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重要的东西就是故事,以及故事中引发的人物之间的冲突。而你只能通过人物的需求和动机来着手触动和发展冲突,从而将他们纠结在一起,这样他们就会为你创造出故事。”——弗兰克·皮尔森,《热天午后》《铁窗喋血》编剧
《热天午后》(Dog Day Afternoon)剧照你在写作电影剧本时,牢记在你心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所有的戏剧都是矛盾冲突。许多作者似乎都将这一点忘记了。既然一部电影剧本里的场景的目的要么是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要么就是揭示有关人物的信息,这样作者有时就会觉得:讲故事就是意味着促使人物不停地行动,就像操纵一枚棋子一样,而无需将重点放在矛盾冲突上。
为什么在写作电影剧本时矛盾冲突如此重要呢?
因为矛盾冲突创造出故事的张力、节奏、悬念,并且将读者,或是观众牢牢地按在他们各自的座位上。一部电影要高于生活,而如果你想要写一部能对社会有所增益的电影剧本的话,你就必须打动观众。那就意味着要激发矛盾冲突。
单词"矛盾冲突"的意思是"相互对立"。作为文学词汇,它通常被定义为"向对立双方的人物及其行为提供力量,以便促成或激发故事的情节"。假如你的人物有一个强烈和坚定的戏剧性需求,那么你就可以替这个需求制造障碍,这样故事就成为你的人物持续不断地克服种种障碍去成就他(她)的戏剧性需求。假如你的人物持有某种强烈和坚定的观点,而你可以让另一位人物持有相反的观点,结果就会在场景里引发一种激烈和持续不断的矛盾冲突。而这就是全部的关键所在,让冲突持续不断,无论是某种情感方面或是身体方面的冲突都可以。
如果我们想要创造矛盾冲突的情境脉络,我们就会发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内部冲突(internal conflict),另一种是外部冲突(externalconflict)。
发掘你人物的内在的生活,从而去发现并戏剧化电影剧本中的冲突。瓦尔度·绍特曾经告诉我说,一部成功的电影剧本的关键就在于材料的准备。正如此前提到的,他说,对白是"不稳定的",因为演员会为了使对白产生效果而随时对它进行改动;但是,他进一步强调说,人物的戏剧性需求是神圣的,它将整个故事妥帖地联系在一起。瓦尔度说,将词句书写到稿纸上是剧本写作过程中最容易的事情。
《红潮风暴》(Crimson Tide)剧照矛盾冲突是创作人物的一个主要元素。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物所对抗的那股力量会是内在冲突和外在冲突这两类的混合体。矛盾冲突是你的故事张力的源泉,它驱动了叙事主体在故事线上的运行。
有些时候,矛盾冲突会迫使你的人物在剧本里的一个特殊场景或时刻做出反应。例如,在《红潮风暴》(Crimson Tide,1995)里,核潜艇收到一条紧急行动指令,命令它发射所携带的核导弹。紧接着,又接收到另一条紧急行动指令,但是由于接收过程的中断使得指令的完整内容无法辨识。
它的内容是什么?它是再次确认发射指令吗?或者它取消了前面那条指令吗?这条指令引发的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成了这部影片的主要冲突,直到采取正确和恰当的行动之前,冲突引发的紧张和悬疑的程度不断地在加强。对峙双方达成了一个脆弱的休战协议,直到修好无线电接收机看到确切的指令为止。然而仅仅经过了几分钟的等待之后,矛盾冲突又由于"什么也没有说"而再次爆发。这强化并增加了当时的忧虑气氛。分别由丹泽尔·华盛顿和吉恩·哈克曼扮演的两位主要人物之间的对话,并没有谈及"指令的问题"。相反,他们讨论的是:维也纳著名的利皮赞纳马究竟是白色的还是黑色的。这段谈话不仅是表达了这个场景的潜台词,而且也暗示了或许存在于这两位人物之间的种族之争。这是一个展示了紧张时刻矛盾冲突的极好的实例。
《借刀杀人》 (Collateral)剧照再例如:在《借刀杀人》里,矛盾冲突是由出租车司机麦克斯的戏剧性需求引发的,一位职业刺客文森特雇麦克斯开整晚的车,送他去实施五项谋杀行动。当麦克斯发现了文森特的企图时,他理论上已经成了罪犯的一个帮凶,尽管他数次试图逃跑,但都没有成功。一旦矛盾冲突得以确立,它就会驱动情节不断向前发展,成为给叙事添加的燃料。就麦克斯而言,外在冲突引发了内在冲突。十二年以来,麦克斯一直怀有一个梦想,要开一家自己的豪华汽车服务公司。每个夜晚当他开始了自己的轮班,他进行着个人惯常的程序:他清洗了车辆,将一张孤岛的小画片插到遮阳板的后背,并且做一番他崭新豪华奔驰车的美梦。但是到了第二幕的结尾,正如前述,麦克斯认识到他一直在"将来某天"中生活——"将来某天"他将会有足够的钱去从事自己豪华轿车的服务;"将来某天"他将离开现在这家出租车公司,并且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然而这些"将来某天"的美梦,正如我们所知,是不会实现的。一个人物的梦想和现实之间的碰撞激发了冲突。韦斯·安德森编导的《青春年少》(Rushmore,1998)就是这方面极好的一个实例。
这就是矛盾冲突的本质特性。在你着手创造和构筑你的人物时,试一下自己是否能够创造出有助于你驱动故事向前发展的某种内在或外在冲突。
选自《电影编剧创作指南》
作者: (美)悉德·菲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