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对场面调度的各种特性起反应时,光线的变化显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明暗之间已有了构图或布局上的轻重考虑。光线有可能来自我们在银幕上能看到的光源(灯、火把、蜡烛以及制景或道具的某一部分),但更常见的情况是,它们来自画面外的光源。主流电影中的习惯做法是,光线设置的指导思想是让来自画面内外的光源彼此协调,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来自不知何处的光线打扰到我们对故事情节的关注(又是那条要把注意力引向故事而不是技巧的定律)。但是,内外光源彼此间的不协调有时也会被用来起到惊扰效果(比如在恐怖片中)。颜色也会在光线配置中产生重要的风格变化:比如说在王家卫的《重庆森林》(1994)中,场景总在蓝、黄、绿等不同色调之间变化。
《重庆森林》剧照在经典好莱坞的传统中不外是两点或三点布光这两个系统,主光(key light)是基本的光源,通常与银幕上可见的光源相协调。往往被置于与主光呈90 度角的辅助光(fill-light)起柔光效果,将主光留下的暗影抵消。有些情况下也会用上逆光(back light),通常会被置于演员身后突显他们的身形,让他们在背景中突显出来。这样的光线配置多半取决于演员站位与摄影机的关系,在不止一位演员被摄入镜头的情况下,打向某位演员的主光会对另一位演员起到辅助光的作用,反之亦然;但每次摄影机移位,都要求重新布光。光线的安排和性质的精确性决定了一幅影像的整体光效是高调还是低调。
照明对性格塑造也很重要:逆光、顺光(frontlighting)、顶光(toplighting)和底光(underlighting)都会影响我们观察人物时所接受的照明效果(在隐喻意义上)。比如说在卡尔·德莱叶(Carl Dreyer)的《圣女贞德的审判》(La Passionde Jeanne d’Arc,1928)中,顶光从上到下打在贞德(玛利亚·法奥康涅蒂[Maria Falconetti])的脸上,强化了她圣洁的表情。与此成对比的是《绘图师的合约》采用的底光,追求的效果是夸大剧中人的面部特征,由此,我们对他们的放荡淫纵之感也被凸显出来。(底光也是恐怖片常用常新的技巧,给那些似魔似怪的恶人平添几分非现实的诡异之感。)
《随波逐流的人》(Il conformista)影片截图严格说来,照明绝不仅仅是照亮,它也营造暗影,而且在场面调度的表现特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布景和道具完全有可能因光线变化而变化:在《随波逐流的人》中,纳粹政府的场景,不仅是布景的构图部分提示出牢笼的氛围,还有投射到地板上长长的黑影。有好几种类型电影,最明显的要算是德国表现主义影片和黑色电影,其风格特性的形成,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明暗效果和低调布光的运用。20 世纪40、50 年代,一大批改编自30 年代充满暴力和犯罪的文学作品的惊险侦探片,就属于黑色电影的范畴。黑色电影中的用光,多半是低调光,再现的是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其中的人物(蛇蝎美女)都不是能一眼看穿的。
《漩涡之外》(Out of the Past,雅克·图纳尔[Jacques Tourneur],1947)中的人物凯西(简·格里尔[Jane Greer]饰演)总是影影绰绰地隐于暗处,当她与杰夫(罗伯特·米彻姆[Robert Mitchum]饰演)初次接吻时,我们几乎连她的脸长什么样都看不到,这就给他们的关系定下了一个不祥的基调。之后,杰夫和他的生意伙伴打了起来,他们的动作将一串暗影打在凯西身上,我们在游泳池反射出的摇曳不定的光照下看出来,她是在看着(也享受着)这场暴力冲突。
《漩涡之外》(Out of the Past)剧照这样的表现立刻揭示出了她的真性情,也预示出她将继续为害他人。为使人物的眼睛隐藏在暗处,遂有了辅助光最小化的设计,这种手法常用来提醒我们注意人物的不可信——比如希区柯克的《阴谋破坏》(Sabotage,1936),其中的破坏者初次露面时,他的帽子在脸上留下一道暗影。特别是在黑色电影中,用光技巧会对整部影片形成一种持续的影响,成为塑造作品个性和基调的工具。
名词解释
高调光(high-keylighting):指所拍画面中光与影之间形成对比度很低的一种照明设计(通常采用三点布光系统)。
低调光(low-keylighting):指所拍画面中光与影形成鲜明对比的照明设计。多采用单点光源。
蛇蝎美女(femmefatale):“蛇蝎美女”作为一个术语,出自关于黑色电影的批评话语, 指的是危险的、有魅惑性的女性人物,她们通常都是“致命的”,因为导致主人公死亡的往往就是她们。
摘自:《电影研究导论》(插图第4版)
编 者:吉尔·内尔姆斯(Jill Nelmes )
译 者:李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