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如果被认为是一个电影产业不断创造奇迹的年份的话,那么电视产业也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真人秀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一部由五位星爸、五位萌娃、一位主持人组成的真人秀节目队伍,在不同的地区以完成任务的形式进行节目叙事,最终使得五位天真无邪的小孩子获得了媒介大众的一致认可,也收获了几乎是全民的支持与关注,让湖南卫视在2013年的下半年再次成为焦点并取得了遥遥领先的收视率。
但是,这个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们并没有将目光仅放在电视媒体上。早在第三集播出时(11月初)就非常敏锐的在电视节目获得认可的第一时转换了运营思路,让《爸爸去哪儿》进入到电影领域,实现了一次文化产业跨界运营,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从大年初一(2014年1月31日)上映至今,《爸爸去哪儿》已斩获票房超过6.8亿,且一度成为与春节贺岁档唯一3D国产大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并驾齐驱的电影产品,甚至在春节假期内,全国影院的排片比例超越了《大闹天宫》位列第一,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影片和话题。
事实上,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爸爸去哪儿》都称不上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甚至称不上是一部优秀的电影纪录片;但是,它却可以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它第一次在中国文化产业行业里,将电影、电视两大媒体进行了几乎是第一次的“无缝对接”,不仅是将电视节目的番外集直接扮演在大银幕上,更是将某些电视的艺术手法如加字幕等带入了电影艺术;它以约3000万左右成本(票房分账不计)、5天左右的拍摄时间、一个月左右的制作时长换得了观众的满堂彩;它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气息,让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类型丰富性都获得了一次提升。所以,《爸爸去哪儿》的票房所带来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电影营销的成功正是它所彰显出来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从表二可以看出,《爸爸去哪儿》可谓从上映第一天就一路高歌猛进,尽管有递减的趋势(这说明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口碑相传之作——如《泰囧》和《北京遇上西雅图》票房是首日低于第三日——而是逐日递减)但是却能够基本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上,正是由于这部电影的成功营销。
电影营销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经济学、大众心理学的问题,因为电影不是鸡蛋、面粉,也不是衣服和鞋子,既不属于必要消费,也不属于时尚消费,除了可以跟社交性消费牵扯上些许联系之外,就主要属于精神消费了。这也是为什么在30年代世界经济萧条、工人下岗的年份里,人们纷纷涌入了电影院,因为他们在物质极端匮乏的时刻极度需要精神的慰藉,来暂时缓冲对物质的需要和渴望,所以精神消费才会暴涨。但是在如今这个物质相对较为丰富,经济增长较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准渐好的时间里,精神的需求对于大众来说却成为了一个弹性指标,即使人们可以接受比过去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票房,但是对于快节奏的生活和拼搏的城市人来说,或者对于拥有闲适生活的中小城市人来说,为何要走出家门,放弃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将钱包里的钱心甘情愿的交到电影院手里呢?
一、前期宣传奠定基础
电影营销的宣传部分,往往是制片方最为头痛的问题:如何将电影资讯、看点、时间牢牢的植入观众的脑海?如何激起观众想看电影的欲望?如何让他们想去观看的欲望变成一种消费必须?
在这方面,制片方们可谓是绞尽脑汁。传统好莱坞往往热衷于以明星、类型作为一部电影的品牌标签,所以为了宣传的方便,他们会不惜重金使用大牌明星,更会以大牌明星为主而将影片量身定做,最为典型的就是西部片和专门演西部片的男明星,他们所饰演的西部片几乎都是同样的形象、同样的性格、同样的价值观和叙事,仅仅更换了不同的时间、地点、女主角和情节,但是却依然能够在30到50年代得到观众的青睐。
在传统好莱坞的方法陨落、新好莱坞崛起之后,制片方开始使用更加多元的宣传策略,不仅仅是使用大明星和熟悉题材(如文学名著改编等),而是开始给电影附加上许多其他因素,如使用电视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参与国际电影节、不断的推出明星绯闻等,同时加强了对电影独特性的宣传,如《大白鲨》、《侏罗纪公园》等将电脑特技作为电影最有利的宣传切入口,让观众为了观看这样的电影奇观而不得不进入电影院。
尽管《爸爸去哪儿》最初的创意目标是电视市场,但是如果我们将最终的电影作为整个项目的最终成果的话,电视节目却承担了另一个身份,即电影的前期宣传品,也可以作为电影的上游产品,使得《爸爸去哪儿》的项目呈现更为复杂化的局面。电视节目的成功让这部电影的广为人知成为必然——这也是前期宣传的成功,让电影版的推出成为一种“观众定制”。
事实上,类似的营销宣传在好莱坞已经成为惯用方法的一种,最典型的是2009年推出的灾难大片《2012》。制片方早在电影制作之前已经开始对玛雅预言进行“病毒式营销”,鼓励观众在谷歌上搜索2012,出现很多神秘事件信息;在电影开机之后在网上开通了“2012网站”,其中涵盖有2012逃生策略以及最后生存的船票,观众可以注册参加2012专题网站的“生存彩票”获得船票,还举办了投票选举2012最后的全球领导人等活动。这些宣传方法基本摈弃了过去对明星的重视和对技术的切入,而是研发上游产品,开展活动,使得最终电影成为一个呼之欲出、集体期待的产品。
但是在中国,类似的成功宣传并不多见。《集结号》曾经使用“新闻联播”平台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其根本的方法依然是传统的预告片模式,仅仅使用了一个受众较广的平台上。但是《失恋33天》的成功却有些与众不同,与《2012》、《爸爸去哪儿》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借用“双11”的文化影响力,使得《失恋33天》更如同是一部“双11”定制影片,或是“双11”的衍生产品。
从而,《爸爸去哪儿》电影票房的成功,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坚实的上游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爸爸去哪儿》是中国第一部较为成功的将电影扩充为一条产业链的成功范例,它从电视节目出发,进入电影领域,再以电影的影响力继续进行电视节目的创作,并由此推出了如游戏、出版物、服装等衍生产品,进一步让产业规模横向扩张。
二、档期选择恰到好处
文化消费与其他消费有所不同,它不是威胁生存的必要消费,更不用说在今天众多的文化消费行业的分庭抗礼的格局下,大众在一种“精神狂欢”当中的选择困难。
电影要取得商业上的成功需要诸多元素,除了上述的“宣传”的重要意义之外,选择符合国情的档期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爸爸去哪儿》选择在2014年1月31日、马年大年初一上映,也是春节假期的第一天,便已经为它的票房成功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首先,这一时间解决了城市居民日常文化消费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时间不充足。电影是一种时间艺术,电影消费也是一种时间消费,时间成为限制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春节是全国人民在全年里除了国庆节之外最长的假期,为电影消费提供了必要的时间——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节是不应该工作、学习的,尤其是“破五”之前,所以比起十一黄金周来说,学生无需在校补课,除过安保部门之外其他所有单位都进入假期节奏,从而使得春节的潜在观众数要远远超过其他档期。
其次,这一时间解决了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的费用问题。在中国传统民俗中,一年的辛苦劳作即是为“过年”而准备,所以“过年”正是中国人的消费时间。对于普通城市居民来说,电影消费并不是一个非常低额的数字,多至100元以上,少至20元,属于精神奢侈品行列,尤其是对于已经习惯于勤俭节约生活的中老年人来说,这个数额的文化消费超出预期。春节文化却恰到好处的解除了在这一时期内的消费价值观障碍,让以勤俭节约为美德的中国人(甚至是中老年人)乐于进行一次“奢侈的文化消费”,再一次的扩大了潜在观众群。
第三,这一时间与这部电影的价值主旨具有天然的一致性。《爸爸去哪儿》之所以能够红遍中国大江南北,正是抓住了现阶段中国社会中出现的教育问题。它所宣传的乐于分享、互相帮助、勇敢向前、努力上进、孝敬父母、热爱自然等价值观也正是符合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和现阶段正能量的,是一部老幼皆宜、全家共赏的影片,使得目标观众扩大至3岁至90岁。春节正是中国人的团聚时间,一年当中一家老小在大年初一这天一定是要共享天伦,所以祖孙三代一起在大年初一去电影院看《爸爸去哪儿》成为一个并不罕见的景观。
三、原班人马打造番外
为成功电影拍摄续集往往是已经成功了一半,不仅因为项目成本相对降低,也相应的减少类型、题材的宣传问题,更有前部电影粉丝作为目标观众。成功的案例数不胜数,如《007》系列,《星球大战》系列,《指环王》系列,以及中国的《人在囧途》、《画皮》等。《爸爸去哪儿》成功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简洁干练的将电视节目中的嘉宾和叙事系统直接搬上大银幕,让电影成为一个续集,或者说是一个番外篇。
首先,这来自于“粉丝”效应。粉丝与明星之间的产业联系是从电影产业的起步之时已然确立的,世界上第一位明星是“比沃格拉夫女孩儿”——当电影制片商发现人们会因为看她而进入电影院,便开始更多的制造明星——明星是平民英雄,是大众神话,是一种文化形式的能指,所以明星具有天然的商业价值。使用原班人马来饰演同样的角色正是明星的商业意义:若《霍比特人》中的精灵王子莱格拉斯不再使用奥兰多•布鲁姆,若《哈利波特》中的赫敏不再使用艾玛•沃特森,那续集也就消失了第一部所构成的集体认同,而迫使观众进入到一个新的认同过程当中;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人物形象的被迫扭转要比情节和叙事的失败更可怕,因为它直接切断了已被认可的能指和所指,切断了一种大众文化的集体认同。《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培养出的大批观众,已经在电视观看中已经完成了角色置换,形成了对原班5对父子的认同心里,产生情愫,形成粉丝团体,从而原版人马的出演成为成功的关键。2013年可以说是一个粉丝助推票房的大年,如《致青春》的赵薇粉丝团,《小时代》的郭敬明+杨幂粉丝团等,让我们看到了粉丝的票房贡献力和明星价值。
其次,它没有哗众取宠式的将电视节目进行剧情改编。2013年年底,《中国好声音》的电影版《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上映,尽管进行了原班人马的配置,但是票房却惨遭滑铁卢,基本没有形成话题和影响力。究其原因在于两点,第一它上映的时间与电视节目热播时间相距甚远;第二它摈弃了电视节目成功的叙事,而使用一种更为老套的剧情片叙事,让观众无法在内心产生认同。一个电视节目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它的叙事与观众的心理期待之间的关系,如果摈弃驾轻就熟的成功叙事,转而使用一种很难掌控、易于落入俗套的叙事中,很难获得观众认可。《爸爸去哪儿》制片人曾谈到,他们也考虑过改编为剧情片,但是最终还是决定使用已有模式,这既是对观众的负责,也节约了更多的成本。所以,有网友曾调侃道如果《中国好声音》将最终的总决赛作为电影版上映,可能结果会很不一样。
第三,电影版成为电视节目的“番外篇”。从总体叙事上来讲,《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已经在最后一期“雪乡特辑”中完美收官,并给观众送上了一个煽情大结局。然而显然观众还沉浸在“意犹未尽”的叙事空白中无法自拔,使得电影版可以作为补充材料的“番外篇”呈献给观众,更是一种“饥饿营销”的成功战略,从而建构了一种续集产品的品牌意义。
对于电影产业来说,《爸爸去哪儿》所引发的意义是广泛且空前的,《爸爸去哪儿》是时代造就的产物,是多媒介平台上的社会文本,是文化、艺术、商业、媒介的一次交锋——这也是为何它会在上映期间引起巨大争议的原因——它应该成为多媒介共生的文化产品典型,更应该被视为一个试图建构完整电影产业链的中国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