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都市另类青年群像
《都市浪人》(Slacker)海报《都市浪人》 1991 美国 成本:2.3万美元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都市浪人》的超低成本很好理解,影片似乎是对一群人“生活流”的记录,在奥斯汀和德克萨斯的大街上,一些人四处游走,目的不明,前言不搭后语,行为也往往出乎意料,整部影片像是建立在一种随机与捕捉性的视点态度上。
林克莱特早期的影片多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没有具体情节,人物众多,遍布着散乱的小事件,某种程度上对语言的强调与依赖多过叙事的编排与设计,虽然在《都市浪人》里还是依稀有一些情节铺陈:影片中第一个人物由导演本人饰演,他在火车上睡了一觉,下火车后打了一辆出租车,他开始向出租车司机陈述他在火车上做的一个怪梦:“比如一个人现在这样,谁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样呢。”一语成谶,他下车后便遭遇一场车祸,一个女人被撞死在街上,肇事者逃逸..影片在看似随意的情节背后有着对社会精心的体察,甚至某些段落具有行为艺术色彩与超现实意味,比如一个人身负几台电视机,电视机里是不同的电视画面,其中包括色情录像,人物嘴里念叨着:“我喜欢电视,但电视是什么呢。”
《都市浪人》无主角、无固定场景的流动式拍摄手法,在美国独立电影中并非孤例,格斯·范·桑特的《大象》也是如此。《都市浪人》中的人物可以用中国90年代的一个词来形容,即“盲流”,这些人在现代性社会语境中,多少有一些“局外人”的涵义,也流露出一星半点波西米亚气质,可以看成是对另类青年的精神写照。
林克莱特的另一部影片《半梦半醒的人生》中有一句话:我们只有理论,没有行动。在《都市浪人》的人物身上,念白往往充满哲理:“以美国的传统文化让自己变得更好”,“几乎没有人在从事自己本来想要做的事,而往往只是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伪装快乐”,语言在林克莱特的电影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部影片中,满口高论的人往往得不到回馈,语言的交流充满障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为了难题。
7.“边走路边谈恋爱”的马路爱情代表作
《寻找午夜之吻》(In Search of a Midnight Kiss)海报《寻找午夜之吻》美国 2007成本:2.5万美元
导演:Alex Holdridge
《寻找午夜之吻》堪称最近几年小成本浪漫爱情电影的楷模,除了没有《曾经》那些动人的音乐,两者在形态和美妙程度上,多有可比较之处。请注意,影片成本只有区区两万五千美元,在地球上的某个地方,这很可能不过是几盒包装花哨的月饼的价钱。这部爱情电影还有个不太寻常的打法,男女主角的感情都极度空虚,当然,他们并不惹人讨厌,相反,他们的幼稚和单纯还很能令人同情、怜爱。
洛杉矶新年前夕,29岁的威尔森正处于人生最低潮混乱的阶段,他没有女友、没有工作(他是混迹好莱坞外围企图有朝一日跻身其中的无数无名编剧中的一员),陷入困境,为了阻止他继续对自己女友意淫,他的好友贾柏建议他在网上征友,找个能在一起度过孤独除夕夜的女孩。很快,一个金发姑娘给了他回应,就这样,充满活力而风趣的薇薇安(和威尔森差不多,这是个企图成为女明星的失恋小演员)与倒霉的威尔森开始了洛杉矶街头的漫游。他们天南海北地聊天,在街道上探险,随着对彼此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投缘,这次原本纯粹为了应付孤独除夕夜的一夜冒险,慢慢升华了它的价值。
叙事发展主要靠男女主角之间的对话展开,这很容易让人想起《爱在黎明破晓前》,两部影片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有人甚至说《寻找午夜之吻》是“社会底层版《爱在黎明破晓前》”。的确,它比那部古典主义气质的电影更生活、更写实,也流露出了更多的寂寞和失落。故事的男女主人公拥有所有独立电影世界里居民的共性,他们象在成人世界里玩耍的小孩,他们的身体已经长大,但精神方面还远未成型,就像《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中表现的那样,《寻找午夜之吻》走的也是这条“边走路边谈恋爱”的压马路爱情路线。此外,《寻找午夜之吻》还具有纯粹的美国风味,本片获2008年弗罗里达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影片奖、2009年独立精神奖JohnCassavetes奖和2007年伍德斯托克电影节最佳剪辑奖。
摄影方面,影片是部黑白片,摄影师显然在遵循《曼哈顿》的足迹,但也许两万五千美元的成本实在捉襟见肘,所以,也有人说它现实有余、美感不足。但一个苍白的大男孩和一个与周遭格格不入的萌女孩,一部发生在洛杉矶的新年夜中关于爱、性和浪漫的电影,一部超小成本制作的现代爱情故事,它真实剖析了现代都市年轻男女的情感,对一部“低到尘埃里去”的独立电影来说,这就足够了。
8.影迷凯文·史密斯的疯狂实践
《疯狂店员》(Clerks.)海报《疯狂店员》 1994 美国 成本:2.5万美元
导演:凯文·史密斯
曾经在便利店里打过4年工的凯文·史密斯回忆起那段岁月时表示最大的收获就是无所事事和看了不少影片,而理查德·林克莱特拍于1991年的《都市浪人》尤其是史密斯的挚爱,这部反常规的小成本片子没有什么线索情节,主要内容就是一些人在街上来来去去,发表或听到各种高论。因为是现场取景和同期录音,现场感非常强,加上出场人物往往有意想不到的行为,令影片多少带上一些超现实主义色彩,这些“怪诞”元素令史密斯深深着迷,他也动了自己拍片的念头并开始付诸于实践,而故事就是讲便利店里一天发生的“琐事”,一个店员和朋友、女友以及各种顾客的对话充斥全片,毕竟这是来自于史密斯最熟悉也最有感觉的的生活。
1994年,《疯狂店员》在精打细算中开拍,就是这样一部成本区区2.5万美元的影片就已经将囊中羞涩的史密斯逼入“绝境”——他先是卖掉了自己珍藏的大部分漫画,然后刷爆信用卡透支额度再找亲朋好友借贷了部分,作为报答就是将身边毫无表演经验的朋友和老妈都塞进影片中充当角色。取景也仅限于便利店,等于是一堆相当业余的演员加上一筐鲜辣对话串起了全片。片子也确实简陋,如果不是黑白胶片的颗粒感,看上去和现在一般DV爱好者们拍出的作品没有区别,更不用说演员也相当的业余,场景变换处有极重的剪辑痕迹,甚至结尾处的很多镜头中在柜台后的玻璃上都能看见剧组和摄影机。就是这部小成本的简陋之作,却通过几个美国愤青大量看似无聊的对话将现实巧妙而又无情的嘲讽,可以说片中无时不刻的粗口、荤笑话,偶尔的冷笑话正是本片的反文化黑色幽默精髓,比如:便利店店员修灯管。一顾客在旁,作关切状:小心,它们会让你得癌症的!知道吗?我以前有个朋友是在马戏团嚼玻璃的。但是他后来死了。便利店店员:癌症?顾客:不是,他是被车撞死的。而一些该片的狂热粉丝也不断在片中大量看似唠叨的台词中不断发掘出超级影迷史密斯对《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夺宝奇兵》和《大白鲨》等影片的戏谑式致敬。影片不但成为影史CULT经典之作,并创造以2.5万小成本博得3000多万美元票房的神话。
2006年,已经成为独立电影巨匠的史密斯召集原班人马拍摄了《疯狂店员2》,虽然成本已经激升为500万美元,但片中的鲜辣嘲讽仍然充满“疯狂”的诚意。
9.“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小武》海报《小武》1998中国 成本:2.8万美元
导演:贾樟柯
先看贾樟柯的一段语录:“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这句话献给他的第一部独立制作长片《小武》。
说到《小武》的拍摄缘由,还要上推到1996年,当时还是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的贾樟柯,携《小山回家》参加了第二届香港独立短片和录像电影节。这趟旅程不仅斩获电影节金奖获得了初步认可,关键是贾樟柯此行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香港电影制作者周强、李杰明和余力为,当年他们就加入了李杰明新成立的公司胡同制作。凭借着《小山回家》的成功,贾樟柯获得了生平第一笔投资20万人民币,贾樟柯和胡同制作决定用这笔钱拍摄一部低成本短片,贾樟柯先写出一个剧本,片名借用了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经典小说《夜色温柔》,描述一对年轻男女在宾馆房间一起度过第一夜的事。这部电影的长度预计为三十分钟,只有两位演员,全部采用内景镜头,描绘的事件跨越一个夜晚。他们计划在过完新年后开拍,但当贾樟柯带余力为回老家汾阳过年时,他被家乡小县城由内至外的巨大变化所吸引所打动,于是春节后,他写出了《小武》的剧本,叙述了中国中部某小县城一个叫梁小武的小偷的故事。三个部分中,小武先后失去了友情、爱情和亲情,最后一无所有的小武因偷盗被公安机关收容。片中主人公小武的原型是贾樟柯学生时代的结拜兄弟,外号“毛驴”,后来成了一个在看守所成天跟警察探讨“人为什么活着”这类哲学话题的小偷。在《小武》开机前,被故事打动之余,摄影师余力为不得不对20万能否拍出片子表示怀疑,对此贾樟柯说:只要摄影机转起来了,就有办法。果然,他们只用21天在贾樟柯的家乡山西汾阳就完成了全部拍摄。因为成本极低,《小武》采用16mm胶片拍摄,按照国产电影技术审查的规定,32mm以下胶片拍摄的电影无法进入院线。“我当时就一直觉得我拍的是一个学生作业,我们也不可能有什么商业上的企图”贾樟柯说。
正是这部被业内称为“不伦不类”的学生作品一问世就开始收获国际性的赞誉,著名的电影学家,德国的乌尔里希·格雷戈尔,他作为柏林电影节青年电影论坛的主持人,只看了本片的前30分钟,就决定将其带往德国参赛,并在柏林取得了传奇般的成功,影片先后获得国际影展8项大奖,贾樟柯从此成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10.越粗糙越真实
《女巫布莱尔》(The Blair Witch Project)海报《女巫布莱尔》1999 美国 成本:3.5万美元
导演:丹尼尔·米瑞克、艾德亚多·桑奇兹
用3万5千美元换来全球约2亿美元的票房,和用3万5千美元开创恐怖电影拍摄技巧的新纪元,以及用3万5千美元为电影营销学注入新词汇“病毒营销”,这三个绝不靠谱的事情,都发生在1999年上映的《女巫布莱尔》身上。
《女巫布莱尔》诞生于两个美国的应届毕业生手上,当时这两个名为丹尼尔·米瑞克、艾德亚多·桑奇兹的学生刚刚从美国佛罗里达中央大学电影学院毕业,两个人手头上只有区区3万5千美元,还没有在纽约开公交车的司机年薪多(美国纽约公交车司机年薪约为6万美元)。用3万5千美元来拍一部恐怖电影,这在1999年绝对是个疯子导演才会想到的主意。但凭借着一台16mm的DV摄影机,丹尼尔·米瑞克、艾德亚多·桑奇兹毫不犹豫动手就干,这一切并不是因为他们疯了,而是丹尼尔·米瑞克和艾德亚多·桑奇兹清楚的知道,电影可能会花很多钱,但创意本身其实花不了多少钱。
而《女巫布莱尔》卖得其实就是创意。在丹尼尔·米瑞克、艾德亚多·桑奇兹为《女巫布莱尔》撰写的简短剧本中,主线故事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三名闲来无事的学生想去美国马里兰州的布莱尔镇拍摄一个关于“女巫布莱尔”的恐怖传说,最终却在布莱尔镇边上的森林里被神秘力量害死。这个简单的故事需要的东西也很简单,三名主演、一台DV和一片森林就能支撑起全部拍摄任务。在真正拍摄时,两名年轻导演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他俩根据故事大纲一样的剧本,不时写给三位主演一些下面剧情应该怎么演的纸条,让他们按照提示自己去临场发挥。而丹尼尔·米瑞克和艾德亚多·桑奇兹两个人更是在电影拍摄之前,就把这部电影设定成是一部“伪纪录片”,既用DV纪录片的方式来讲故事。这个想法几乎就是为3万5千美元量身定做的,它不需要灯光、大牌演员和电脑特效,《女巫布莱尔》拍摄得越是粗糙、画面越是没有构图感、甚至干脆没有剪辑,它反而在伪纪录片的层面上拍得越好,因为粗糙相对来说会让人觉得真实。而丹尼尔·米瑞克和艾德亚多·桑奇兹甚至直接在电影开始挂上了这么一段字幕:1994年10月,三名制作电影的学生在靠近布克特斯威利镇的森林里拍摄纪录片的时候失踪,我们现在看到的影片就是他们拍摄的。这段字幕让《女巫布莱尔》越来越像是发生过的真实事件,而在电影拍摄时两个导演创建的纪录“女巫布莱尔”事件的网站,更是让《女巫布莱尔》几乎变成了板上钉钉的真事,同时,它也在日后让互联网成为了电影营销产业的新战场。
在花掉很短时间拍完《女巫布莱尔》后,丹尼尔·米瑞克和艾德亚多·桑奇兹带着自己这部DV电影开始到处找买家。他俩因为电影而连打车钱都拿不出,于是两个人干脆自己背着沉重的拷贝去按照网上查来的通讯地址一个一个敲买片人的门。但几乎没有人对这样一部DV拍出来的学生习作感兴趣,于是丹尼尔·米瑞克和艾德亚多·桑奇兹决定把电影干脆送去电影节,没准还能让这部极低成本但极高创意的电影走上银幕。于是在1999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女巫布莱尔》成功放映。放映结束后,艺人娱乐公司立刻宣布将以大约11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女巫布莱尔》的发行权。在《女巫布莱尔》真的走入院线上映时,它之前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病毒营销产生了巨大效应,而电影开创式的纪录片拍摄手法和代入感极强的情节,让艺人娱乐公司用110万美元换来了亿元回报。在《女巫布莱尔》上映10年后,派拉蒙公司用同样的手法和投资仅为1万5000美元的成本,炮制了惊悚电影《灵动:鬼影实录》,它创造了上映五周就破亿美元的新奇迹。
文章来自:《电影世界》 11年11月号
【查看更多】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十)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九)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八)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七)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六)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五)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四)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三)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