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的诺亚·鲍姆巴赫依旧延续恬淡细腻的路子,自《疯狂二十年华》后,用弗兰西斯.哈这个不甘被世俗训化,总被各种不合时宜包裹的女汉子的刻画,再度聚焦大学毕业后数年,刚刚踏入社会却陷入现实困境挣扎的年轻人所遭遇的生存状态。电影由弗朗西斯.哈从27到28岁这一年在纽约都市生活的碎片穿串而成,看似漫不经心地刻画着欧美“80后”一代的爱情,友情与人生状态,实际是在处处是敌意的世界之中,打磨人生中最重要的本质,唤起了漂泊在都市,内心依稀残存理想之花,仍旧在奋斗和现实中摇摆的青年一代之共鸣。
诺亚·鲍姆巴赫处子作《疯狂二十年华》海报
“我喜欢那些看上去像错误一样的事情”,弗兰西斯.哈面对着纽约城的中产阶级和精英们的不屑和藐视侃侃而言,旁若无人地阐述着自己的生活观,“真正很重要的人和生活及爱情,都只能在宇宙的另外一个维度。”她认得清现实,也看得开无奈,游离在世俗生活之外随性而为。正如室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形容她是一个“社交无能症”时,她也莞尔地一笑,继续在存在太多羁绊的后青春期里,笨拙又轻盈地起舞。
好笑和伤感始终渗透在本片的黑白影像中,仿佛一束难以名状的光勾起了每个人回想青春逝去或正在逝去时的忧伤,格蕾塔·葛韦格和诺亚·鲍姆巴赫深得“随性”一词的真谛,他们不去刻意营造喜怒哀乐,也不直接描述生活在纽约这座全世界最大城市的每个人的爱恨缠绵,甚至全片对话中充斥着青年人间性爱的青春气息,我们也找不到一个接吻的镜头来为之佐证。长镜头加跳切的复古手法是一次向新浪潮的致敬(让-皮埃尔·利奥德的大名很惊喜地出现在对话之中),却真正抓住了纽约生之不易现状的精髓,表现形式却又是如此轻松的自我解嘲。“北漂”一族肯定最为感同身受,如同弗朗西斯.哈在经济最为窘困时返回萨克拉门托的家,但一旦恢复点元气,还是义无反顾地返回为梦想奋斗的战场,这份苦涩是自己心甘情愿承受的,因为选择了梦想,就得忍受过程中的孤独与无助。
最重要的是,《弗兰西斯.哈》让人想起了东京的《横道世之介》,它们都描述着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可能出现的一类人物,他(她)满腹才华,单纯可爱、理想主义,对生命和周围的家人朋友充满深情,但举手投足和言谈之中总是散发着随意的古怪因子,做着一些常人觉得好笑、荒谬、甚至违背常规、无法理解的事,可是,我们经常拿着常情去要求他们循规蹈矩,真正失去他们之后却觉得满腹的惆怅和失落。我们实际上明白,现实的残酷和世俗的禁锢未能泯灭他们身上迥异常人的闪光点,情商为零和笨拙举动也不能消减我们对他(她)的喜爱之情,相反,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在生活中丢失了的自己。
《弗兰西斯·哈》CC版海报
电影中对这点的嘲讽十分有力,索菲和弗兰西斯.哈这对同处一个屋檐下的室友(构成现代都市女性面对生活不同态度的镜像关系),即使关系好到“我们几乎是长着不同头发的同一个人”,但代表着我们大部分普通人的索菲被种种生活重负逼到崩溃的边缘时,在夜晚发出“我真他妈的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了!真想回到无忧无虑的从前”的吼声,但醒来后第二天早上,依旧紧抓着一如既往的生活常轨不放,掉头离去,甚至平时还对弗兰西斯这种朋友露拙时心生轻蔑和愤怒之意。
相较下,弗兰西斯在片中对现实的唯一一次逃离——巴黎之旅,无奈和悲伤充斥她疲倦身心时,她依旧压抑下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没有对潦倒的怨念,反而予与朋友祝福,挫败和苦嘲更能反衬出对友情的坚守。但备受生活挫折,自以为成功的我们碰到现实中几乎不可迈过的坎时,才惊觉弗兰西斯.哈和横道世之介方是生活中的真正强者,在一塌糊涂的生活中依然保持天真乐观,给大多数人的人生带来了暖意,也给电影抹上了人性的亮色。
遗憾的是,整部电影截止到结尾前都仿若行云流水一般,各个章节共鸣出一曲新女性们现代都市生活的协奏曲,但是结尾欲揭露生活真相时突然180度掉头而去,落入了“大团圆”的俗套,若在索菲坐车远去,镜头停留在弗兰西斯.哈的赤脚上远比现在有力度。幸好诺亚·鲍姆巴赫用信箱上的“HA”这一乐观主义精神的神来之笔部分弥补了缺憾。
转载于《南都娱乐周刊》
作者:迷影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