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逻辑是重中之重。事实上,每一个阶段的拍摄进程都可能留下问题。无论是哪种情况,电影导演们但凡有一念之差都会毁了整部影片,奇迹是不会在剪辑室上演的。即使剪辑师尽全力来拯救一部坏剧本或糟糕的工作样片,他也无法靠这样的东西剪出一部优秀的影片。然而当剪辑师“组装”好了所有的素材,他就必须得承受遭到指责的冷酷现实。这是消极的一面。但初剪却也是剪辑师最具创作潜力的时候,因为初次接触到影片,他正处于感觉最新鲜、思维最活跃的状态。不过,当剪辑师全身心投入进去时就会发现,对于他真正要开始的工作来说这只是可怕的第一步。
《蓝色茉莉》(Blue Jasmine)剧照然而在接触到影片素材之前,剪辑师自己就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他一开始就应该反复阅读剧本,对影片的熟悉要达到导演和编剧所预想的程度。一旦他领会了这些材料,他就得思考影片中的每个场景以及在整部影片中它们的前后联系。作为影片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他必须把剧本视作剪辑工作的蓝图。因为毕竟他是影片制作过程中最后一个讲故事的人。当拍摄出来的场景最终呈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应该问自己如下这些问题:
这个场景是关于什么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这个场景处于故事发展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哪个阶段?
观众应该认同还是憎恨某个特定的角色?这角色是主角还是配角?观众应该在该场景中把自己的注意力和同情心转移到另一个角色上吗?
需不需要强化一些细节来展示人物或情节?
这里需要制造意外或震惊的效果吗?
场景中的戏剧节奏弧线和高潮是什么?如果不止一个,哪一个是最有力的?
在整部影片的前后关系中,这个场景是如何起作用的?
每个剪辑师都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原始素材。有的剪辑师说,他们最初看素材时会把自己当作观众;而有的剪辑师浏览工作样片时就会在脑子里立刻开始剪切。无论如何,剪辑师都得反复看片,直至自己完全吸收了所有信息。看片的同时,剪辑师需要记下导演和自己最偏爱的角度和镜头,以及这些角度和镜头发生的特殊时刻以及对话中的特殊台词。
《蓝色茉莉》(Blue Jasmine)剧照接下来就到了身体力行的时候。剪辑师坐在电脑前面。他已经对影片以及关于影片的一些意见了如指掌。现在他清楚自己将要面对一系列经常要做的决定。有些决定他必须马上就做:要用什么角度和镜头?每个镜头分别在哪里开始和结束?这看似很简单,但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几乎是没完没了的,才发现做这个决定其实并不容易。好在影片的初剪工作已经大大地减少了一些潜在的选择,但需要做决定的镜头数量仍然多得让人不知所措。
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个关键性建议是,剪辑师必须放松身心,让这些影像材料引领他思考。他必须相信自己的直觉,并尝试着将影片看成一个整体。犹如一个艺术家用黏土制作雕塑,他必须首先构建出一个基本的形状,然后再考虑精雕细琢。他不应该被整个片子搞得不知所措,而是要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去把握。他没有必要来来回回地计较剪切的镜头有多少帧或者长度是多少,因为这毕竟不是数学和力学。他只要能剪下去并且不被细节和鸡毛蒜皮的问题纠缠就好,比如某个动作从一个镜头到下一个镜头匹配得不够完美,或是一句台词听得不是很清楚。如果他在剪辑初期就过度分析、不断揣测这些问题,那么当到了关键阶段时,他很可能会变得不知所措、迷茫困惑。
《蓝色茉莉》(Blue Jasmine)剧照如果剪辑师发现自己进退两难,在一个场景中反复挣扎都无法搞定它,他就该把这个场景放到一边,暂时不去管它。如果他复查一个场景却讨厌自己做过的剪辑,这样做也同样适用。几天以后,他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变客观了,能清楚地明白自己到底需要做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剪辑师还可以把这个场景给其他人看,特别是助手或实习生,从他们的意见中获取灵感。这种方法颇为有益,尽管在这个阶段,过多的意见会给剪辑师的工作带来风险。剪辑师要相信,一旦影片成形,哪里节奏慢了,哪里需要剪掉或移动,哪里出了问题等等,对他而言都会一目了然。
剪辑师处理素材的方法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这取决于剪辑师的个人想法、从导演那里得到的指示,以及某个特定场景的需要。剪辑师会首先使用最好的主镜头(master shot,一种奠定角色和其所处环境的全景镜头),然后再剪切至一些角度不同的镜头,用它们在必要的地方与主镜头进行交替。有些剪辑师会选择不同的镜头作为起点,甚至是用特写镜头。不管怎样,导演依据剧本拍摄和描述的所有内容,如果不是太糟糕,剪辑师都应该尽量剪辑进去。这并不意味着剪辑师必须使用每一个角度所拍摄的镜头,因为这样会使影片的剪辑陷入困境。但是第一遍剪辑出来的片子会比成片要长。基本规律是,初剪会比最终的成片长出10%至15%。而随着剪辑进程的深入,影片的长度会由自身的特点来决定,这是因为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表演技巧,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拍摄风格。
摘自《看不见的剪辑》(插图版)
作 者:鲍比·奥斯廷
译 者:张晓元 丁舟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