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片进口现状
2008年6月,在梦工厂的3D动画大片《功夫熊猫》正在全球院线狂收票房同时,另一部由Pixar动画出品的“总动员”系列最新作品《Wall•E》(《机器人总动员》)确定在6月27日北美全线上映。《Wall•E》是《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导演安德鲁•斯坦顿(Andrew Stanton)执导的第二部动画片,当中国影迷对《海地总动员》里的小丑鱼“NEMO”还念念不忘时,《Wall•E》即将上映的消息显然让影迷们极度兴奋,有的影迷甚至执着地宣称要将6月的电影票留给《Wall•E》,Pixar的小机器人们似乎还未上映就已经跟功夫熊猫较上劲了。但就在《Wall•E》北美上映的前一天,中国影迷等到的并非全球同步上映的好消息,而是这个小机器人已被排除在2008年中国引进电影的名单外,影迷们心碎不已。有消息称,其实《机器人瓦力》早在7月美国上映前就已送审,影片内容和画面都没有什么“出格”之处,因此几乎一刀不剪就过审。但最终的解释是,由于影片台词非常少,全靠机器人瓦力楚楚可怜的表情和动作推进剧情发展,发行方担心影片的风格未必适合中国观众的口味,“中国内地观众还是喜欢《功夫熊猫》这样情节性强的影片,《Wall•E》还是太过文艺和小众”。
且不说《Wall•E》在IMDB上,它的评分极高,甚至一度超过9.3分,有评论认为这部电影“Not only the best animation movie ever, but also the best movie in recent years.”;就票房方面,《Wall•E》一举击败了同一天上映的安吉丽娜朱莉的新片《Wanted(剧集 电影)》,收获 6300万票房,对于商业电影来说,这无疑是最能证明其实力的了。能在北美获得这般票房成绩,是观众对电影的认可,那么如果还要坚持说《Wall•E》太过文艺和小众,是否只能说明中国的观众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接受能力远远低于北美观众?难怪中国观众对这般解释的如此不满。
站在普通观影者的角度,似乎找不出任何中国不引进《Wall•E》的理由,于是各种猜测蜂拥而至,其中也不乏言语激烈的指责和谩骂。这种情形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事实上,问题的关键也许并不在于某些影片被挡在中国大门之外,不管是否合法,网络的发达的确帮助解决了影迷们看电影的需求,只是不能在院线观看心仪的影片而已。但影迷从期望转为失望的过程中,总禁不住要问,为何国外票房大片不能引进?国外电影是如何引进的,换句话说,中国的外片进口究竟倚赖于怎样的原则和标准?如果外片进口有明确的原则和标准,为什么不能对影片的进口向中国的观众作出明确的交待?
2008年的中国外片进口,似乎仍然不能满足影迷对影片的渴望;2008的中国外片进口也仍然延续着备受责难的传统,无论受到责难的对象是谁,保持这样的市场状况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禁播:不绝于耳的警报
2007年底,“中国2008年1至3月禁止放映美国影片”的消息倍受关注,央视2007年12月14日的报道称,国家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中国政府从未做出关于‘禁止美国影片在中国市场放映’的决定,进口影片属于商业运作,由电影进口公司根据中国《电影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及中国市场的需求引进”,但人们对“禁”片一事仍是几分担忧。直到2008年年初《当幸福来敲门》大张旗鼓地敲开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门,此后《尼斯湖水怪》、《国家宝藏2》、《纳尼亚传奇2》、《功夫熊猫》悉数上映,中国影迷才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
对“禁播”一事,国外方面以美国最为关注,这是因为在每年引进的20部分账影片配额中,虽然规定美国片不能超过14部,但是最具票房竞争力的好莱坞电影仍长期占据着绝大部分引进配额,2008年除《飓风营救》(法)、《密码疑云》(俄)、《极速漂移》(德)等在规定范围内引进的“非美影片”以外,美国影片仍是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上的主角,盘踞着中国外来影片市场,因此对“禁播”的反映也最为强烈。
参照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映方48%,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进口大片的制片方还承担了宣传的费用,这样的分账比例似乎对制片方较为不利,但事实证明,制片方依旧从中国的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加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如果中国真的实行“禁播”,失去巨大的利润市场,对美国的电影制片公司的利益影响可想而知。
尽管中国电影集团进出口公司负责海外大片引进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电影集团进出口公司一直在做进口大片的审查,每年进口20部票房分账电影,这是当初在WTO谈好的,不会随便更改,美国好莱坞各制片公司仍不断抱怨感觉中国好像给美国电影设了道无形的高墙,虽然美国方面并没有就中国是否在限制美国电影进口得到证实,但他们仍坚持怀疑中国内部通知了禁止进口美国电影的政策。
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曾表示,中国曾经有过停止美国电影进口的做法,而且中国常常会在一年中特定的时间停止进口所有外国电影。据估计,这一特定时间往往意指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1月和2月,这一段时间是中国电影的贺岁档,这一档期是中国电影市场需求最大的档期,中国电影企业华谊兄弟就是依靠这一档期,凭借冯小刚一系列贺岁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而派格太合也凭借《爱情呼叫转移》、《命运呼叫转移》积攒了发展的原动力。引进片的档期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票房收入,对于这样一个黄金时段,美国自然不愿意轻易放弃。
除去贺岁档,暑假档和仅存的国庆长假档都是赚得票房收入的最佳时间段,纵观2008年,好档期基本都是国产大片的天下,年头贺岁档几乎全是国产大片,并没有出现海外大片的影子,由《长江七号》与《集结号》雄霸贺岁档票房榜;《功夫熊猫》挤进了暑假黄金档,却遭到《赤壁》铺天盖地宣传的影响;国庆档被《画皮》、《李米的猜想》占据,且不说国产影片的质量,光是档期安排所抢占的先机是引进片望尘莫及的。
事实上,美国方面并没有就中国是否在限制美国电影进口得到证实,真正的“禁播”也许是莫须有的谣言,但由档期安排而来的利益冲突应该是引发美国不满的源头,美国贸易官员甚至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警告中国不要拒绝进口美国电影。
其实电影作为文化商品,在外片进口的贸易活动中,保证国家的经济利益以及维护各国文化生产集团的经济利益是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无论是美国提出的“中美认识到有必要遏制经济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抬头,采取步骤促进经贸合作的增长和维持经济的平衡。”还是中国方面屡屡传出的“禁播”,都可以理解成利益博弈过程中不同立场的表达,这也许也正是中国外片进口诸多问题的根源。
中影集团:一家之言的尴尬
在外片引进方面,2003年之前,中影独家买断进口影片50年,从1994年分账进口大片以来,中影又垄断了近十年,尽管2003年华影成为全国第二个拥有外片引进权的机构,但数年发展并未形成与中影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中影持有华夏11%的股份,仅次于最大股东中国广播电影集团持有的20%股份,充其量,华影也只是和中影联手控制了进口片发行市场,毫无疑问,中影集团在中国电影引进方面的影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当然,中影从进口外片票房的收入也是中影利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外片引进方面,中影不可避免地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对影片有所选择,北美票房“大片”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中影这方面的需求,2008年占据北美票房排名前位的影片有4部被中国引进,《钢铁侠》、《全民超人》、《功夫熊猫》和《纳尼亚传奇2》,就很能说明问题。
只是,2008年在内地电影市场上映的海外影片已经开始隐隐有些让人觉得乏味了。尽管进口影片的品种从冒险片、文艺片到动画片五花八门;不仅有妮可•基德曼、尼古拉斯•凯奇这样大牌明星领衔的作品,还拥有获得奥斯卡奖的《赎罪》、《当幸福来敲门》等作品;从上映档期来看,《史前一万年》与北美首映相差不到一个月,而《钢铁侠》索性比北美提前了2天上映,而所有的影片在中国市场并没有引发让观众的热情,海外“大片”在中国市场一贯奏效的电脑特级、视觉效果、名导演、名演员、奥斯卡等吸金手段似乎也不那么奏效了,“中国元素、科幻巨制和系列作品”也并未帮助08年的分账大片拓展中国市场。实际上,“大片”下滑并不是从2008年才开始,2007年的进口分账大片,即使是票房最高的《007大战皇家赌场》(9600万票房)也没能实现2006年《金刚》的过亿成绩,《博物馆奇妙夜》、《惊涛大冒险》、《时空线索》《穿普拉达的女王》等的票房相比2006年的分账大片更是无法同日而语。
这说明,超级大片一柱擎天造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困境,由于文化消费绝非整齐划一的克隆行为,观众各有不同的偏好并非大片能够完全满足的,这使得一部分观众从影院流失,寻找小众的电影来源,而中等规模影片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缺席,并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导致刚刚培育出的观众市场,又面临再一次地丧失,失去了观众市场,无论是谁垄断市场,都没有任何利益可言了。
如果选择小众的影片,占用了每年为数不多特别是少之又少的以分账进口方式引进的进口影片名额,又不能创造可观的票房收入,这显然不符合中影对进口影片的选择标准。
既然电影是文化商品,那么就需要了解这商品的顾客是谁。根据清华大学受北京市文化局委托执行的“北京电影市场调查报告”显示,青年人是电影市场的消费主角。25-35岁这10岁年龄段的青年男女占北京城区电影观众58%,其次是18-24岁观众的比例(32%);两个年龄段相加,占观众总人数的比例高达90%。而36-45岁的观众虽然占第三位,比例却只有6%;45岁以上和未成年观众人数更少。低龄化、高教育程度是影院观众的趋势,今天影院的观众不再是“全民观众”,而主要是35岁以下的青年观众。回到最初关于《Wall•E》的问题, Pixar电影的“成人童话”般的丰满剧情,正好迎合了这部分观众的喜好,要知道,进入电影院看动画电影的不再只是孩子和带着孩子的家长,成年人已经成为Pixar电影的主要观影群体,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Wall•E》会引发观众如此的议论热潮了。
尽管批片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只是,由中影一家独占资源的现状,出于考虑中影自身的利益,在影片类型的选择上难免偏颇,既然是商业行为,不能按照市场运作的规律进行,仅以一家之言作为定夺的依据,即使中影在承担中国电影业的“社会责任”方面要比众多民营公司具备更高的自觉意识,恐怕这个问题还将延续。但如果真有一天由于观众的审美疲劳丧失了观众市场,才是最可怕的问题。
审查:悬而未决的制度缺失
具体进口什么电影由电影发行公司决定,属商业行为,另一方面,广电总局则负责对发行公司提交的电影进行审批,执行其行政职能,每每影片与审查规定不符,或删改,或“冷处理”,或者干脆无缘内地大银幕,甚至有人将其戏称为遭遇“审查门”。
《Wall•E》失于中国市场,有猜测认为导演兼编剧安德鲁-斯坦顿(Andrew Stanton)口中“只想探讨机器人之间的爱情”的动画片并不适合儿童观看,再看看善于把舶来品贴上本土标签的台湾媒体对此片注释:“看宅男机器人如何把妹,不用对话、全靠行动来赢得流线型美女机器人的芳心”,似乎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甚至以中国元素为卖点的《木乃伊3》,尽管开拍之初就瞄准了中国市场,导演罗布•科恩也曾信心满满地表示一定要把全球首映式放在中国,只是在北美上映前夕,《木乃伊3》也遭遇了“审查门”,有人猜测说,《木乃伊3》的幽灵主题是其审查受阻的主要原因,但究竟为何影片与审查规定不符,这从来都是人们猜测的焦点。
《木乃伊3》电影海报 alt=《木乃伊3》电影海报 src="http://image12.m1905.cn/mapps/uploadfile/edu/2014/0505/2014050503274279688.jpg" />《木乃伊3》电影海报如果影片的审查标准与国外的分级制度相关,PG-13 级的《木乃伊3》推迟在中国的上映可以理解,然而,一直备受关注的《Wall•E》的评级为G级——大众级,满嘴“Asshole”的《全民超人Hancock》、包括《神奇绿巨人》的评级同样是PG-13,它们的上映却并未受到太多的限制。对于分级制度,在2007年的“两会”上,巩俐说电影实行分级制有利于电影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少年儿童的成长,2008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则明确表示,中国暂时不会对影视作品实行分级管理,由此看来,分级并不是审查合格与否的标准。
海外媒体认为中国限制境外片是为了保护国产影片以促进本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一些业内人士对广电总局的举措表示欢迎,认为它能够确实能推动国产影片的销售。但也有人怀疑这样的举措是否奏效,提出这一举措甚至会带来文化产品消费的负面影响,如果国产影片的质量不能满足观众和市场的需求,观众对电影消费的热情降低,会直接导致中国电影市场的萎缩,好不容易培养观众群的努力将付之东流,已故著名导演谢晋用狼和羊的比喻来说明大片和中国电影市场的关系:“表面上看,内地电影市场的萎缩是海外大片冲击的结果,大家都在叫狼来了。但实际上主要还是我们电影自身‘内功’不足。如果我们把自己也变成‘狼’,有自己强有力的大片支撑,那就不会被狼吃掉了,要变成‘狼’最根本的就是要改革中国电影的体制。”另一方面,限制外片进口数量的举措也间接影响了文化产品的产权问题,正如美国贸易官员所说:“中国公民想看美国电影但又不能去电影院看的话,他们就会走私,买DVD”,他们认为对影片进口的限制是导致盗版猖獗的重要原因,甚至有盗版影片的商贩将地摊堂而皇之地摆在了广电总局的大门口,盗版问题一直未能妥善解决,也造成了中国和其他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的紧张关系。
即使是每年20部的分账大片,也并非位列北美排行榜上前位的就一定能进入中国市场。 2008年7月18日在北美首映的《蝙蝠侠6:暗夜骑士》就与中国影院失之交臂,尽管制片费用在1.8亿左右的《蝙蝠侠6之黑暗骑士》北美上映10日,以10日破3亿的票房收入创造了新纪录;尽管2005年,《蝙蝠侠前传:侠影之谜》曾在中国公映(上映日期基本与北美同步),并在当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首映,并最终获得将近3000万的票房,而且依惯例,如果有成功引进的先例,那么系列片继续引进的成功率就比较高;但是,“艳照门”明星陈冠希加盟该片成为该片的硬伤之一;加之为了均衡海外制片方的利益,一年引进好莱坞公司大片的数量也有限度;影片的黑暗和恐怖元素,也是它赴《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未获引进之路的重要原因。而另一大片《夺宝奇兵4》据说是政治的原因,对于敏感的话题,广电总局对其的限制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看来,中国在外片引进方面实行的:中影集团+广电总局=引进+审查的“双重”限制的确十分严格,可归根结底这关系到国家利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轻易退让,对于广电总局而言如果能以明确的制度标准解释其行政行为,也许也不会受到如此多的责难了,但毕竟外片引进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也掺杂了多方面的衡量标准,弥补制度的缺失也许还需要较长的时日。
中国电影市场的利益底线在哪里?
无论是拥有引进权的中影集团还是承担审查职能的广电总局,在维护中国电影市场利益方面是同心协力的,而海外制片方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满也多半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那么,中国电影市场所能承受的利益底线究竟在哪里?
在2001年中美加入WTO的条款中,中方承诺在与中国《电影管理条例》相一致的情况下,允许每年以分账形式进口20部外国影片,用于影院放映;除此之外,“批片”是另一种外片进口的重要形式,从2004年底,电影局允许中影和华影两家具有进口影片发行权的公司每年可以推荐十部“非美”影片在国内发行,这些影片通常以买断的形式引进,版权价格一般不会高于10万美元,由拥有国内版权的公司配合中影或华影完成国内的发行;另外,中影集团进出口公司也会以“买断”的形式引进一些通常不是由好莱坞“七大”公司出品美国影片。
目前,我国每年大约进口20部分账大片和30部批片,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喇培康在韩国釜山的亚太电影政策论坛上表示,这50部进口影片是指在影院中放映的影片,实际的情况是,通过央视CCTV6电影频道,地方电视台以及音像出版社,中国每年进口的影片数量将近2000部。
有报告称,2007年中国城市院线影院观众人次有1.14亿,远低于近年美国每人每年5次的观影频率,也不抵韩国日本每人每年2次的观影频率。而实际上,2007年,我国电影票房为33.4亿元,创历年新高,对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的乐观预测在40亿元左右,就算不考虑国产电影的成分,单单将票房收入分配给外来影片,每部影片的票房收入也只有8000万元人民币,如果加上中国每年近400部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每部影片的票房收入显然无法满足外片制片方对中国市场的期望,即便是现行的50部外片引进的数量,国外制片方的许多影片在中国市场的票房收入也颇为惨淡,换句话说,现有的外片引进数量已经逼近中国电影市场的底线,可以设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让更多的外片进入中国,是否就是国外电影的春天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以更加开放的影片数量面对中国现有的市场需求,只会是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
如果重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中国城市院线影院观众增加到3亿人次,全年票房总收入翻一番,市场对影片的消化能力增强无论对中国影业还是海外电影都极为有利。也就是说,其实问题的实质似乎并非在于中国对外片引进的态度上,而是中国电影消费市场并不具备较强的电影商品消化能力,中国电影消费市场这块蛋糕实在有些太小了,而中国并非没有可发展的潜力,问题在于,如何扩大人口基数如此之大的国家在电影方面的市场规模。
外片引进的春天仍需等待
客观地说,如果固执地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对外片引进过于苛刻,确实有失公允。
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正式签署(作为CEPA的一部分),在电影业方面,《安排》明确规定:允许香港公司在内地以合资、合作方式建设或改造电影院,并允许港方控股经营;同时,香港公司拍摄的华语影片进入内地发行不再受境外进口影片比例的限制,只要通过中国电影集团引进,电影局审查通过就可以获得在内地发行的公映许可证;香港与内地合拍的影片可视为国产影片在内地发行。
此前每年允许引进20部分账大片的规定中也包括港片,此举实施后,港产电影自然不必再与西片争夺20部的有限资源,只需通过主管部门审查便可进入发行,一方面为港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另一方面也相应加大了进口国外分账片的配额,一时间,国产电影似乎面临了巨大的的市场压力。然而,直至今日,五年多过去了,国产电影不但没有在激烈的市场中淘汰,反而勃发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无论是制作理念、制作水平、宣传手段都有了极大的提高,甚至一直被中国电影业忽视的“后产品”开发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号称“亚洲首部魔幻巨片”的《无极》,先后开发了很多衍生产品,如:图书、邮票、玩具(拟开发)、音像制品、动漫产品、歌舞剧改编、网络游戏《无极On line》,它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个以电影为核心以“后产品”为元素的产业链,20多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不是仅靠票房所能实现的,这种“电影后产业”的概念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浓墨重彩地登台亮相,离不开逐步开放的影片市场给中国电影业注入的新鲜血液,是中国电影业在压力下的成长,中国电影市场“狼来了”的担忧不攻自破。
CEPA的实行实现了香港与内地影视业的共同繁荣,这对海外影片进入中国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例如:香港的服务者或者经营者以独资、合资、合作的方式在内地新建、改建电影院,强化终端建设;香港和内地合拍的电影在主创人员的比例上进一步放宽了,最多能占到三分之二,香港和内地合拍的电影,数量大大增加,两地在影片宣传等方面的同心协力也获得了更好的效果,提高了影片的票房收入。
其实不仅仅是香港的影视业,中国与海外各国影视业合作的潜力都尚未挖掘,允许外资以不超过49%的持股比例建立合资影视制作公司也正是中国影视业逐渐开放的尝试,虽然《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仍保持了一贯的谨慎态度,但毕竟表明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已经迈开了步子,一旦建立了成熟的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集合各方力量制作真正的“大片”,将是实现双赢的最好途径。当然,正如广电总局所说的,中国不可能完全放开电影市场,开放永远是在一定限度范围内的,这适用于世界任何国家,包括电影业极为发达的美国。
相对于“大片”,引进“小众”的影片同样重要,影片的“小众化”实际上反映了观众群体的成熟,而满足观众的不同观影喜好和需求是培育一个良性观众市场的重要途径。对于像中影集团这样的外片引进机构而言,尽管要考虑票房收入等经济利益,外片引进必然会以“大片”为主,但其他不能适应主流影院人群的影片,即使达不到“大片”的要求,观众通过小众影院、二级市场、公益放映和电视等渠道观赏,再配合“电影后”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也并非没有盈利的空间。
其实对电影产业贡献最大的当属影院的观众,对于大多数中国电影来说,并没有完成“以观众为核心”的观念转变,并非大制作就能获得成功,《疯狂的石头》、《大灌篮》、《李米的猜想》,甚至《十全九美》、《天下第二》这样的低成本影片,由于适应了观众的欣赏喜好,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也获得了市场“成功”;对于更多的海外电影制作方,特别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制作方来说,放下高高在上的领跑者架子,潜心了解中国观众的喜好,和中国电影企业一起把中国电影市场这块蛋糕做大,才是中国电影产业乃至世界电影产业的发展之路。
不论是政策的开放、市场的成熟还是合作的强化,改变目前的外片进口现状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创造外片进口的春天,仍是任重而道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