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割焦虑
虽然俄狄浦斯可以自己杀死他的父亲,但是在恋母情结里痛苦挣扎的小男孩却无法抵御他那强大的对手。而且,因为儿子在内心对父亲怀有侵略性的情绪,所以他会认为父亲也对他怀有相同的侵略性情绪。这种想法会在儿子犯错后,遭到父亲处罚或责打时得到确认。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年幼的男孩对他的父亲意图以阉割的方式,来除掉这个性欲上的对手而感到恐惧。当一个小男孩面对一位处于愤怒和暴力中的父亲时,即使是最忠实的弗洛伊德信奉者,也会将"阉割焦虑"解释成无力与性无能的感受。这种早期的童年恐惧心理在《闪灵》(The Shining,1980)中被发挥到了极致,影片中有一位挥舞着斧头的父亲(杰克·尼克尔森饰),在一栋鬼气森森的旅店中追逐着他的儿子。片中的这个小男孩确实是在害怕他的父亲会把他砍成碎块。
本文摘自后浪电影学院丛书:《编剧心理学》1.8 无力感
无力感在危险逼近时是一种极为恐怖的体验,可以用来引发观众内心对恐惧的反应。恐怖电影常会运用这样的设计,让一个邪恶的人、怪物或心理变态者,去追踪一个无助的儿童或一位处于惊吓中的女士。尽管像《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1978)和《13号星期五》(Friday the 13th,1980)这样的"杀人狂"电影,长久以来都在过度使用这样的技法,但是这种伎俩仍然拥有吓人的能力。恐怖电影运用了类似的方法,让一个用心险恶的人去攻击一位完全没有抵御能力的受害者。在"杀人狂"电影中,总有一个场景是受害者在床上、在浴室里、在浴缸中或在做爱时受到攻击。在这些时刻,受害者是无力抵御的。偶尔,他们还会是赤裸的,把私处暴露在危险的、不停挥舞着砍刀的杀人狂面前。这些场景中的阉割焦虑,就是角色确实在害怕他的性器官会被砍下来。
1.9 角色对调
角色对调是指一位护理人转变成了一个危险的人物,这是非常吓人的事。正经历恋母情结的小男孩盼望父亲能爱他和照顾他。当他怀疑父亲想杀死他时,他无法抵抗也无处可逃。在《猎人之夜》(The Night of theHunter,1955)中,那位可怕的人物(罗伯特·米彻姆饰)变得极其恐怖,因为他正在追捕的无助小孩是他的继子。在《阁楼里的花》(Flowers in theAttic,1987)和《亲爱的妈咪》(Mommie Dearest,1981)中,危险人物正是小孩的母亲。而在《罗斯玛丽的婴儿》(Rosemary's Baby,1968)、《深闺疑云》(Suspicion,1941)和《煤气灯下》(Gaslight,1944)中,脆弱并受到惊吓的女人怀疑她们可怕的丈夫正打算谋害自己。《危情十日》(Misery,1990)是一部特别吓人的影片,因为一个女人(凯西·贝茨饰)最初以一位有爱心的护士形象出场,但她逐渐演变成一位有施虐癖的、残忍的心理变态者。同时,那位无力反抗的受害者(詹姆斯·卡安饰)则被限制在一个虚弱的境地,即病床和轮椅上。在角色对调中,一个充满爱心的人突然变成一个有威胁的人会引发恐惧,因为它违反了观众的预期,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感觉,即受害者被困在无人可求、无处可逃的境地里。在潜意识的层面上,角色对调唤起了某种童年对于父母施予惩罚的恐惧。
1.10 身份替换
一些电影利用"身份替换"的故事,来制造现实的父母与儿女角色对调的情节,这通常是为了制造喜剧的效果。在《疯狂星期五》(FreakyFriday,1976、2003)中,母亲和女儿很神奇地作了身份的交换。类似的男性版本也应用在了《有其父必有其子》(Like Father,Like Son,1987)一片中。在每个例子里,当儿童突然从他们只被当做小孩的次等地位被提升为成人,并能享受所有成人的特权时,他们都体验了一种自由感和解脱感。当《长大》(Big,1988)中的约什(汤姆·汉克斯饰),利用一个狂欢节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时,他最初陶醉于这个新获得的独立,之后在一夜之间变得成熟起来。而《小鬼当家》(Home Alone,1990)中的凯文(麦考利·金饰)在摆脱了年长亲戚们的束缚后,突然独自在一个大屋子里成了一家之主,开始享受着他的自由。
父母也能经历一种心理的释放,当他们作为责任在身的父母与工作者的成人角色被解除时,他们就能享受无忧无虑的孩童生活。这样的电影很容易成功,因为它们切入了两个层面的观众的心理。父母与儿女借着对这些角色交换的认同,都能经历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乐趣。然而,因为情节的单纯,导致故事结局缺乏变化的空间。最后,父母与儿女都必须回到他们最初的状态,并且都从他们处于另一个身份的时间里学习到宝贵的经验。他们对彼此的奋斗产生了一种敬重感(例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并学着互相合作来矫正他们正在面对的、难以捉摸的困境。
1.11 有支配欲的父母
电影中角色对调和身份替换的主题,讨论了父母与儿女关系里一个真实的心理需求。父母与儿女通常无法面对面地看清很多关键的问题。虽然父母与儿女在很多问题上意见不一,但归根究底,这些冲突通常可以归纳在"独立"这个基本的问题之上。子女想要有决定他们自己生活的自由,而父母想要保护他们的子女远离成人世界的危险,有时可能会以占有欲来表现他们的关心,那是一种想要全面控制子女生活的欲望。这个基本的冲突本质上就是恋母情结,因为它唤起了父母想要独占儿女情感的欲望,以及子女想要逃离恋母情结的关系里那幽闭的、爱与恐惧所组成的空间。与父母占有欲的冲突没有比女儿违背父母意愿,想要和她的恋人结婚的故事更强的了。在这种情况下,年轻的追求者和有占有欲的父母便成了真正的敌人,女儿此时正被父母那呵护婴儿般的爱与追求者火热的爱撕扯着。
在《屋顶上的小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 ,1971)中,泰维(托波尔饰)无法接受女儿选择了一位非犹太人的男友,这使得他开始斥责女儿,并永远失去了她的爱。这一冲突也可以成为一种恐怖的来源。在《精神病患者》(Psycho,1960)中,诺曼·贝兹(安东尼·柏金斯饰)的母亲是一个相当有权力欲和占有欲的人,她完全剥夺了诺曼的身份,并控制了他的精神,甚至在她死后仍然如此。当你写剧本时,请记得,由对抗与占有组成的恋母情结主题,是内在冲突、暴力与戏剧的极佳题材。原创性并不需要新的冲突来源,它只需要用独特的、有创意的表达方式,来呈现这些古代神话主题。
本文摘自后浪电影学院丛书:《编剧心理学》。这是一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剧本创作原理的编剧教程。书中分别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埃里克·埃里克森、卡尔·荣格、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等心理学名家的理论出发,对人物塑造、故事构建和冲突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讲解。每章章末皆配有相关习题,加强读者对知识点的理解,激发崭新的创作灵感。你将从本书中学习到如何创造有说服力的动机和令人信服的认同发展,以及塑造拥有真实情感的人物原型。
威廉·尹迪克(William Indick),1993年自纽约大学取得心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音乐治疗硕士学位。在从事了一段时间特殊教育教师和创作艺术治疗师的工作后,他又从康奈尔大学取得了发展心理学博士的学位。尹迪克是一位活跃的电影编剧、作家、编剧顾问和纽约奥克戴尔道林大学的心理学助理教授,在那里他开设了"电影中的心理学""西部片""电影中的认同",以及"个人身份的建构"等课程。
作者: [美]威廉·尹迪克(William Indick)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副标题: 在剧本中建构冲突
原作名: Psychology for Screenwriters : Building Conflict in Your Script
译者: 井迎兆
出版年: 2014-6
页数: 280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后浪电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