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积淀于伊恩·麦克尤恩的曾获多项大奖小说《赎罪》,经过导演乔怀特的影像化,成为了2007年众多佳片中不可被遗忘的一员。故事以20世纪30年代为背景,讲述的了一个关于宽恕与忏悔的故事。充满幻想的Briony误以为姐姐Cecellia与仆人的儿子Robbie有染,而她的误会竟然导致一场无谓的牢狱之灾,使得姐姐和情人被迫分隔多年,而自己也一直活在悔恨的阴影之下。Briony幼稚鲁莽的举动酿成的后果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纠缠着她们。影片情节起伏,节奏紧凑,表演细致入微,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配乐,在精妙的传达了人物情感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节奏叙事的连贯性。
1.有源音乐
影片的开头,就是在一阵清脆而富有节奏性的打字机声中展开的。伴随着这个贯穿全片的有源声音,主人公Briony第一个出现。寻找自己新作的读者的焦急心情在打字机有规律的加快和钢琴以及脚步声紧密的配合中得以彰显,画面的剪辑在这一段中干净利落,简约流畅的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其后,这段打字机的声音又以原始和变化的形式多次出现,可以说始终带动着故事的前行。例如Robbie写信的一幕,是整个影片的第一个转折点的前奏,打字机声音的出现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暗示作用。而后Briony在战地当护士的时候,打字机的轻敲又为他的救赎埋下伏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打字机的声音是一段有源和无源音乐的合成结果。他恰如其分的作为环境音的一部分出现在影片之中,又同时作为对情节转折的重要提示,在整个影片的剧情展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此之外,这段声音和一阵蜜蜂的嗡鸣也是导演用来体现主人公Briony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在影片的开头,Cecillia同Robbie发生争执并跳入水中的一幕,在屋内通过窗户目睹这一切的Briony眼前出现了一只持续嗡鸣蜜蜂,声音时强时弱时断时续,细致准确的体现了小女孩Briony在看到自己暗恋的男孩和姐姐有着肌肤之亲时紧张的心理。这一点在后来Robbie在树林中叫住Briony,请求她转交信件给Cecillia时又一次得到体现。在接过信的那一刻,蜜蜂的嗡鸣又一次有源的出现,同时表达出在小女孩同心爱得人单独相处对话时心中的不安。Briony的扮演者西尔莎罗南童星出道,却以细腻自然的演技和导演精心的声音设计淋漓的表现出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性格,可见一斑。
片中有源音乐的使用颇为广泛,夸张的环境音(例如手触碰水面的声响,Briony在医院走廊上吊灯一个个打开的声音等等)极大地强化了画面语言,同时又不失真实自然,是该片声音设计中的一大妙处。
2.声画对位和声画同步
在该片当中,声画对位和声画同步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影片讲述的不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是一个年少无知的小女孩在成熟后对当初自己所作所为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做出的忏悔的故事。因而在片中采用较多的是音画同步,以正面的音乐渲染协助画面表达情感。贯穿影片始终的一段主题音乐承载着Cecillia和Robbie的凄美爱情以及Briony的内疚,忏悔。而在片中少见的几处音画对位也为影片的情感表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男主人公在海边看到大兵们期待起程回国的一幕,士兵们深情而捎带愉悦的歌唱的和平之歌与冷色调的画面,深沉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主人公甚至导演的 反战情绪,侧面表达了对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处在Briony在战地医院陪同受伤的士兵们看电视时,电视画面上最开始出现的的士兵们参加庆祝仪式时 心情愉悦的场景,而音乐却低沉而悲凉。画面上不断出现的美食美酒和音乐形成对位,随即画面又转向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也是正坐在电视机前的大兵们,伤痕累累,心力交瘁。这一幕亦是凸显了士兵们艰难的现状,同时也体现出Briony联想到自己的行为为Robbie带来的巨大痛苦的深深心痛与自责。
叙事流畅,节奏紧凑是影片的突出特点之一,大量的有源音乐应用,声音相似转换,干净利落的剪辑是重要保证,而较后半部分而言,这一点在前半部分战争之前的 叙述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值得一提的还有转场时,几乎每一次转场的进行都是由紧切剪辑点的音乐所引领进行过渡的,这在无形中简练了画面语言,加快了叙事节奏。影片音乐的创作并不华丽,而是用最简单的打字机声音和一段主题音乐统领了全片。主题音乐为这部具有英伦风格的爱情伦理剧添上了重要的一笔,为影片大背 景的设置承前启后,古典的英伦气息自然的散发出来。该片一经上映立即引起广泛好评,影片也为女主角凯拉奈特莉再次获得女主提名,同时,获得80届奥斯卡最 佳配乐奖也许算是对它的中肯的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