黑人爵士乐手JOHN COLTRANE的音乐。这是一个难忘的时刻,我感到一阵莫名的冲动,我希望在这个城市拍一部电影。两年后,我回到北京筹备这部电影,当时片子暂名为《北京之夏》。晚上常去一个叫三里屯的地方,那里有很多酒吧,听了不少当时北京流行的音乐。其中最深刻的是《面对面》这首歌,它让我想起了两年前的那个晚上及COLTRANE。因为某些原因,那一年北京的夏天有些冷,《北京之夏》这部片子就因此没有如期发生。接着移师阿根廷拍摄《春光乍泄》。1998年返回香港,《北京之夏》仍然是遥不可及,只有做点别的,在往后的15个月里,我们以极慢的速度,在曼谷的唐人街,柬埔寨的吴哥窟度过了我们的《花样年华》。从《北京之夏》到《花样年华》,年代改变了,地点改变了,音乐也改变了。我们从北京的爵士乐转到了怀旧的华尔兹。”
《花样年华》剧照我不由眯起眼仔细打量这个8年后的王家卫,现在的环境已经是相当现代的东亚富豪大酒店的咖啡厅,这是否意味着他已经收起了怀旧的心态?他曾经讲起过,《阿飞正传》的原型是他孩提时代的邻居,原型的爱人曾经坐在他家门口,整夜等候着,而如今的《花样年华》里,那个一口上海话的女房东,无论从外形到气质都颇似当年的王家姆妈,王家卫自己也承认,当年的他就是这群麻将客的“裙脚仔”,而且是“万人迷”的那一种,那些起劲于方城大战的上海阿姨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讨手脚的小家伙,居然在多年后会在银幕上再现她们的生活。这样的房子,王家卫一直居住到70年代末,而剧中的场景,正是在一所与他早年环境相当近似的4层旧房子里展开的,如今,这所房子已被拆迁。
用“变奏”取代“续集”
当年的《阿飞正传》有着上下两集的拍摄计划,投资者邓光荣拿出了4000万港元供王家卫拍摄这部电影,结果上集完成,就耗费了3900万,以致梁朝伟仅仅出了几个镜头就草草收场了。正是迟迟没有“下文”,有人便猜测《重庆森林》是它的延续,这种猜测一直到《花样年华》里的苏丽珍再度上场,最后的答案才有眉目。但是,多变的王家卫是绝对不会让8年前的下集故事原封不动地放到《花样年华》当中去的。“《花样年华》是我电影生涯中最艰巨的一次经历。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及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虽然电影讲述的是两个人的故事,却让我们在经济上和体能上都受到很大的考验。很多人问我:『《花样年华》是否《阿飞正传》的续集?』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我尝试在《花样年华》中找寻过去的影子,但当年的东西已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与其说这是续集,倒不如说是一种变奏。”
王家卫通常喜欢一个人在街上转悠,然后会出其不意地挖掘出一点奇怪的东西,回到阔别多年的上海,他为了搜集30年代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的生平故事,还展开过一阵寻访,像施蛰存、魏绍昌、周劭都曾经热情接待过他。不知道与后来的《东邪西毒》有没有关联。王家卫也曾用心搜集过当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的作品,买下过《小李飞刀》的影视改编权,更有幸收集到张恨水《金粉世家》最早的版本,诸如此类。因此,当《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二三十套漂亮的旗袍一亮相,他那生活在上海的姐姐王家柱就断定,这是弟弟淘来的东西。20年前王家柱曾经赴港生活,周围有的是上海去的手工裁缝,她的房东就是专做女装的好手,当然,他们也一定是麻将的痴迷者。这些旗袍的出处有多种版本,最为权威的当是王家卫自己的解释。原来,这些旗袍是美工找来的一个70多岁上海师傅的杰作,哪个场景穿哪套旗袍,都是美工的安排,王家卫并没有多少参与的成分,这些俏货,如今正在他那家泽东电影公司的仓库里。“卖不卖?”摇头。“宁愿让它们积灰尘?”点头,王家卫又笑,“过几天要送去美国展览,”因为《花样年华》已经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名单。
摘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