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视觉元素:空间、线条、形状、影调、色彩、运动和节奏。虽然我们更熟悉通常意义上的演员,但是,若想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包括视觉元素在内的所有“演员”都必不可少。一旦开始制作,视觉元素会出现在每一个镜头中,在表达情绪和展现主题方面,丝毫不亚于真正的演员。这就是为什么理解和掌控视觉元素如此重要。
既然提到了演员,我们不妨先简单讨论一下他们。演员作为屏幕上最独特的一部分,用外形、性格和演技打动观众,通过对话、表情和肢体语言传递信息。不过,演员在屏幕上仍然是由空间、线条、形状、影调、色彩、运动和节奏构成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演员和其他被摄物体没有任何区别。
不管对演员、情节,还是对音响、画面,观众都会对所见、所闻产生情感上的反应。我们都知道,音乐能轻易地打动人心,希区柯克(Hitchcock)的《精神病患者》(Psycho,1960)和斯皮尔伯格(Spielberg)的《大白鲨》(Jaws,1975)就说明了音乐是如何成功地“吓”到观众的。在这两部影片里,音乐对杀人的“母亲”和气势汹汹的鲨鱼的出现作了预示。《精神病患者》采用了尖锐的小提琴声,《大白鲨》则用了低沉的打击乐。在惊悚角色第一次出现时,其对应的音乐母题也被引入,然后通过反复使用这一主题音乐,一次次提醒观众,潜藏的威胁即将来临。音乐在这里传达了畏惧、紧张和恐怖的情绪。
视觉元素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有些早已被赋予了特定的情感内涵,尽管这些约定俗成的陈规很容易被打破。比如我们都知道“红色表示危险”这一老套的把戏,但很少知道,只要运用得当,绿色和蓝色也可以传递危险信号。如果凶手在每次出现的时候,都以蓝光照明,那么在下面的时间里,只要出现蓝光,不管它是否真的代表杀人越货,观众都会在心理上期待凶手再次出现。这一手法在西德尼·吕美特(SidneyLumet)的《东方快车谋杀案》(Orient Express, 1974)中得到了充分运用。观众一旦建立色彩和某种含义的心理关系,就会接受它,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东方快车谋杀案》剧照事实上,所有的颜色都可以传达安全或危险、善良或邪恶、廉洁或腐败等信号。尽管固定的套路总能有效地使视觉元素与观众准确沟通,但不得不承认,这些套路经常显得不合时宜、陈旧过时,是最没创造性的、最低级的视觉元素使用方式。应该有更新颖,更有趣的使用视觉元素的方法,可以表达更广泛的情感和思想。
你能下决心在你的作品中弃用视觉元素吗?不可能,它们不会因为人的忽视而消失不见。黑白摄影可以把色彩抹去,但在任何一个屏幕上,都可以找到其他的视觉元素,因为图像上的一切都由它们构成。即便是一片空白,也包含着空间、线条、形状、影调和运动;即便是一格静帧,也包含着节奏和运动。所以,屏幕是没有真空的。既然视觉元素时时刻刻都在屏幕上出现,那么理解、掌控和使用它们,对于制作杰出的图像作品来说,就至关重要了。
对视觉元素概念的清晰界定,有助于理解视觉结构,能很好地指导各种设计,比如外景地、人物、色彩、服装、道具、排版字体、镜头、机位、配乐、布光、表演和剪辑。只要理解视觉元素,就能解决在制作图像上遇到的所有视觉问题。但仍需牢记的是,学习任何知识都不可盲从,否则便会导致对它的误读和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