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语言文化中,“前提(premise)”一词包含着一系列不同用法。它们都源于同一个根本含义,但在不同的领域与上下文中,表现出不同的具体内涵。了解这些差异是很有必要的,这将有助于理解更多关于剧作的知识。
“前提”一词的其中一种用法,是指“在逻辑论证过程中,对于证据的罗列与陈述”。哲学教授T·爱德华·戴默(T. Edward Damer)在他的《击溃错误的推理》(Attacking Faulty Reasoning)一书中,利用“前提”一词来定义论证的过程:
论证,就是一系列的(前提)陈述,用它们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表达对某一(推论)的支持,或者为其提供证据。
逻辑学家R.W. 伯奇(R.W.Burch) 在《逻辑学概要》(A ConciseIntroduction to Logic)一书中使用了相似的方法来说明“前提”:论证过程是一系列元素的陈述,其中的一部分(前提)为另一部分(推论)提供支持、暗示、证据或是能够令人信服的各种手段。
换句话说,在正式的逻辑学中,“前提”这个词被简单的用来指代对证据的陈述,对推论的支持。如果将其放入法庭的环境中,可能更加便于理解:对于陪审团而言,人证、物证就是“证据前提(evidencepremise)”,而律师希望陪审团一致达成的判决结论就是“推论前提(concluding premise)”。
《遗落战境》剧照,故事的“前提”在科幻电影中尤其重要,往往是世界观架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如果你具有足够的洞察力,或许现在你就已经意识到,在一部经过了精心建构并且获得成功的电影中,每一个场景都(为观众“陪审团”)提供了某种精神主观层面的证据,以此来证明影片本身的精神推论。这种证据呈现得越彻底、越统一,表现得越真实,那么影片所表达的推论结果也就越发的令人信服。当然,现在谈论这些有点过于超前了,我们首先还是回到“前提”一词的定义上来。
“前提”一词的另一种用法,将我们带回到娱乐文化产业——它意味着一部电影、一出电视剧的外部显性故事线,也就是“情节线”(a logline)。例如电影《伴你高飞》(Fly Away Home,1996)的显性前提是:“失去了母亲的十三岁女孩,照看并养育了一群孤儿小野雁。”另一个例子是电影《城市滑头》(City Slickers,1991):“三个男人试图改变自己的中年危机境遇,于是决定进行一次奇异的冒险。他们加入了赶牛队,在学习如何做一个牛仔的同时也更加认识了他们自己。”由此总结“前提”的这一重含义:电影的情节线或故事线。
而深埋在故事线之下,由每一幕场景中的情节作为证据进行支撑的,就是“前提”的第三种用法:故事抑或电影的戏剧核心。对此,可以称之为“道德前提”(moral premise)。J. 赫顿(J. Hutton)翻译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Poetics)中,就曾提到过道德前提,他写道:“情节,是所有诗歌贯穿始终的持续目的,它必须是对一系列包含着整体的行为的模仿。”迈克尔·豪格(Michael Hauge)在《写出大卖的剧本》(Writing Screenplay that Sell)一书中,将道德前提指代为电影的主题(theme),他列举了电影《窈窕淑男》(Tootsie,1982)的主题:“成功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忠诚和友谊之上。”豪格同时也将电影的主题称作是“徜徉在电影中的潜在道德”,以及“电影为人类现状而给出的普世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