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叙事能够紧凑,电影缩略了时间和空间。比如一位主人公在用餐时突然想起他忘了往泊车计时器里投币了,这个镜头可能主要会以四个短镜头来表现:(1)他突然站起来,(2)他的汤匙把汤弄到了桌布上,(3)他飞速冲下楼,然后(4)他和一位停车服务员发生争执。因为我们可以想象其他的部分,所以只要表现不同地点的关键动作就可以了。同样在一个拍摄场地中,你也只要表现关键动作就可以了。你可以在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厅里面设置三个场景--一个在壁炉附近,另一个靠近宽阔的楼梯,最后一个是两侧立着盔甲的门道--其余的部分观众会用自己的想象力填满的。观众之后肯定会说你拍了一个关于整个大厅的镜头。
通过暗示的线索在头脑中完成想象,观众能想象出一座城镇,大卫·林奇(David Lynch)导演的《蓝丝绒》(Blue Velve,1986)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电影中美国小镇的布景都被精心设计成超现实的,这显示出林奇原来是一个画家。这部电影的"前辈",是影史早期的优秀作品--弗里茨·朗(Fritz Lang)的《大都会》(Metropolis,1926),在这部作品中,风格化的环境如此梦幻,以至于它成为了电影学科中的一个主要讨论的表现主义代表作。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创造了一个主观的甚至是噩梦般的现实。林奇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橡皮头》(Eraserhead,1978)中,一个与人群疏离的男人在听到他的女友怀孕后,将主观性带入到一种想象的精神病的限制中,并且《橡皮头》充分地、充满恐惧感地使用了声音的潜能。正如布莱松说的:"用眼睛看,用耳朵想象。"
风格化的世界、角色和类型
类型,正如我们此前所说的,是我们在其中期待某种确定特征的限定世界。我们对电影中人物的同情和投入,并不是因为我们在空间上立于人物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世界,而是因为我们通过角色的行为喜欢上了他们,看到是什么导致了她现在的境遇,并希望她能活下去。风格化(也就是提高和强化效果)的摄影镜头和某种类型片的剪辑方式不只创造了这些情感,还帮助传达它们。在音乐剧中,我们期望戏剧式的夸张,而在黑色电影中,在充满阴影的和夜晚的场景里,沮丧的侦探们总是爱上他们焦虑不安的女客户。在一种类型中,风格化的角色和他们周遭的环境通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这种组合对我们期望人物如何去行事有所影响。古罗马的尼禄演奏小提琴的方法和在欧洲中部村落屋顶上的小提琴手肯定是不同的。
距离和悬置质疑
将时空定位得离现实很遥远,对任何一部影片来说都是有好处的。讲给孩子们的故事的开头经常是,"很久很久以前……",这证明了我们多么容易暂时不去质疑这些被时间、距离或记忆过滤过的事件。古装片(period films)都属于这种类别。维克多·弗莱明(VictorFleming)的电影《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将场景设置在美国南北战争前的美国南方。举一个时间上更近一点的例子:安东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的电影《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1996)讲述的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故事。而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2000, 图 15-1)则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故事。
时间设置在过去的电影延续了口述故事的传统,在这里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被自由地塑造和修饰,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配合叙事者的艺术、社会和政治目的了。
风格化
将任何东西风格化,意味着要超越正常层面去突出人物、场景或者故事的语言,以增强其影响力。部分风格化(partially stylized):在我们前面讲述的章节中,许多电影都是在单一人物的视点中讲述的,非常谨慎地表达人物受限制的视野。这些电影大部分是从一个更公正和全知全能的视角来讲述的。在影片《惊魂记》(Psycho,1960)那一幕经典的洗澡场景中,当凶手开始乱刺时,观众的视线临时与凶手合而为一,而后视点转换至马伦·克雷恩(Marion Crane)看到的充满痛苦的画面。这些元素简短而突然地插入一个即时的、受限制的感知中--起先是凶手的视角,然后是受害者的--这被保留在电影最残酷的时刻,这一刻希区柯克大胆地舍弃掉了女主人公。在凶手跑出去之后,我们被留在故事讲述者的视点里--与汽车旅馆里的尸体待在一起。因此,希区柯克通过将观众的意识提升至超越角色意识的程度,而使他们成为享有特权的合作者。
主流的、全知全能的摄影手法经常使用风格化的视点来暗示故事讲述过程中的转折点,比如说,角色一时的失衡(比如极度兴奋、恐惧、心神不安等等),或者向观众们展示出隐秘的信息,就像小说家在文学创作中的离题话(aside)一样。这种信息(象征性主体、预兆的机制、特殊结构内的并置)不为影片中的角色所知,观众可以从预知角色所不知道的事情中,得到紧张感的增强。
本文摘自后浪电影学院丛书《导演创作完全手册》
无论对于想实现一个小小电影梦的爱好者,还是已经有丰富经验的职业导演,本书都是一部全面而易于理解的指南。它详细介绍了编、导、摄、美、录各部门职能、 合作重点及运作原则,帮助导演规划职业生涯,涵盖了在整个电影创作过程中必须了解的导演方法、拍摄技术、创作思维和判断标准,在逐项分解之后揭示如何使剧 组这样一个分工明确的庞大拍摄团队精诚合作,顺利完成导演想要讲述的故事。
本书强调低成本数字制作技术,帮助创作者在有限的预算下保证最好的创造力和专业性。作者非常重视从实践中磨练技能,因此提供了大量需要实际操作的有效评估 和练习。这些都能够帮助创作者去发展可信的、有吸引力的故事。自出版以来,本书已经让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受益,使他们得以实现自己的艺术想象、制作出 扎实的好电影。
作者: [美]迈克尔·拉毕格(Michael Rabiger)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原作名: Directing : Film Techniques and Aesthetics, 4e
译者: 唐培林
出版年: 2014-4
页数: 584
定价: 8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后浪电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