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当电影(活动照相)刚传到日本的时候,最初被用于记录歌舞伎剧的舞台表演。也就是说:表现江户时代人和事的、为日本时代剧雏形的“歌舞伎片”,是日本电影最早的类型片。关东大地震以后,东京一带成为废墟,电影制片厂大举西迁,古都京都那古色古香的地利条件,为时代剧的茁壮成长提供了优良土壤。如此天时地利,终使歌舞伎片完全嬗变为时代剧并化作日本电影的标志。
日本时代剧,宏观上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崇尚古典主义情调的历史剧--“纯粹时代剧”。像沟口健二、吉村公三郎等人晚年拍摄的大部分时代剧,可归为此类范畴;第二类是以时代剧作伪装、本质里却和小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古装的现代剧”。诸如“鸣泷组”创作的部分时代剧;第三类为“打斗时代剧”,亦称“剑戟片”。在这里我们主要来谈谈第三类。
“剑戟片”顾名思义,便是以砍杀打斗(俗称“杀阵”)为看点的追求官能刺激且较通俗的娱乐剧。它始于二零年代关东大地震之后。最初是仿照好莱坞西部片拍出的。此种时代剧一般以武士、浪人作为主角,其追求真实感的、效果逼真得让观众心惊肉跳的冷兵器肉搏,一改传统能剧、歌舞伎剧中“舞蹈”般的程序化打斗表演,在当时深受好评,更被堪称是可以跟西部片媲美的通俗娱乐片。
早期的电影艺术家伊藤大辅、伊丹万作,及英年早逝的山中贞雄等人,很擅长拍剑戟片。像伊藤大辅的《忠次旅日记》、山中贞雄的《丹下左膳》,都是脍炙人口的人气之作。三零年代,山中贞雄和三村伸太郎、稻垣浩等人组建了一个名为“鸣泷组”的创作集体,专攻时代剧。这其中有的是“古装的现代剧”,亦有一部分剑戟片。残酷的战争夺走了山中导演的生命,幸好他的意志被同僚稻垣浩继承了。稻垣浩于时代剧领域穷其一生,战争结束后开始展露头脚,他的《宫本武藏》还曾荣获了奥斯卡奖。
1.剑戟片的第一座高峰:黑泽明与三船敏郎的武士道
黑泽明作为世界公认的第一位东方电影大师,尽管日本评论界始终对他争议很大,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他于时代剧的成就。1951年,《罗生门》叩开了世界影坛的大门。纵然,这部划时代意义的时代剧被认为是悖于黑泽明艺术理念的“偶然之作”,但是,三年后的《七武士》,则把黑泽明时代剧的真正魅力赫然耸现。
日本电影与世界电影的最大差异,也许就在于前者乏味沉闷的整体格调,而黑泽明无疑在竭力化解这种差异。诚然,黑泽明没有像小津安二郎那样耽溺在纯粹东方的艺术世界中孤芳自赏。他欲以西方人喜闻乐见的唯物辩证视角审视东方文化,让世界了解东方,于是最可行的办法,便是时代剧。
黑泽明的国际化时代剧道路布满了坎坷。很多人批评他把日本人的疮痂拿给外国人看;三岛由纪夫曾揶揄到:他(黑泽)那是中学生式的思想。然而,《罗生门》成功的契机,已让他毅然投身时代剧创作,誓不回头。为把日本电影带向世界,就算被国内艺术家同行耻笑,黑泽明也要捍卫自己的通俗剧路线。
黑泽明在《罗生门》之后创作的时代剧,就隶属纯粹剑戟片类型了。他一方面从伊藤大辅、山本嘉次郎等前辈的剑戟片中取经,一方面钻研西方戏剧,同时向好莱坞西部片学习如何保持电影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他与桥本忍联手,在恩师山本嘉次郎《战国群盗传》的基础上写成《七武士》;采用日本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手法,以莎士比亚的剧作《麦克白》为蓝本拍了《蜘蛛巢城》,还有改编自高尔基名著的《在底层》;借鉴好莱坞仁侠西部片,拍出了《用心棒》、《椿三十郎》(又译《穿心剑》)等片。
黑泽明并不太像日本大多数导演那样偏重细节刻画,相反他执着于宏观叙事,尤为擅长调控大场面。其运筹帷幄的叙事能力,日本甚少有人能望其项背,或许只有后来的深作欣二才能好歹与之媲美。
黑泽明的大部分剑戟片,在日本都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也许由于多了一份“西方趣味”吧,比起日本当时的同类影片显得颇有些卓越超群:例如《七武士》中骑兵的战斗场面,其镜头对准的始终是骑马的人--而不是奔腾的骏马。这跟日本“剑戟片”通常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念都是迥然不同的。
在黑泽明大气磅礴的镜头之下,一位凛然正气的英雄巨星脱颖而出。--他就是东方第一个银幕硬汉三船敏郎。
日本这个从骨子里就怀有女性崇拜的国家,从来不缺少银幕女神,可男影星却一向阙如:由于日本电影早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盛行旦角的“女形”演出,致使男演员大多是眉清目秀、倾向于女性化的白面书生形象。如著名的时代剧大明星阪东妻三郎、尾上松之助、长谷川一夫,到后来的市川雷藏等,普遍生得外形俊美清瘦,阳刚味不足。当时三船敏郎的出现无疑是个异数,他那汗浸浸的、器宇非凡的粗线条脸庞、黢黑健硕的身躯,极近完美地诠释了东方男性的阳刚之美。1947年, 27岁的三船敏郎加入东宝,在其主演的第一部电影中邂逅黑泽明,从此,三船就成了黑泽明的御用主角。从《酩酊天使》开始,二人很快成为了日本最强的电影拍档。
三船敏郎塑造的时代剧英雄,绝不局限于那种英姿飒爽的样板戏式的英雄,而通常带有不拘小节、豁达爽朗的秉性,颇有些草莽英雄的味道。外表看起来衣履不整、一副玩世不恭的颟顸样子,内心却细腻富有真情。在黑泽明跻身于国际后,三船敏郎也凭《用心棒》、《红胡子》先后两次摘获威尼斯电影节男主角奖。二人在家乡一同被人称为“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
《七武士》中的经典造型《七武士》:这是一部几乎在任何东方评选中都足以傲视群雄的旷世杰作。如果说《罗生门》是黑泽明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那么《七武士》无疑是他在家乡最有份量的作品。电影旬报日本电影百年诞辰和千禧年之际分别评选的“百年百佳”和“世纪百佳”,及去年评出的“时代剧十佳”,该片无不独占鳌头。
该片剧本由黑泽明和日本金牌编剧桥本忍、及小国英雄三人共同完成,在北海道伊豆历时十一个月才拍竣完工。黑泽明在影片近四个钟头的篇幅中,以详尽笔触交代菊千代等一行浪人武士的聚合过程,对七人迥异的性格和身世背景,都做了鲜明而绝妙的刻画。这种“英雄谱”式的群体刻画,彰显黑泽明卓越的导演才能。像深作欣二后来在《里见八犬传》中长篇累牍地赘述“八犬”的汇合,大概就是受到《七武士》的影响。作为一代经典,影片曾被世界上很多电影人做过完全或不完全意义上的翻拍。
《用心棒》:本片是黑泽明商业上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六零年代初黑泽明自组电影公司,拍出的第一部作品便是该片。黑泽明借鉴好莱坞西部片,塑造出桑畑三十郎这个外刚内柔、行侠仗义的东方牛仔--日本浪人形象。由于大获成功,翌年很快推出续篇《椿三十郎》。七O年代初,甚至还出现了《座头市对用心棒》这样的“乱斗”产物,足见这个人物受欢迎的程度。
《用心棒》不仅于日本热卖,好莱坞也对它推崇有加。1964年,大导演塞吉奥·莱昂内拍出了好莱坞版的“用心棒”:《独行侠连环夺命枪》,捧红了一代偶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96年,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终极悍将》,亦翻拍自该片。
故事中,三十郎欲铲除小镇上的两伙恶势力,却非径直出手(尽管早有这个实力),其间他为两帮的厮斗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可谓费尽周折,直到自己惨遭敌人蹂躏、饭馆老爹被掠之后,才方以万夫莫当之势孑身剿灭匪巢。这里企图体现出一种因果报应论的色彩,同时,影片演示恶人的罪孽(不乏先让大侠们等待),更是彰显大侠株杀他们的顺乎天意和理所当然。可以说,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行为准则,在当时的日本剑戟片中是很盛行的。
2.东山再起的剑戟片:盲侠时代、带子雄狼
①剑戟片的东山再起
自从《罗生门》扬威国际后,日本电影迈进了“黄金时代”的第二次空前繁盛。--这是日本传统片厂制度最成熟的高峰期,但,这亦预兆了它的尾声。家庭电视机的普及,很快给电影产业带来了致命的威胁,也致使它大规模地更新换代。
为了跟电视节目竞争,战后第一代导演们学习了欧洲“新浪潮”,更借鉴好莱坞先进电影工业--引进最新技术设备摄制宽银幕电影,拍摄大制作、高成本的大片。而不管新浪潮电影也好、大片也罢,这其间最大的变化:便是故事的进一步通俗化。只有票房才是它们此刻最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黄金时代”的时代剧,主要是以复古的“纯粹时代剧”为主(且多为大师级的)。纵然,蕴涵民族文化命脉的它们时常备受赞许、获奖连连,但是票房根本不足挂齿。于是,“纯粹时代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很快没落了,拥有广泛民众基础、容易赚得票房的剑戟片东山再起。
昔日时代剧的发源地、曾把日本电影带向世界的大映电影公司,此刻没实力拍摄东宝《哥斯拉》那类阵容豪华的特技大片,也不及日活、东映在情色和暴力之上的旁门左道,但是,再没有哪家制片厂比它更适合拍剑戟片了。曾经“纯粹时代剧”的摇篮,此刻蜕变为剑戟片的故乡。
田中徳三、森一生、三隅研次……这批曾跟随沟口健二、吉村公三郎拍摄时代剧的大映年轻人,此刻无不投身剑戟片的创作中。正所谓一个时代造就了一代人。既然不能拍纯粹时代剧,就拍剑戟片啰。也许,这是他们缅怀恩师的惟一方式。
促使六零年代兴盛剑戟片的另一个原因,是社会原因。
二战后的日本社会,在美国大兵的长驱直入下一片狼藉、人心惶惶。尽管恢复得很快,但是政治、经济、民主运动上的挫折和疮痂、以及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的致命性打击,都在市民心中长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从根本上动摇了日本社会。人们迫切感受到,渺小的个体无法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虚无和悲观是当时日本民众中一种很普遍的心态。
精神绝望无助的延伸,便是暴力的发泄,于是,承载大量暴力元素的黑帮片和剑戟片,无疑很贴切地慰籍了观众需求。
②盲侠时代
六零年代的剑戟片,不能不提“座头市”。或许它并非最成功的剑戟片,但无疑是最家喻户晓。它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它是一个神话。
在座头市之前的剑戟片,题材上总是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故事中的主人公,总是清一色的武士或浪人之类,像座头市这种浪迹市井黑帮的民间按摩师,在当时是极其少见的。大概是1960年胜新太郎《不知火检校》的成功,才给了大映拿“盲和尚”作主角的勇气,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再度找上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二流演员胜新太郎,指派擅导时代剧的大导演三隅研次、《不知火检校》的编剧犬冢稔,欲把子母泽宽的笔记小说《座头市物语》影像化。
1962年,大映电影公司安排本没抱多少希望的《座头市物语》上映,未曾想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座头市那滑稽又正直的个性、豁达随和的性情、兼具农民和痞子气质的邋遢外型,及其举世无双的闪电刀法,都惹来世人的喜爱。从此座头市一发不可收拾。整个六O年代,日本几乎每年都有一两部座头市电影问世,直到八零年代末才逐渐衰退。期间“座头市”题材的电影一共被拍摄了26部,成为了日本仅次于《寅次郎的故事》和《丹下左膳》的长寿电影剧集。
就像寅次郎皆由渥美清主演一样,座头市的命运由胜新太郎一人把握。自从1962年《座头市物语》上映后,位居二线长达8年之久的小配角胜新太郎一下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1967年,胜新太郎组建“胜口”电影公司,继续投拍“座头市”系列电影。
八零年代,时代剧日渐衰落,“胜口”电影公司倒闭。尽管“座头市”并没有停止拍摄,但比及六零年代的巅峰期再不能同日而语。1989年,胜新太郎自导自演了最后一部座头市电影《座头市》,为他20几年来的座头市生涯划上了圆满句号。并在次年出演完黑木和雄的《浪人街》后退出了银幕。 1997年,胜新太郎因喉癌辞世,享年66岁。
胜新太郎扮演的座头市,在日本整整影响了一代人。他是一个民族的记忆。2003年,北野武受胜新太郎朋友委托翻拍“座头市”,许多日本观众还曾联名写信抗议,担心北野武毁了座头市的形象,要求影片停拍。尽管日后北野武籍此片赢得威尼斯银狮奖,尽管北野武算得上顶尖的演技派,但他扮演的盲侠,也不过是向胜新太郎摹仿和致敬罢了。连他自己也说:“胜新太郎和座头市就是一个人,任何人都不能取代他;胜新太郎的演技十分纤细,我根本做不到像他那样纤细。”
座头市并非僧人:“座头”是指盲人,为盲官的一个职称,或指剃了发的以弹琴卖唱、按摩、针灸等维生的盲人,并没有僧侣级别之意。“市”为男主角的名字。以前日本的平民没有姓氏,为了区分个体,就有了“职业”加上“名字”形式的称呼习惯。座头市出身草根,既不隶属武士阶层、也非桀骜不逊的浪人,跟官府没关系。职业是按摩师,嗜赌成癖,没什么远大理想,也非名门正派。实在再没有比座头市更“草根”、更“廉价”的银幕形象了。或许这正是他在民间受崇的原因。
子母泽宽的座头市原著,本来就源自民间的口头故事。它即非对武士道精神的弘扬和见证,也没有杞人忧天的社会批判,它的关于市井街头打抱不平的奇闻轶事,一直被老百姓津津乐道,由于全权代表民众利益,更与群众意识达成了共鸣。在被搬上银幕后,其赏心悦目的“浅显”剧情和富观赏性的杀阵场面,及主人公小丑似的 “反英雄”形象,当时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座头市的杀阵戏可以说对当年剑戟片的影响意义重大:且不计座头市“刀劈蜡烛、切柿子”等演示噱头日后被无数时代剧争先效仿,影片对“反手刀法”的正面宣扬在当时也很富颠覆性
胜新太郎版《座头市断杖》自古以来,只有“正手刀法”才是日本剑道的王道。它被当作一种武士精神的象征,一般的正统武士和浪人是不屑于用“反手刀法”的。反手刀成了很卑鄙很不君子的行为,尽管它在速度上更优于前者。一般的剑戟片中,很少有见使反手刀的正派人物。然而,座头市出身低微,职业是按摩师,甚至还有半赌徒半流氓的身份,再加上眼盲,因而使用反手刀甚至更卑鄙地匿刀于拐杖中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并没有防碍这位“反英雄”的家喻户晓。
正由于惯用“反手刀法”(甚至都省去了拔刀、摆架势的时间),座头市成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快刀手。在影片中,常常只见他刀光一闪,对手就一命呜呼了,甚至都无法让人看清刀路。加上他擅长用暴力解决一切问题,杀人不眨眼(由于是盲人),喜欢和人群殴,砍人无数,便给影片创造了无数的动作和 cult趣味。
反手刀可谓“座头市”电影中最富特色的元素之一。在2003年的新版《座头市》中,北野武还特地玩味了一下反手刀:座头市与高手服部源野助最终对决的胜利,正是取决于两人在正手刀和反手刀的选择上。
③剑戟片的cult情结:带子雄狼
日本历史上的著名剑戟片英雄,大致有如下几位:残侠丹下左膳、荒神宫本武藏、用心棒椿三十郎、盲侠座头市。在七零年代又有一位砍人无数的杀戮天使登场--他就是带子雄狼拜一刀。
1972年,《座头市物语》已诞生有十个年头后了,胜新太郎再度找上大导演三隅研次,商议把漫画《带子雄狼》搬上银幕,两人一拍即合,原作者小池一夫也答应为电影改写剧本。也许是座头市的形象太深入人心,胜新太郎不愿再颠覆自己盲侠的形象吧,此次他只担任制片人,饰演拜一刀的,是他的大哥若山富三郎。由于影片卖座,很快又接拍了续集,整个七零年代它共被拍摄了六部。
主人公带子雄狼拜一刀,这个日本最名副其实的杀戮天使,有着比座头市更充沛的杀人理由,有着比座头市更凄惨的身世和难言苦衷。他可不像座头市那样维护正义打抱不平,复仇才是大开杀戒的最终目的,也是他几次九死一生从地狱踽踽归来的精神支柱。用他的话说就是:见神灭神,见佛杀佛。拜一刀不幸的身世,造就了他对武士道精神的理性认识。作为一名曾经的上层武士,他时刻以武士的正直仁义检点私生活,出于对武士阶层的敬意,他不愿杀真正的武士。然而,他也同时背弃了武士道的效忠之道。在识破柳生家族的阴谋野心后,并没有遵循“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礼教。其实,他这种特殊身份更像是在体现一种江湖侠义精神。拜一刀曾是宫廷的御用刽子手,专执“砍头职业”,可谓杀人无数,而他一生中也罕有对手,惟一一次战败记录是输给柳生军兵卫,不过后来还是挑战成功,剁掉了军兵卫的一根胳膊。因与柳生家存有不共戴天之仇,遂每次大开杀戒时都将生死置之度外,却又都能大难不死。
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不死之身的超级暴力男,给三隅研次当年的剑戟片创作“劈开”了一条腥风血雨的道路。因为影片是以漫画为原型,并不带有传统日本电影的那种沉闷基调,反倒具有漫画式的流畅节奏,通俗易懂,观赏性颇强。
带子雄狼大刀一挥,银幕间顿时血如泉涌。随着《带子雄狼》系列的陆续开拍,这种血腥的风格更是愈演愈烈。由最初的流血到“喷血”到“大喷血”到开膛破肚到把人剁成碎片,《带子雄狼》最终蜕变成如假包换的血腥cult片。而后来的一些剑戟片也开始受到它嗜血的影响,稍稍留意七O年代的座头市系列,就会发现血腥程度较之六O年代提升了好几个级别喽。
随着《带子雄狼》的成功,日后很多电影都深受其“毒”,尤其是香港武侠片:诸如王晶的《洪熙官》、王家卫的《东邪西毒》,都在《带子雄狼》中寻获了空前的灵感。深作欣二的《必杀Ⅳ:雪恨》中,也有着那样一个武功高强的“父子搭档”的浪人角色。2002年由山姆.门德斯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毁灭之路》,它的最初创意便来自《带子雄狼》。《罪恶之城》的作者弗兰克.米勒也宣称自己的作品借鉴了《带子雄狼》。
④其他时代剧巨擘的剑戟片
《夺命剑》:六零年代三船敏郎自建电影公司“三船映画”,继续炮制《用心棒》那类塑造英雄的剑戟片。继《用心棒》和《椿三十郎》后,三船敏郎和仲代达矢这对老冤家在《夺命剑》中再度狭路相逢。只是由于导演是小林正树,使得本片完全迥异于黑泽明“西部牛仔”式的剑戟片。
比黑泽明稍晚几年出道的松竹导演小林正树,绝对是个地道日本风格的导演。同样擅导时代剧的他之所以蜚声国际,并不同于黑泽明的“国际思想”现代意识,而完全依仗其传统派作风。小林于家乡的声望,也跟黑泽明相埒。小林的时代剧代表作《切腹》和《怪谈》,其杳冥、玄幽的诡异风格,无疑隶属沟口健二那类古典风尚的“纯粹时代剧”。而且,他能在六零年代的环境下拍出此种时代剧是非常不易的。与沟口侧重古代女性的缠绵笔调不同,小林的视角往往着眼于古代男儿,倘使把沟口比作川端康成,那么小林无疑就是三岛由纪夫。小林刚阳悲壮的古典情趣,与沟口的阴柔凄美相映成趣。
《夺命剑》是小林正树继《切腹》之后再度改编泷口康彦的历史小说,同样由桥本忍担任编剧(黑泽明的时代剧,亦多半出自此君之手),其实,本片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剑戟片,而像是“纯粹时代剧”与剑戟片的混合体。在我看来,小林仿若沟口与黑泽明结合一般。
《夺命剑》的剧情,古典情趣浓厚。这是一个很纯粹的历史故事:藩主把侧室像礼品似的赐予诸侯,后来侧室的庶子嗣承王位……如此情节,在井原西鹤的《好色一代女》、谷崎润一郎的《少将滋干的母亲》中,都能找到相仿桥段。只是,小林描述这个古代的“荒谬”故事并没有“荒谬”到底,让年轻夫妇殉情,到头来是为了映衬主人公伊三郎的反抗--走上剑戟片的道路(大开杀戒)作铺垫。
影片先前90%的篇幅,小林对众人物的刻画极尽传统细腻之能事。氛围渲染,更是他的强项。小林以日本能乐(武满彻配乐)作背景乐,加之声、色、光、影的细致表现,营造出一股幽玄逼仄的氛围,古式宅院中,典雅的屏风上摇曳着枝桠的投影,隐喻剧中人物的内心起伏。十足的古典情趣。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丈夫五郎气馁服输,妻子听罢旋即狠狠栽倒双肘拄地……人物借助肢体动作,尤为精致地表现内心境遇。
《大菩萨岭》海报影片后10%的篇幅,纯粹的战斗(武戏)开始了。血洗宅邸、高手对决、芦苇丛大屠杀。借用片中仲代达矢评价三船敏郎的一句话,亦可诠释影片的结构:别人逼你,你就退后,再逼,你再退,最后退入绝境,则如山洪涌迸。--影片前90%的详细烘托,实属蓄足了劲儿道,最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有人说:吴宇森的《喋血双雄》受到了该片的影响。在我看来:片尾三船敏郎怀抱婴儿孤军奋战,似乎给小池一夫创作《带子雄狼》提供了不少灵感吧。
《大菩萨岭》:师从成濑巳喜男的东宝导演冈本喜八,擅导动作喜剧和剑戟片,像《侍》、《赤毛》、《座头市对用心棒》等三船敏郎主演的剑戟片,都出自他手。
《大菩萨岭》改编自日本通俗文学先驱中里介山的同名历史小说。该作始于1913年,曾在报纸上连载23年,被称作“世界上最长的历史小说”。而在冈本喜八之前,该作品已被搬上银幕达12次。像稻垣浩、内田吐梦、三隅研次等时代剧巨匠,都拍过各自的版本。冈本的本片,是最后一次翻拍。
这是一部逾越一般剑戟片的非凡杰作。初给人的印象就是--精致。它以幕末新撰组“天诛”运动为背景,描写新撰组刽子手机龙之助由剑客丧心病狂变为杀人狂魔的过程。桥本忍担任编剧,也许因为影片篇幅的限制吧,其情节交代较之原著稍有不详(像机龙之助失明,就交代的较模糊),人物行为缺乏铺垫显得仓促,叙事的笔调颇具跳跃性。但是,影片的魅力之处,足以使这些瑕疵忽略不计。
本片纵然有桥本忍出手,但却并非是那种靠叙事取胜的一般商业片,它的魅力,在于那令人欲罢不能的清冷意境--玄幽宿命、禅意武道。本片让我联想到谷崎润一郎的《刺青》:它的寓意“从肉体的恐怖中产生了神秘幽玄;从肉体的残忍中反动地体味到痛切的快感”在这儿可换作:把灵魂卖给魔鬼的幽玄;从邪恶的力量中来肯定正义的价值。影片的“恶魔主义”宗旨,不仅体现在机龙之助因剑道而入魔道,他的姘妇阿浜之诱惑也颇可诠释“恶魔主义”。
影片宿命感极强。故事始于大菩萨岭,从屠杀老行脚僧开始,机龙之助一步步踏上魔道,跌入罪愆渊薮,生不如死、痛不欲生;终止于京都一爿艺伎屋,邂逅老行脚僧孙女阿松之际,噩梦复苏,亦是个结束。
3.八零年代至今的剑戟片
①八零年代的深作旋风
八零年代剑戟片渐呈颓势,已是强弩之末,然而因为一个人,使它获得了新生。
曾以“动作深二”之名跻身影坛的东映导演深作欣二,凭《无仁义的战争》系列奠定了他大师级导演的地位。然而,素以阳刚暴力著称的他,六七 O年代纵然在黑帮片领域所向披靡,对剑戟片却一向阙如。当时深作主要的竞争者,东映的另一位暴力大导五社英雄,则活跃在东映京都经营剑戟片。
也许是受到五社英雄的影响吧,抑或别的什么原因,七零年代末,已近知天命之年的深作欣二,遽然对剑戟片产生了浓厚兴趣(这让我联想到今天的山田洋次,或者张艺谋:拍了一生的文艺片,猝然改拍武侠片了)。尽管这个时期的剑戟片,大抵已很难再吸引住观众了。就算五社英雄那样的剑戟片好手,此刻也逐渐转战黑帮片和风月片了。但是,这些客观原因,并不足以撼动深作的决心。八零年代初的日本影坛,只有深作才敢徜徉在剑戟片领域,只有他的魅力才能征服观众。
不枉为“动作深二”,挥舞着刀剑的热血男儿,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霸气十足。千叶真一、真田广之,新一代剑戟片明星闪现银幕。深作的艺术才能,在剑戟片中开花结果了。从《柳生一族的阴谋》开始,暴力嗜血本性不改的他,不再拍摄小成本B级片,致力于场面壮观奢侈、阵容豪华的大制作剑戟片。《赤穗城断绝》、《魔界转生》,深作拍出了剑戟片中所未曾出现过的趣味。滑落谷底的剑戟片,再度死灰复燃了。
深作欣二的往昔电影,常常是那种写实化的风格,他的黑帮杰作,往往带有纪录片的味道。然而,深作似乎有意证明,自己并非只局限写实影像,超现实主义电影同样游刃有余。《魔界转生》就是最好的注脚:拍完写实化的《柳生一族的阴谋》不久,也许觉得仍不够过瘾吧,很快他又添注了神话色彩,为柳生十兵卫找到了新的对手--天草四郎时贞。那便是改编自山田风太郎同名小说的《魔界转生》。改编自傀儡净琉璃名篇的、讲述赤穗四十七义士“心中”的《赤穗城断绝》,是深作继沟口健二、稻垣浩、渡边邦男后的第四次翻拍。而后,深作又拍了和它对应的神话版--《忠臣藏外传之四谷怪谈》。
前文已经提及过:拥有超一流叙事才能的导演,日本大概只有两位--黑泽明和深作欣二。也就是说,深作运筹帷幄的叙事天赋,在剑戟片中派上用场了。《里见八犬传》,就恍若黑泽《七武士》的神话版。影片改编自江户时代戏曲作家泷泽马琴的名著,它以日本战国时代初期的关八州为舞台,讲述被邪恶鬼魂玉梓纠缠的可怜公主伏姬,以及8个分别持有“仁、义、理、智、忠、信、孝、悌”8枚灵玉的武士的传奇故事。深作“英雄谱”式的恢弘刻画,赐予了《里见八犬传》罕见的磅礴气势。凝聚着想像力和史诗传说色彩的该片,在当时看来,简直就相当于今天好莱坞的《指环王》。2003年,平山秀幸翻拍《魔界转生》,尽管特技比及二十年前已有很大改观,然而却远远不及深作版本的魅力。
深作欣二的剑戟片,深受全世界影迷的喜爱,很多被誉为cult经典。大导演吴宇森和昆汀.塔伦蒂诺,直言不讳声称是深作的拥趸。为了向深作致敬,塔伦蒂诺拍出了《杀死比尔》。塔伦蒂诺说:深作欣二先生是我最尊敬的导演,其所执导的电影影响我至今,其中《里见八犬传》更激发了我许多创作灵感。对受益良多的我而言,深作导演简直就是“神”的化身。
②九零年代至今
九零年代以后,大电影制片厂体系崩溃、演员终身制瓦解,以及受到泡沫经济金融危机的多重影响,此刻的日本电影每况愈下,再也无法像往昔那样耀武扬威了。此间的剑戟片,业已不再是票房的象征了。1990年,为纪念日本电影之父牧野省三逝世60周年,黑木和雄重拍他当年的经典作品《浪人街》,该片由松竹出资,也大概是最后一部大制片厂体系下的剑戟片了。九零年代中叶,昔日时代剧的故乡--大映公司宣布倒闭,1997年至1998年两年间,三船敏郎、胜新太郎和黑泽明相继离世,一代伟人的故去,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日本大制片厂纷纷崩溃,取而代之的是独立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步入新世纪后,一干脱颖而出的新锐独立影人,为沉睡多时的剑戟片灌注了新的血液。
有“MV界黑泽明”之称的独立导演中野裕之,自从踏进影坛便明确了自己的剑戟片道路:黑白影像《武士畅想曲》、改编自漫画的《赤影》、以及讲述剑戟片拍摄故事的《立体未来》,带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印象。中野以其视觉化的画面剪切、动漫化的布局调度,塑造了一个与传统剑戟片截然不同的幻想世界。
另一位具有动漫精神的新生代导演、凭借cult片起家的北村龙平,他的出现实乃剑戟片的一大幸事。2001年的小成本黑色cult片《生死相对》,令cult片迷大呼过瘾,也让业内人士从中觑见剑戟片的新气象。2003年,被招安的北村在东宝资助下,巨资打造小山雄漫画《百人斩少女》,一跃成为近年间最卖座的剑戟片。很可惜,由于北村要执导《哥斯拉终结篇》,《百人斩少女》的接力棒落于金子修介之手。这也使今年的《百人斩少女2》成了狗尾续貂。《百人斩少女》之后,北村推出关于宫本武藏的传说故事《荒神》,继续特例独行,并再度赢来业内的一致好评。
其它先锋导演的剑戟片作品,像石井聪互的《五条灵战记》,三池崇史的DV作品《熊本物语》,前者生猛犀利、后者悲壮惨烈,都是不可多得的剑戟牛片。
2003年,平山秀幸翻拍深作欣二的代表作《魔界转生》,随后,北野武把《座头市》带到了威尼斯。去年,津田丰滋翻拍山中贞雄的名作《丹下左膳之百万两之壶》,今年,山田洋次的时代剧第二弹《隐剑鬼爪》出炉……种种迹象表明,蛰居近十年之久的日本剑戟片,在新世纪里迎来了它的春天。
原载于豆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