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里维特,法国电影导演、编剧,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跟戈达尔一起被认为最具实验性。以电影理论起家,曾经是影评人。作品融和纪录片、故事片和即兴创作的元素,叙事反常规,偏冗长。事业长达60多年。
人物生平
里维特是从1950年开始影评人生涯的,一开始它为侯麦的《Gazette du cinéma》写稿,在文章中,里维特奋力攻击老一代的资深影评人,包括他的朋友巴赞、Jaceques·Doniol-Valcroze。里维特最崇拜的电影人是希区柯克,然后才是奥逊·威尔斯。
雅克·里维特1953年,他加入了《电影手册》,堪称这群年轻编辑中最狂热的影迷,他花不计其数的时间看电影,并和任何人讨论。和侯麦一样,里维特内向、羞涩,不懂得像同伴一样经营自己,所以作为导演他很晚才成名。夏布洛尔形容他是一个很不容易为人注意的家伙。他埋头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影片写评论,其尖锐和力度不逊色于任何人。这段时期最得他欣赏的导演仍然来自好莱坞,如霍华德·霍克斯、尼古拉斯·雷。
50年代末,里维特越来越无法忍受千篇一律的类型片,他攻击英国电影只知道模仿好莱坞的类型俗套,但却不知道那些类型是不能离开美国本土文化背景的,然后法国电影又在模仿本就是二手货的英国。1957年《电影手册》举行的那次著名的圆桌会议上,所有人坐下来讨论法国电影的现状,巴赞请里维特先立论,因为他觉得里维特在这个问题上是最激进、最坚定的影评人。
里维特的作者论立场和侯麦一样极端化。1955年,里维特声称好莱坞正在进行一场革命。1960年,他又大赞安东尼奥尼的现代主义电影更胜美国电影作者的古典主义美学。1963-1965年,里维特接替被赶下台的侯麦,主持《电影手册》的工作,他为手册写文章一直持续到1969年。里维特曾是让·雷诺阿和雅克·贝克的助理导演,也为埃里克·侯麦和其他导演担任过摄影机操作员。
雅克.里维特,在法国影坛活跃了60余年,是法国电影的“第一圈”人物,以《巴黎唤醒我们》 (1960)而成为“新浪潮”运动时巴黎右岸的重要人物。代表作《不羁的美女》 (1991)、《去了解》(2001)。
里维特的许多作品改编自法国文学名著,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改编的《塞琳娜和朱莉出航记》获1974年洛加诺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个人风格
在“法国新浪潮”如火如荼的年月里,雅克·里维特也被视作一个“被诅咒的电影人”。这样的称谓几乎是一把双刃剑——透过这称谓,可以想见一个影像领域的梦想家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拍摄他心中的电影;然而同样因为这称谓,他在漫长创作历程中过多地遭遇了误读,甚至低估。
作为“新浪潮”中流砥柱的《电影手册》五虎将之一,里维特因其毕生远离商业性的“艺术纯粹”而著称。他的同伴中,特吕弗带着闲愁和感伤回归了他曾口诛笔伐的“法国优质电影”传统,在他英年早逝前的十年里,为法国电影票房贡献了半壁江山。天才逆子戈达尔在1968年的风暴中拥抱了政治,和主流电影界渐行渐远,终至决裂,现在,他如一个传说中的符号般神隐在瑞士的青山绿水中。夏布洛尔多年如一地沉湎于神秘主义,并始终带着讥嘲的、不信任的眼光打量布尔乔亚阶层,尽管后者是他的电影的主要消费者。侯麦,理性谈风月的侯麦,四十年来如工笔画大师般描摹着那些困于情爱迷宫的男女以及他们灵魂深处危机。
已经年过80的里维特,依然是一个难以被定义的作者。他的作品如《塞琳和朱丽去航船》、《不羁的美女》、《六人行不行》等,总是笼罩在莫可名状的光影中,充满了雾霭般暧昧的谜团和符号。在他的影片中,巴黎是一场以生活为棋盘的棋局,或是一座关于符号的迷宫。他钟爱的主题总是抽象得让人望而生畏:有关剧场的隐秘吸引力,有关联起“表演”与“存在”的细线,有关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秘密之花”等等。
不过,他的作品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懂,也没有太多神秘。如果存在一个公式,那可以总结为:叙述始终迷惑,表演是场游戏。
戏剧和文学是通向里维特电影的两把钥匙。他心仪戏剧演员,能够出现在他镜头的男女主角们,都曾排演过莎士比亚、拉辛和皮兰德娄。在1973年的《塞琳和朱丽去航船》中,女主角们被困在一间闹鬼的房子中,不期而遇了一场哥特式的情景剧,故事如螺旋般展开,循环往复,是结局也是开局。很显然,里维特的灵感来自亨利·詹姆斯那些最为人称道的鬼故事,而电影最后呈现的面貌,借用科克托的一句名言,仍是一只在自己基因家谱里歌唱的小鸟。这可说是典型的“里维特模式”——他“借来”了一些故事,并非改编,而是转述,在讲述中,这些故事被赋予了新鲜的血肉,并被打上了专属于他的烙印。
新片《别碰斧子》无论叙事或影像,仍延续着里维特的一贯风格。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巴黎,历史的舞台上,一场烈火爱情的戏剧华丽上演。多情的男人猝不及防地闯入了一个美艳女子的生活,他们四目交汇又擦身而过,上流社会的封闭客厅成了火星四溅的战场,一处情感的交战场。故事的原作是巴尔扎克在1833年创作的小说,里维特竭力忠于原著在文本方面的风格:“对于巴尔扎克写作的精华,那些描写、那些冗长而复杂的句子,都保留了下来。”他不认为自己“改编”了小说,他说:“不喜欢这个词,这个词意味着在解释原作。”作为替换,他提议用“浓缩”这个词。“带着的粉碎机将它的情节捣碎,进行了重新提炼。”
多年来里维特一直秉承一条信念,即故事本身仅是电影创作的托辞,而非本质。比如此次,最初让他有创作冲动的,是他想让一对自己喜欢的演员——珍妮·巴利巴尔和纪饶姆·德帕迪约--凑在一起演对手戏。前者与他合作过《六人行不行》 ,后者主演过雷奥·卡拉克斯的《波拉X》。“很好奇,他们俩在一起会有什么化学反应。”
巴利巴尔这样评价里维特:当他在执导电影的时候,往往有一个演员会成为“导演的特使”,“特使”统领其余演员并主导影片。在《六人行不行》中,男主角塞吉·卡斯特里图是“特使”,他在片中的身份是一个剧团的老板。“在拍摄《别碰斧子》的时候”,巴利巴尔说:“因为角色的关系,成为了特使。因为饰演的角色至少在一开始的时候,在她的生活圈里长袖善舞,类似‘导演’。”
对演员的“放任自流”,这又是里维特的一大特色。从1969年电影《疯狂的爱》开始,他就放弃了对演员的控制,任由演员们通过相互配合完成电影,他对于演员的充分信任几乎让人感到费解。“大多数情况下,演员必须说服导演听一听建议”,巴利巴尔说:“但是雅克却截然相反,他甚至会说:‘对于电影,演员比要懂得多’。”在她看来,里维特这套哲学的妙处在于:把一些人放在一间房间里,让潜意识引导意识,让所有人忠实于内心,忠实于事态发展,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也许就是因为这样,里维特那些动则长达3、4个小时的作品,未必让人觉得冗长,却有一种近似催眠的力量,让观众恍觉眼前的所有起伏和纠葛都顺着自己的意识流淌而出,仿佛,正在看一部自己脑海中的电影。
作品年表
《巴黎属于我们》(1961)
《女教徒》(1966)
《疯狂的爱》(1969)
《出局》(1971)
《塞琳和朱莉出航记》(1974)
《诺娃》(1976)
《决斗》(1976)
《北方的桥》(1981)
《真幻之爱》(1984)
《呼啸山庄》(1985)
《四个女人的故事》(1989)
《不羁的美女》(1991)
《圣女贞德:监狱篇》(1994)
《圣女贞德:战争篇》(1994)
《高、低与脆弱之间》(1995)
《秘密的阴谋》(1998)
《六人行不行》(2001)
《幻钟爱情》(2003)
《别碰斧子》(2007)
《36个视角看圣卢普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