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在电影里,摄影机的位置与运动能使观众从剧中人的眼睛看事件。某些导演,如霍华德·霍克斯、约翰·福特、沟口健二、雅克·塔蒂,都很少使用主观镜头,但其他导演则经常使用。如前面讨论的《辣手摧花》(Shadow of a Doubt),其中的餐桌场景显示,希区柯克经常依赖主观镜头。如图显示,是塞缪尔·富勒的《裸吻》使用令人惊讶的主观镜头开场:
富勒以直接的剪辑开场。其中的意思是,由演员使用摄影机。他们拿住摄影机,而摄影机绑在他们身上。在第一个镜头,摄影机绑在片中坏人的胸前,而富勒对康丝坦斯(演员)说:“打摄影机!”她就打了摄影机与镜头。然后,富勒用相反角度拍摄。他把摄影机放在她身上,使她去打坏人。富勒认为这个手法很有效。
在电影史的早期阶段,电影工作者就在实验“第一人称镜头”或“摄影机即角色”。《祖母的放大镜》(Grandma's Reading Glass, 1901)即运用了观点镜头的手法。钥匙孔、双眼显微镜(binoculars)和其他光圈手法等等,都曾经被用来作为视觉角度。在1919年,阿贝尔·冈斯在《我控诉》中(J'accuse)也用了很多主观镜头。到了20世纪20年代,许多导演对主观性有兴趣,如杜庞(E. A. Dupont)的《综艺》(Variety, 1925)及茂瑙的《最后一笑》(The Last Laugh, 1924)中著名的酒醉戏,以及冈斯的《拿破仑》(1927)。有些人认为,在20世纪40年代,主观镜头——尤其是主观摄影机运动——在罗伯特·蒙哥马利(Robert Montgomery)的《湖上艳尸》(Lady in the Lake, 1946)中运用到欲罢不能。全片几乎都是主角菲利普·马罗的视线;观众只有在他看镜子的时候才能见到他。本片的海报上写着:“悬疑!超乎寻常!”、“你被邀请进入金发美女的卧室!你是谋杀案的嫌疑犯!”
主观镜头技巧曾经引起电影理论家思考——主观镜头是否让观众将自己认为是剧中人物?我们是否会以为自己就是“菲利普·马罗”?观众认同主观镜头的问题,依然是电影理论上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