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是2012年全球银幕最热闹的词汇,不过国内外热闹的方向却背道而驰:在国内,3D几乎成为电影上映的标准配置,不少3D大片屡创票房新高,哪怕是十多年前的旧作,专制成3D之后,也能笑傲中国票房。而在海外,3D却因为票房不佳,常常成为批评和反思的对象,甚至有导演为了电影表达而拒绝使用3D,一些在中国热映的转制3D影片,其本土票房却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
同时,冲着中国坚挺的3D电影市场,不少海外3D、电影特效制作公司开始进驻中国,就连曾在好莱坞称雄的“数字王国”,如今也有了中国东家。不过,这些技术型公司中,有不少虽然名声不小,却在海外已经走到了破产边缘。
同样是3D,缘何在中国和海外遭遇迥异,中国电影市场如此“迷恋”3D,是否存在风险,今天3D在海外的遭遇,明天会不会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演?票房不错的中国电影市场,在技术饥渴之后,能迎来内容的回归吗?
票房看涨 美国老片套上3D包装,中国票房反超美国?
只有3D版没有普通版的国产电影《画皮2》,中国票房比北美和日本票房总和还要高的3D版《泰坦尼克号》,只针对中国市场的3D版《2012》……今年有数十部国产和引进3D电影登上银幕,让不少观众觉得,不戴“眼镜”看电影似乎都不习惯了。不过,3D版电影票房在海外却一路滑坡,市场贡献率持续缩水,不少在中国卖得很好的海外3D大片,在家乡甚至遭遇提前下档的厄运。
今年暑期档,3D版《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这部15年前在中国掀起热潮的影片,以2D转制3D的新样式,一举在国内拿下近1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5亿美元的票房。
与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3D版《泰坦尼克号》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冷遇。在美国,“升级版”的票房仅为5000多万美元,差不多是中国票房的三分之一。而在当年全球第二卖座的日本,影片更是只获得了400多万美元的票房,不到中国票房的5%。在欧洲,3D版《泰坦尼克号》“沉”得更快,法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将该片提前下线,以便给其他影片让道。
值得玩味的是,3D版《泰坦尼克号》在美国从最初的2600多家影院减少排片至70多家影院后,放映量只相当于北京、上海这样一座城市的排片量。中国市场为3D《泰坦尼克号》贡献了40%的全球票房,居全球第一。传媒大亨默多克甚至不无自嘲地表示,3D版《泰坦尼克号》成为第一部中国票房超美国票房的美国影片,中国成了好莱坞影片成长最快的新市场。
3D《泰坦尼克号》的示范效应,令中国成为好莱坞眼中最热的3D市场,上映不到3年的《2012》,也于年底在中国市场推出了3D版。不过因为3D《2012》在其他国家地区没有上映计划,3D成为“中国特供”版,遭遇国内影迷“圈钱”的质疑。就连美国《纽约时报》,也在暑期档时以《好莱坞渴望满足中国3D电影胃口》为标题,探讨如何制作适销对路的3D电影。
相比之下,3D在海外的境遇总体可谓“平淡”。据美国电影协会数据显示,今年美国电影票房将创下新纪录,但3D电影的票房成绩直线下滑,去年占据总票房的46%,今年预计将不会超过30%.而这“30%”还是靠多发行了近20部3D版电影才勉强撑起的,也就是说,3D电影的单片贡献率在下降。今年美国市场表现最好的3D电影是《复仇者联盟》,但是其票房中也只有一半来自3D版,相比2009年《阿凡达》有83%的票房收入来自3D版,可见美国观众对3D的热情直线下降。
美国影院业主协会秘书马克.欧米拉曾对美国媒体称:“有些电影并不适合以3D的形式呈现,但电影制作方不顾电影类型、剧情、受众群体,一味地盲目投资3D电影,导致观众对3D电影失去热情。”
技术饥渴 特效工厂进驻中国,接盘“数字王国”坐拥新技术?
要票房就得有3D?《泰坦尼克号》利用3D转制技术大发技术横财之后,国内市场陆续推出了《画皮2》、《乐火男孩》、《苏乞儿》、《唐吉可德》等3D电影,除了《画皮2》票房大热之外,其他影片几乎集体遭遇观众诟病,由于拍摄时采用传统技术,3D效果由后期转制而成,制作粗糙、只有字幕是3D等技术问题,在国产电影身上集体发作。编剧宁财神也抱怨说:“戴3D眼镜纯粹是为了看字幕不重影。”
不过,对于很多业内人士而言,3D没有“真伪”之分,也没有所谓“实拍”和“转制”的区别,对于电影新标准本身而言,只有好效果的3D和糟糕的3D.以票房大卖的3D《泰坦尼克号》为例,其逐帧修复转换,总耗时60个星期,耗资1800万美元。《纽约时报》甚至以影片中经典的一幕,凯特。温斯莱特饰演的露丝登船镜头为例,解释如何在技术上将2D电影转换为3D效果。
要有好效果,就得有高投入。3D技术的成本门槛,在票房飘红时并不明显,却在眼下变得十分抢眼。《泰坦尼克号》转制的60周、1800万美元投入,显然不是每一部转制3D影片都能承受的,面对日渐冷却的3D热潮,不少海外3D企业已经出现无法吃饱难以为继的困局。
今年不少暑期档影片正在热映的当口,数家曾在业内领先的国际电影特效公司相继陷入困境,为3D《普罗米修斯》制作特效的主力FuelVFX公司破产,参与《泰坦尼克号》制作的Matte World Digital也悄然关门,甚至连以《2012》、《变形金刚》、《X战警》、《加勒比海盗》为代表作的“数字王国”也倒在技术成本面前面临收购。
同样,去年曾发行制作15部3D影片的日本四大电影制作公司,今年也只制作了4部3D电影,而在最黄金的今年暑期档,日本14部原创影片中,竟然没有一部采用3D格式。
3D制作和票房一同退热,是很多海外传统电影强国的普遍现象,唯有中国,在3D票房大热之后,开始了在电影技术和特效领域不断“接盘”。年底,美国4家特效企业进驻中国,3D电影里程碑人物詹姆斯。卡梅隆创办的卡梅隆—佩斯集团也包括其中。在影视剧领域小有名气,推出过《新三国》的小马奔腾,则收购了好莱坞顶级特效公司“数字王国”。
有影评人笑成3D特效企业正在集体“东渡”,找到了对3D最有热情的中国。而从表面上看,这些技术型企业的入驻,也让中国一夜之间成为“拥有”真3D拍摄技术、3D转制技术、好莱坞特效的电影技术高地。
不过,早在《阿凡达》热映的时代,就有业界人士提醒,3D是电影的新“格式”,却不是唯一的载体,技术饥渴消退之后,国内观众没有了最初的新奇感,被各种概念包围的“3D”市场,会像海外一样回归理性,中国市场是否还能支撑那么多“全球领先”技术型电影企业?#p#副标题#e#
内容回归3D电影格式,能够承载一切题材的“思维方式”?
即将在国内上映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艺术家》,因为导演拒绝3D成为一个“技术另类”,全片黑白无对白的样式,看似和如火如荼的3D电影市场几乎格格不入,却迷倒了全球影评人。3D真的只是“技术控”的宠物?
“想了几周之后,我觉得还是不用3D了。”《艺术家》的法国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面对发行方只要是3D就一路绿灯的条件,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传统,用普通格式讲述自己心中的电影故事,而为了表现影片中因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过渡给人物带来的纠结,导演甚至连色彩和对白都丢弃了,在2012年做了一部黑白默片。“我希望大家在经历了各种视觉冲击之后,能够安安静静地和家人、朋友、爱人一起在大银幕上感受这部浪漫爱情电影的独特魅力。”
《艺术家》用故事和艺术证明,3D并不是万能的电影新技术。对于一部有感情有温度的电影而言,3D或许会太过抢眼。哪怕是眼下最热门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虽然有卡梅隆“真正诠释3D电影”的表扬,很多观众却说除了开头的“参观动物园”的段落,对于其他镜头似乎3D“这个真没有”。导演李安则坦言自己并没有找到真正的3D的思考方式去拍摄电影。
那么究竟应该用3D拍摄什么样的影片?除了《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似乎找不到其他内容和技术同样出彩的3D电影,而许多经典电影的翻拍,甚至遭遇观众的质疑。
很多“星球大战”的粉丝卢卡斯导演一再改动原来的星球大战三部曲很反感;今年上映的《狮子王》3D版,也被观众投诉,“谁动了我心中的经典”?就连知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公开表示对于几年前翻拍1982年版的《外星人》感到了十分后悔:“如今,我十分后悔当年的决定。不是因为影迷们的不满,而是因为我对我自己很失望。我太喜爱这部电影,我想如果科技进步,我也许能改变什么东西。但是后来我才意识到,我这么做却毁掉了许多人对于《外星人》这部电影美好的回忆。”
有评论说,随着“80后”“90后”成为电影消费的主力,将以往叫好又叫座的影片,通过3D转制的重新上映,实现收益最大化不失为一种“创新”。而电影硬件方面的投入,也正在迎合这种“创新”。有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放映第一部3D大片《地心历险记》时,全国只有80多块3D银幕。随着2009年底《阿凡达》的热映,2010年年底时,中国3D银幕超过2000块。去年大片清一色主推3D版本之后,全国3D银幕数量截至去年年底已达3000块左右,约占全国银幕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一数字在亚太地区居首位。而来自美国的分析称,中国有7000块银幕具有放映3D电影的功能。
但是,在讨论“3D电影”时,只看到“3D”忽视“电影”的所谓创新,正在遭遇质疑。《阿凡达》的3D视觉效果总监查克。康米斯说:“但无论如何,3D不会让糟糕的电影变好。只有好的电影,才可以通过3D让人感受到更大的乐趣。”法国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则反复强调电影内容,才是赢得观众的法宝。“电影打动人的唯一秘诀就是讲述一个完美的故事,我们已经拥有这样的故事,剩下的就是老老实实说好它。”
卡梅隆-佩斯集团对3D技术的态度,或许可以让很多对3D有幻想的人清醒:“我们所关注的并非单一的事件,也并非单一的电影。”对于资本而言,3D是只是一种产品模式,最看重的是其盈利能力,而不是所谓文化和表达。
2012年关于3D电影的争议
争议:3D拉高票价? 案例:《黑衣人3》(美国)
接档3D《泰坦尼克号》的《黑衣人》,走的还是怀旧路线。在国内上映时,争议最大却是某些影院只提供3D版或者IMAX3D版的放映安排,许多影迷抱怨,一场电影超过百元,3D真是贵。
争议:升级还是忽悠? 案例:《2012》(美国)
尽管海外片方解释称,影片加入了表现3D效果的新内容,老版本的紧凑剪辑也足够精彩,但是因为没有在海外其他地区上映的安排,被不少中国影迷认为,片方把3D充其量只是当一个噱头,为的只是圈中国电影票房。
争议:3D是炒作的话题? 案例:《魔侠传之唐吉诃德》(中国)
号称“亚洲首部全3D”的魔幻电影,将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进行了完全中国化的包装,加上重金打造的3D效果,片方信心满满地表示要拿下2亿票房。但是上映之后口碑不佳,相比以往针对3D电影“只有字幕是3D”的批评,有影评不无玩笑地评论该片,摘下眼镜“除了字幕是模糊的,其他画面都是清晰的。”
争议:视觉冲击消解想象力? 案例:《蜘蛛侠前传》(美国)
影片上映后被说成是导演的一个梦,其中的许多场景都富有深意,很值得玩味。不过,也有很多影迷并不认可其中的处理,尤其是资深的蜘蛛侠漫画影迷。3D作为电影视觉技术的极致表现,在满足很多人的视觉要求的同时,也损失了不少人的想象力,而导演、3D画面工程师要pk的对象,是全世界观众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