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象力
1)“七色彩虹”练习
全体同学闭上双眼后,指定一个同学梦幻地描述着红、橙、黄、绿、蓝、靛蓝、紫的色彩变化和象征意境:
“不论眼前出现什么景象,都将它换成红色:一支红玫瑰,一块红宝石,一面红旗……夺目的红色,闪闪放光,象征着充满活力朝气。
《春光乍泄》剧照接下来,是橙色:一个橙子,一片柿子林,生机盎然。
现在,是黄色:满山满园的迎春花,金灿灿的麦田。黄颜色代表着生活的欢乐、喜悦和欢笑。
黄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绿色:想象刚刚被修剪的绿色草坪,绿色森林,你们可以闻到那温馨的草香!象征着智慧的生命力。你们的思想是清晰的、平静的、安详的……
绿色又变成了蓝色。想象头顶上是蓝色的天空,没有一丝的云彩;蓝色的大海,一望无际。蓝色是自由,是无尽的灵感。
接着是如同成熟前的李子般的靛蓝色,靛蓝色又变成紫色,请逐渐扩大紫色的范围,渐渐地充满了整个想象空间,这是丰满、安逸和谐的色彩。”
同学们随着描述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同学应该使自己的心理、情绪、躯体达到一定程度的兴奋。这种兴奋,能激发起同学的创作冲动,从而产生激情。激情火花的闪现,恰恰是表演的精髓所在。
2)讲故事练习
练习可集体参加,同学们围坐成一个圆圈。讲故事前,教师提出要求:第一个讲故事的同学,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象开始讲,其他的同学一定要非常注意的听,并且在第一个同学讲故事时,尽可能的在他(她)的讲述中展开自己的想象。当第一个同学讲到一定时间后,教师拍一下手,第一个同学就停下来,在他(她)身边的第二个同学下去讲。第二个同学讲时,一定要在第一个同学所在的基础上去发展,不能自己另起炉灶。但在他(她)继续讲述的过程中,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想象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化。当他(她)讲到一个段落时,教师又可以拍手让他(她)停下来,再由第三个同学接着讲下去。如果大家都讲的不错,可以这样一直讲下去,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非常嫌疑犯》(The Usual Suspects)剧照3)神话故事游戏
练习可集体参加。做练习前,教师先加以说明,指出这个游戏是大家一起边讲边演一个神话故事。故事先由一个同学开头,他(她)讲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听,并尽可能把他(她)所讲的内容演出来。例如:讲故事的同学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荒蛮的大森林里”,这时,其他的同学就可以展开想象,有的想象自己是一棵大树,有的想象自己是一块岩石,有的想象自己是森林中的野兽等等,并且尽可能非常形象地表演起来。讲故事的同学接着说:“有一天,有一个猎人来到这个森林里。”这时,就可以有一个同学走出来扮演这个猎人,他|(她)可以扛着枪,也可以拿刀和弓箭,在同学们扮演的森林中穿行。故事就这样延续下去,当第一个故事的同学讲到最后的一个段落后,他(她)就可以去拍下一个同学的肩膀,被拍肩膀的同学接着第一个同学所讲的故事继续讲下去。就这样一边讲故事,一边把故事演出来,直到把一个完整的故事讲完了也演完了,或者是实在讲不下去了或演不下去了为止。
4)物体变活了
练习可集体参加,方式与“改变物体练习”相同,但是所传递的应该是有生命的东西。例如:教师可以提着一个小板凳,把它交给一个同学时说:“你看,这只小猫多可爱!”这时,接过板凳的同学必须用对待小猫的态度来对待它。然后他(她)再把它交给下一个同学,并说:“这只小羊羔病了,你看怎么办?”这样,接过板凳的同学就把它当成一只病了的羊羔对待。练习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地做下去。
在做这种练习时,教师还可以让全体同学把某一物体当成活了的有生命的东西,如把一根绳子当成一条蛇,把一条长凳当成一匹马等。
在练习中,教师要注意提示同学们使物体在想象中活起来,除了要注意物体哪部分是头哪部分是脚之外,还要去想象所设想的动物或婴儿的表情和反应等。如果需要,还可以适当地加上一些效果,如婴儿的哭声、小猫的叫声、马的嘶叫声等,进一步唤起同学们的感觉,并要求同学们在练习中即兴适应。
5)扣子、鸡、香烟
无实物练习,每个同学都必须认真地、反复地做,直到把每个命题或自学题的动作顺序做得完好为止,并且在命题中出了完成动作的合理顺序外,还要加上一些简单的情节,以赋予动作心里根据。
《功夫》剧照例一:穿针、引线、缝扣子
一个同学准备去赴约会,穿上衣服后发现少了一粒扣子,这当然是件很丢人的事,他好像记得自己曾把这粒扣子放在一个盒子里,她拿出盒子仔细找,没有。他着急地把盒子里的东西全部倒在桌子上。他终于找到了。他又去找针,把针别在胸前,又去找线,他发现线的颜色不符,又配颜色,配好后,用线穿针,穿好后决定线的长度,咬断,打结,脱下衣服,确定扣子应在的准确位置,考试缝扣子,缝完打结,剪短,把针线放回盒子。穿上衣服,对镜子扣好,整理完毕,背上背包出门。
例二:喂鸡
在农村奶奶家,你拿着一把米去喂小鸡,嘴上呼唤着:“咕、咕!”小鸡叽叽喳喳地围上来了,你高兴地故意把手举到高处,把米撒得远远的,你蹲在地上很有兴趣地欣赏这一只只可爱的、毛茸茸的小鸡。你突然发现有一只小鸡孤独地站在一个竹筐上叽叽的个不停,它下不来。你站起来绕过群鸡,走到竹筐前,小心地把这只小鸡轻轻捧在手心上,你对它说:“为什么要淘气?下不来了吧?”你亲吻着它那尖尖的小嘴,把它轻轻放在地上,可地上的米已经被吃光了。你转身又抓了一把米出来,准备撒在地上,但你找不到刚才那只还没吃饭的淘气包,你仔细寻找,辨认……它叽叽地叫着过来找你要吃的,你把米撒向小鸡们。
例三:吸烟
两个人一组。
你们俩坐在公园椅子上看书,A伸手想从口袋里掏烟。B看了他一眼。A伸进口袋的手又空着退出来。两人重新看书。稍停,A的手又伸进口袋,他拿出一盒烟,取出一支,他看了看身边埋头看书的伙伴,歉意地笑了笑,用嘴叼着烟,从口袋里取出打火机,啪!火点着了,他又犹豫了,毕竟有约在先,他把打火机又关上放进口袋。他把烟放在鼻子上深深地嗅了嗅,也放进口袋。B抬头看着他,笑了:“抽一支吧,没关系。”A感激地取出打火机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又吐出浓浓的白烟……
B用手驱散着白烟,还是忍不住咳嗽……
A立即掐灭手中的烟,然后把那盒烟连同打火机一用扔进垃圾箱里。
2. 交流与适应
1)青蛙跳池塘
练习开始时可以两个同学为一组,都假设自己是一只青蛙。有一个同学向前跳了一下,另一个同学在对方双脚落地时,想象着由于池塘里的水被跳下来的青蛙震动了,受到这种影响,自己也跳开一步。两个同学都可以作为先跳入池塘而影响了对方的青蛙。如果两个同学同时跳起,那么当他们落地时就要同时跳开一步以避开对方。
当两个同学做了一段时间后,也可以多人来做这个练习。大家都想象自己是池塘中的青蛙,只要有一个人跳动。其他人都会受到影响而跳动起来。假如你跳动后,发现别人也跳动了,你必须立即感觉到别人的跳动对你的影响,接着跳起来回避。因此,也要注意由于别人的跳动及时地产生出应有的反应。
2)接触练习
做这个联系时,可以是两个同学,也可以是三个,但人数不宜过多。
参加练习的同学简单地商定出时间、地点、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处的情景,就可以开始做练习了。但还有一条规定:就是两人之间只有在身体相互接触或者是通过道具进行接触时才可以说话,其它情况下都不能说话。例如:两个同学商定的时间是夜晚,地点是他两的家,人物关系是夫妻。丈夫是军人,明天一早就要离家返回前线,临行时去看望战友的家属尚未回来,妻子在家里为丈夫收拾行李等等。两个人在明确了这些之后,既可以按照规定好的进行即兴表演。例如:妻子在家里收拾行李,摇篮里的孩子哭了,妻子去哄孩子。听见敲门声,妻子去开门,见丈夫回来,帮助丈夫脱衣服。这时由于身体有了接触,就可以说话,妻子说:“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丈夫在妻子还没脱完衣服的情况下说:“去一个战友家,看看他的母亲。”说着把手中提的东西交给妻子。”在妻子“接”东西时,由于通过道具有了接触,可以问:“这是什么?”丈夫说:“他母亲让我带给他的衣物。”妻子把手中提的东西放在丈夫的行囊里,丈夫则走到床前坐下。妻子把东西放下后,从床边拿出拖鞋,放在丈夫的脚前。如果丈夫这时拉起妻子的手,就可以说话了。他说:“你别忙恶劣,坐在这儿歇会儿吧!”妻子可以坐在丈夫身边,把头靠在丈夫的身上,这样就又获得了说话的权利;他也可能走开了,又去为丈夫收拾行李而没有说话。这时,丈夫可能在穿上拖鞋之后,走到妻子身后,温情地把她搂在自己的怀里,这样他又获得了说话的权利。他可能是从刚才妻子的沉默中感觉到了什么,就问道:“你怎么不说话呀?”……练习就这样即兴地进行下去,但不许破坏“不接触时不许说话”的规定。
3. 形体、语言表现力
1)眼神交流练习
练习以两个人为宜,要求是即兴表演。教师让两个同学站在或坐在台上,无论自己心里有什么想法要告诉对方,还是想要了解对方的想法,都只能通过眼睛来进行。例如:两个同学都坐在那儿看书,突然,A注视着对方的嘴角,当B发现了自己被人盯视后,抬起头来注视A。这时A不好意思地把目光移开。B用目光表现出对A 的注视的疑问和不满,正巧A又抬眼看见了B的目光,发现了目光中的疑问和不满后,又不自觉地把目光移向了B的嘴角。B从对方的注视中感觉到自己的嘴角大概有什么问题,伸手一摸,发现嘴角边原来粘上了一颗米粒,一边用手把米粒擦掉,一边用目光表示出一种带有歉意的感激之情,A则报之以友善的目光和微笑,然后二人又都低下头去看书了。
《春光乍泄》剧照做这个练习时,同学们先不要商量做什么,而应该即兴地当场产生想象和心理活动,但一定要注意不要挤眉弄眼地说明自己的意图。教师要求学生首先注意自己的内心活动必须具体、细致。在开始进行训练时,不一定有一个完整的情节,只要有真实的瞬间,双方能够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出他(她)的想法就可以了,然后在训练中逐渐要求同学们延长这种交流的过程,并加强心理和情感的色彩。
2)手的表现力练习
练习以两个人为宜。在练习之前,先布置景片使同学与观众隔开,在景片的中间处放上一个窗片(或者是一个特制的中间有一个窗户大小的景片亦可),在窗口处可以放一个与窗台同样高的桌子,也可以不放(视练习需要而定)。做练习的同学事先商定一个简单的情境、人物关系与相互之间的行动,然后在窗户处表演。由于观众只能看见两个同学的手,所以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将主要是通过两个人的手的行动表现出来。
例如:窗口内的桌子上放着两只杯子,一双男人的手在紧张地转动杯子,一只女人的手用调羹在杯中搅动着。少顷,男人的手缩了回去,然后拿出一个手饰盒放在桌子上,并把它缓缓地推到女方的杯前。女人用手打开手饰盒,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放着一只戒指。女人的手稍停了一会儿,又把盒子轻轻地关上,并缓缓地向男方推去,当她的手刚刚推到桌子中间时,男人的手急忙伸过来挡住了推盒子的女人的手。这时,两个人的手碰到了一起,他们的手都停了下来。片刻之后,女人想抽回自己的手,而男人却把她的手握住了。然后,男人的另一只手打开了手饰盒,把戒指拿出来,给女人戴上,并充满温情地抚摸女人的手……
这种练习开始在课堂时,同学们可以简单地商议后即兴地去做,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练习进行讲评,对于那些基本上合情合理,确实是以手为主来“表达”而不是用手来“说明”的练习可以加以肯定。由于是即兴练习,在表演上一定还会有许多地方缺乏表现力。这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在即兴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琢磨,更准确地用手进行交流,并且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使手的每一个动作都会“说话”、充满感情。
3)双脚表现力练习
练习之前,先用景片或幕布在课堂内搭成一面可以挡住演员跨部以上的墙,使老师和同学们只能看见进行表演的同学的腿部和脚。
练习可一人、二人或三人一起进行。在练习开始前设计一个情境,或者是相互商议一个情境,以及相互之间的人物关系和相互行动,然后即兴表演。由于观众只能看到表演者的腿部和脚,所以表演者主要是运用腿部和脚让观众看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功夫》剧照例如:两个同学商议的是要表现父女二人去逛商店,女儿想让父亲给她买什么东西,父亲不同意,把女儿拉走了。两个同学在做这个练习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两个人走了上来,走到台中时,跟在后面的人的脚停了下来,前面的那双脚也停了下来。然后,后面那双脚把脚尖转向了台口,但是没有随着移动,只是在原地换了一个位置。这时前面的双脚挪向了后面的双脚,然后回身向原来前进的方向走去,但是后面的脚没有动,前面的双脚也就停了下来。这时后面的双腿和双脚在原地扭动着,接着前面的脚跺了一下,又向前走去,而后面的脚却是在地上拖动着。前面的脚停了下来,后面的双脚又扭了起来。前面的双脚毅然地转了过去,继续向前走,后面的脚无奈地跟着,并用脚尖踢着前面那人的脚后跟。前面的脚停了下来,转过来狠狠地跺了一下,又转身走开了。后面的脚一步一拖地缓缓走去。
4.声音的表现力练习
1)叫卖练习
这个练习要求同学们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教师首先要求同学们注意街道和集市上各种各样的叫卖声,然后尽可能从音色、声调模仿出来,并且还要感受到他们招揽顾客的心态。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把自己所模仿的“叫卖声”表演一遍,然后根据这些叫卖声,组织成表演练习,如“市场一角”、展销会、夜市等等。
2)笑声练习
练习可集中参加。教师先带领同学们做短促的呼吸练习,然后随着呼吸的节奏,在吸气时提起脚跟,呼气时落下脚跟。随着呼吸与身体的起落,在呼气时发出“哈、哈、哈”的声音。然后,加快呼吸,并连续地发出“哈哈哈”的声音。这是同学之间可以在笑声中相互嬉戏逗乐,使笑声得以自然延续,直到觉得腹部已经笑得很累时再停下来。休息片刻后,反复进行。
《投名状》剧照3)由笑发展到哭的练习
这个练习是在放声大笑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时,让同学们先放声大笑,笑到一定程度后,采用倒抽气的方式,即在吸气时发出呜咽的声音,而在呼气时又发出“哈、哈、哈”的声音。这样呜咽声与“哈哈”声相互交替,使“哈哈”声带上哭音,并逐渐地完全转化成哭声。
4)边笑边说的练习
做这个练习时,同学们可以先选一段台词或者是自己编一个故事。练习时,先以笑声练习为引导,当笑声与呼吸已经把握住之后,就可以在笑声中说台词或自己编的故事。对同学们的要求是:笑声要持续不断,语言要尽可能地清晰,感觉要真实。在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技术的要求之后,就可以先从说台词或讲故事开始,然后再把笑声加入进去,形成边说边笑。
5)边哭边说的练习
做这个练习时,同样可以先让同学们选定一段台词或者自己编一段故事。练习开始时,让同学们无论是用口腔还是用鼻孔吸气时都要发出声音,而在吐气时则发出“呃、呃”的声音,这样先有了哭的感觉后,就可以在保持这种声音的同时说出台词后者是讲出自己所编的故事。在掌握了技术方法后,就可以在内心体验的基础上,先说出台词或者是讲故事,然后再发展到边哭边说。在练习中,要让同学们注意哭时一定要给人以美感,台词一定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