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影院正经历高速发展,据2013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银幕数还在以平均每天12.5块的速度增长,到年中超过15000块,预计年底会达到18000块。作为中国第一代多厅影院的建造参与者,印钢全程参与了中国影院最近10多年的腾飞过程。
2002年,院线制改革全面推行,外商被允许进入中国影院市场,时代华纳率先试水,来中国投建影院。那一年,全国仅有影院872家,银幕1581块。印钢当年担任香港中华影业公司总经理,这是一家为影院提供硬件设备的公司,当时和时代华纳成为业务伙伴,联手开拓内地影院市场。
此后几年,中国电影业一路增长,投建影院潮也愈演愈热。但由于中国政策的变动,华纳兄弟于2006年底撤出,其经营的影院及大量遗留项目转给了金逸、万达等国内的院线公司,印钢继续与新伙伴合作,十年间参与建造了超过100家影院,目前全国最大、票房收入最高的北京耀莱国际影城就是其得意手笔。
印钢现任今典集团旗下电影板块的总裁,从业多年,印钢对市场有自己的观察——影院发展空间还很大,三四线城市甚至小城镇都大有可为,关键是要保证品质,而不是到了小城市就降低标准。在他看来,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中国电影缺的不是资金,不是人才,而是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示
Q:现在票价合理吗?
“我们的票价是全世界最高的”
“上座率和越南比一比,都不如”
有次坐飞机,我旁边一个美国人,跟他聊天,他是一个做航空材料的,我对航空也很有兴趣,一直在聊航空的事情。因为老起飞不了,来送饮料,到他跟前的时候,把水打翻了,弄了他一身,是开水。空姐很不好意思,给他擦,他突然之间用非常流利的中文说,没关系的,只要不把我烫伤就行了。我很吃惊地说你怎么会说中文,“当然。我喜欢这个国家,我连太太都娶的是中国人,还能不会说中国话吗。”
话题就转过来了,他说喜欢中国,我说在中国有没有什么不喜欢的东西?他说当然了,两件事情最不喜欢。一个是房价太高了(他住在北京),一个是电影票价太高了。
美国的票价基本是在3美元、5美元、7美元,到了周末或者有IMAX厅的,才会出现10美元。美国一家不太大的院线,《阿凡达》放的时候,它有一些IMAX巨幕把票价提到20美元。后来美国的所有媒体开始口诛笔伐说它,最后弄得这个电影院没办法,就说好,凡是买过我20块钱票的人,你可以拿你的票根回来退回你的钱,退到14块或者是10块。你知道美国,我一旦要回来退,不是退10块钱的问题,车费、时间损失,所有的都来了,最后导致这个公司破产了。
美国电影多年来它是一个很成熟的市场,老百姓实际上对票价很敏感,已经把看电影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我们本来设施就不好,票价又贵,你怎么能指望我们就是上座率上去呢? 要比一比菲律宾,我们连菲律宾都不如。比一比越南,都不如。我们的票价是全世界最高的。
Q:影院规模该多大?
“少于6个厅的影院基本上不会有生命力”
“中国最后应该是10到15家院线的分布”
十年前我回到中国,给万达、金逸、华纳兄弟、上影,做了第一批影院,那时的规模基本上都在8个厅到12个厅之间,当时我们一年只有50部-80部影片,那个规模已经很大了。市场需求决定了影院应该是多厅的,能够提供更多选择,放更多影片。电影院一旦投下去了,只有它放映的时候才能盈利,空置的时候,肯定就是亏损的。
一个影院到底需要多少个影厅合适呢?我觉得分三档吧。少于6个厅、1000个座位的影院基本上不会有生命力的,三五年时间内就会被淘汰掉。主流电影院应该是8到12个厅、2000个座位,在大部分城市应该这样。然后,需要有10%到20%的电影院应该有12个厅到20个厅。另外,还需要10个以内超大型的电影院,18个厅到24个厅这种规模。
我和成龙在五棵松做了一个17厅的影院,3400座,本来准备拿楼上那一层做电影推广发行,遗憾,那个电影院经济效益太好,一年做9000万票房,坐满了就不愿意做这个事。我正在南京、上海、东莞、山西建一些这样大规模的电影院。洛杉矶有一个中国大戏院,是华纳兄弟在美国经营的唯一一个电影院,它一天就早一场、晚一场,就是新电影发布会,每天都有从世界各地来的电影人买片子,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场所。
我02年的时候给华纳兄弟做过一个中国电影市场规划,当时划分七个区,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每个区都规划了7个很大的电影院,分别找合作伙伴,东北找了万达,华东找了上影,华南找了太平洋。中国最后绝对不是48条院线,应该是10到15家院线的分布。有竞争,但也不能无序。可是目前没有一家有战略眼光的公司做这样的事,所以出现了比2000年的战国时期还要混乱的局面。
Q:小城市大有可为?
“镇上都能做到年票房1000万以上”
“地域歧视严重,到三四线城市标准就降低”
过去四年里,我做了很多三线、四线,甚至五线城市的电影院。举个例子,我四年前给左岸开了石狮,三年前给成龙开了新汤,前年给比高开了郫县,之前还给中影开过海拉尔,最近又给比高开了潭州,都是一些镇。北上广深是一线城市,省会是二线城市(计划单列市划到三线,或者四线),地级市划到第四,县级市划到第五,县和县以下划到第六。我都做到镇上去了,你想多小。但是这些镇上的票房依然很高,我说的地方都是一年1000-1500万票房的,而且规模也都是6个厅以上。
大城市和小城市是什么概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中国到去年年底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有444个,还在增加。我们城市化进程太快了,每年差不多有3500万人从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这是官方统计,还不包括农民工群体。我们可能觉得13亿人口,3500万什么也不是,其实我告诉你,澳大利亚的人口是2700万,加拿大的人口是3200万。换句话说,每年我们生一个加拿大出来。我们说一个北美的大城市,华盛顿特区够大吧,60万人口。我们知道承德是个小城市,90万人口,唐山130万人口,你说这是小城市吗?我们有一个误区,这些城市放到北美、放到欧洲都是大城市。
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东西——地域歧视,做北上广深的时候是一个标准,到三四线城市,标准就降低了,缺乏品牌意识和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想想肯德基吧,不管它开到纽约也好,迪拜也好,或者说它开到承德,绝对是一个标准,对顾客很尊重。你去意大利了,不会说意大利语,点菜,你可能很尴尬点出来一沙拉,吃都吃不饱。但是一个地方很放心去,如果看到大M(麦当劳)的话,你知道品质没问题,价钱也不会贵,量也够足,那是它长期形成的品牌。中国电影有几个有这样的意识?我们为什么搞不好,这也是有问题的。
万达基本上没有地域歧视,它无论做到哪里,标准在那放着,品质问题解决了。另外它一年开二十几家,连图纸都一个一个翻出来,它不重新设计的,盖橡皮图章的时候,比你刻章要简单多了,还高效。第二个就是它进到地级市以后,没有竞争,你到县城去做一个十万平米的商场,做一个6厅1500座以上的电影院,未来的20年都不会有竞争。
建电影院,我们要考虑的标准就是人口数量、经济收入、教育水平。人口我们到哪都不缺;如果电影票放到15块钱、20块,我不认为在任何地方有收入问题的障碍;现在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了,新生代的文盲千分之几的数,起码大家都上到初中毕业了。如果这三个问题都解决了,对设电影院的选点来说,实际上已经不存在问题了,余地很大。#p#副标题#e#
Q:未来院线将整合?
“都想要做全国的,最后就变成什么也不是。”
“整合是必然的,剩下就是怎么整合的问题。”
我建议搞发展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孙子兵法》,对行业的规划发展有指导意义。美国有多少500强企业里的CEO是从西点军校出来的,《孙子兵法》是西点军校的必修课。《孙子兵法》里我们都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回到规划上,我要到哪发展呢?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量力而行。我就是一个东北的公司,为什么要到乌鲁木齐做一个,时差四小时,语言都不一样,宗教习惯也不一样,管理成本多高。
正确的发展应该是,每个院线制造一个量,我的总部在东北,比如说辽宁,那我首先考虑的是辽宁,这是我的后院,辽宁做好了我可以扩展到周边地区,比如吉林、黑龙江。东北无论是人口、地域面积都比日本大得多,日本目前是全世界第三大市场,你如果把东北做透了,可能超过日本的,为什么惦记着广东省呢?都想我要做全国的,最后你就变成什么也不是。因为你没有集中精力做东北,可能别人来做东北,把你后院都挖了,最后你再想翻回来干的时候,没机会了。
前几天网上到处说,比高把今典并购了,好多人问我是不是?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整合是必然的,剩下就是怎么整合的问题。
比高是个香港上市公司,周星弛(大股东、任执行董事长)你知道,他做的首先是广东话片区。另外它的营运中心在上海,那肯定要在华东做,实际上比高发展的影院基本上在这两个区域,我是总裁,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没有计划跳出这两个区域很远。我七年以前在东莞做了第一家电影院,当时最早是给上影做,华纳兄弟撤出以后,上影觉得那个地方不好,没做。后来合同转签到了金逸,再转到世纪环球,都没做。最后万达做了。其中包括一个IMAX厅,演《阿凡达》的时候,因为出放映事故经理都跪下了,照片上《时代周刊》了。票房非常好的一个影院。
这之后东莞出现了大大小小30多家电影院,但是品质都很差。去年比高在那里做了第一家电影院,15个厅3200多座,规模在全国排第二,在珠江三角洲是最大的。开业现在不到6个月吧,起码在东莞观众的心目中,那是最好的。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未来20年,那个都是最好的电影院。而且很可能,将来是华南区一个电影发行中心。如果有一天我们把东莞的票房都做到5个亿了,那你想想北上广深应该做多少?
Q:文化传播靠电影?
“文化传播影响力最大、生命力最强的方式就是电影”
“米老鼠和唐老鸭还将继续影响中国的下一个五代人”
想想吧,美国只有200年的历史。全世界的人都在喝可口可乐,吃美式快餐,坐美国汽车,跳迪斯科,听美国音乐,用iphone,用windows,去星巴克喝咖啡,为什么?我们有6000年的文明史,有什么东西出去了?没有。这些东西都不是靠军事占领来实现的,更多靠的是文化传播。文化传播影响力最大、生命力最强的方式就是电影。
举个例子,迪斯尼《米老鼠和唐老鸭》是1926年上映的,最后一集完成是1964年。1926年到现在,90年,基本上是四代人到五代人过去了,它今天还存在着。迪斯尼旗下那么多产品,就《米老鼠和唐老鸭》这个品牌,每年给它贡献的利润都在20亿美元(130亿人民币)以上,跟我们的总票房差不多,你说它生命力强不强?
迪斯尼在上海签约乐园以后,洛杉矶有一个会议,给大家宣布这个事情。迪斯尼总裁邀请了好莱坞的八大公司去参加,当时MGM(米高梅)还在。他说他很骄傲地向美国的同仁宣布,我们的米老鼠和唐老鸭还将继续影响中国的下一个五代人(Next five Generation)。每一个中国电影人听到这个话以后,应该有一些很深的反省或者是感受了。
我有一次去都江堰,地震的时候我在那捐了个电影院,同时还捐助了一些养老院。前年我去四川出差,就顺便看一下。去的时候,那一个走廊,两边有房子,其中有一个电视,从左往右走的时候,我知道好多老人在里头看电视在笑,但是我并不知道他们在看什么。等我出来的时候,我从另外一个方向可以看见电视,我很吃惊的发现,他们在看《米老鼠和唐老鸭》。
Q:中国影市现状如何?
“不要讲我们很成熟了,瞎掰”
“中国电影不缺钱和观众,缺的是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是华纳兄弟出来的,我不认为今天在国内谁比我做电影院做得还多。而且我是前十年在国外做电影院的经营、设计、建设,所有的地方都看了,特别是在市场培育期。不要讲我们很成熟了,瞎掰!
中国电影工业这两年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全国总票房已经排到世界第二。但是比一比韩国,我们第一次票房超过100亿的时候是2010年(106亿),同一年韩国做了103亿,我们有什么骄傲的?它只有4000万人口,我们是13亿4800万,尾数比它还多。2010年我们都赶不过印度,我们的经济至少比它领先30年,可电影工业还不如它。
如果从市场和财力这方面来讲,中国电影是最幸福的。但是做得很不好,也挺悲哀的。中国电影不缺钱,也不缺观众,缺的是一种精神,缺的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电影人不知道我们肩上担负着弘扬中华文化、做大做强中国文化事业、做强我们国家软实力的责任。
导演们在讲,影片好不好都是靠院线来推的或者吹的,我觉得不对。中国电影要做好,首先从根上必须尊重观众,要明白是观众买票支持电影产业发展。所以你首先要知道观众想要什么,市场想要什么,不是导演想要什么,出品人想要什么,或者是领导想要什么。什么时候我们把这个观念转过来了,电影产业就会有更大的进步。
中国进口片的数量还是限制限制?我觉得没必要。你们都看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如果没有狼进来,羊的种群就不会进化,而且会退化。如果没有华纳进来,有这么多的人投资电影院吗?华纳进来的时候没有想到,万达会在十年以后做出一个AMC想都不可能想的事情(收购AMC),我们可以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