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会认为,真正构成电影的是影像的变化,而声音只不过是配角罢了。他们以为,在电影中所听到的声音,是呈现在银幕上的人或物所发出的。但我们知道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声音与影像的录制不但可以分开,并且可以单独处理。事实上,声音和其他电影技巧一样,弹性丰富且变化多端。
《金刚》的声效设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过,声音可能是所有电影技术中,最难分析研究的一项。我们早已习惯生活在声音的环境中了。对环境的认知大都来自视觉,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一直都是我们视觉焦点中的背景信息罢了。同样的,我们都会说“看”电影、“观众”,而不说“听”电影、“听众”,我们习惯把声音视为只是电影流动影像的附属品。
另外,我们也无法把电影暂停,如把画面定格一般将声音冻结,来研究镜头中的场面调度及摄影;我们能轻易研究一组镜头的剪辑,但无法将声轨转出来研究。在影片中,声音及其构成的形式相当难以捉摸,但这种特质也是声音之所以如此具有威力的原因之一:声音可以达成强大效果而引起注意。因此,要研究声音,我们必须先学习“听”电影。
然而,许多观众对电影中的声音越来越敏感。《星球大战》(Star Wars)和20世纪70年代其他热门的电影,向观众展现了新的录音和声音还原技术,包括杜比减噪音设备 (Dolby noise-reduction processes),以及电影院中四或六音轨的音响设备。20世纪90年代初期,数字音效 (digital sound)已经成为大成本电影吸引观众的必备要件,如今所有映演都具备高质量的声音呈现。《迷失东京》(Lost in Translation)的声音剪辑师迈克尔·克里奇伯格 (Michael Kirchberger)谈到:“像《北非谍影》(Casablanca)这样的老电影,它的配音和现今的电影制作比起来,可说是一片空白。”他还认为:“不仅如此,声音表现甚至能影响票房。”多元化经营的电影院为了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纷纷都将音响系统整体升级,而随着DVD的普及,也刺激消费者将自家的音响升级到宛如家庭电影院一般。20世纪20年代第一部有声电影问世以来,如今观众对于音效的关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