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澳大利亚低成本电影的里程碑作品
《疯狂的麦克斯》1979 澳大利亚 成本:30万美元
导演:乔治·米勒
30年前,花了不到30万美元制作的科幻动作片《疯狂的麦克斯》,引领了澳大利亚电影新浪潮,捧红了日后的大明星梅尔·吉布森,它是第一部用极低成本打开全球电影市场的澳大利亚电影,而这部影片所着力营造的末世氛围也成为后世很多科幻片竞相模仿的对象。
影片讲述未来某时地球的资源匮乏,人们为了争夺宝贵的汽油而互相杀戮,公路上的飞车党劫掠路过的车辆,只为了抢走车里的汽油。有一群人占据着一个小小的油井开采汽油,而飞车党对油井窥视已久,一直想将其霸占,双方便展开了殊死的较量。较量中失去了朋友和妻子的警察麦克斯,愤怒中扔弃警服,孤身开始了惩恶的复仇之路。
27.杜琪峰自立门户
《枪火》1999 香港 成本:32万美元
导演:杜琪峰
这是杜琪峰真正的开宗立派之作。虽然之前,他已经和韦家辉开办了银河印像,拍出了《两个只能活一个》《暗花》《非常突然》等佳作,在粗制滥造的香港电影界,将极强的可看性与一定的作者意识有效结合,趟出了港片的一条新路,但对杜琪峰来说,这并不是他内心中真正属于他的电影。作为一个香港电影人,务实是他们生存的前提条件,杜琪峰知道,必须将成本控制到最低,在能保证收回投资的情况下,他才能拥有完全的天马行空的权力。
《枪火》是他这种路线的第一次尝试,整部影片花费250万港币,整个拍摄在19天完成。然后,他改变了香港警匪片的语法。
简单来说,杜琪峰,用一种介乎黑泽明与梅尔维尔的风格,让港产警匪片有了一种艺术品的质感,那种微妙的情感,不流俗的形式感,以及纯粹地道的中国人的情怀,拓宽了香港黑帮警匪片的疆域,也真正树立了杜琪峰电影作者的名号。从此片之后,杜琪峰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来经营他的电影事业,用大部头同时有着相当素质的商业片来赚钱,然后用小成本却极端风格化的个人制作来满足自己。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香港有追求导演所能想到的最好方式,目前来看,也是最长远的方式,《PTU》《黑社会》《文雀》《放逐》等佳片就是明证。
28.用迷宫来观测人性
《心慌方》1997 加拿大成本:35.8万美元
导演:文森佐·纳塔利
从小就希望成为一个怪物片导演的文森佐·纳塔利,处女作就想拍一部通常很费钱的科幻片,难度是可以想见的,他唯一能做的是,将成本压到最低。整部电影全部在一个14*14英寸的盒子里拍摄,为了让场景显得不一样,剧组用不同颜色的面板来应付,即使是这样,他的电影成本仍不能支撑他拍六个不同颜色的心慌方,最终他拍了五个,还有一个颜色的房间用一个从外面小口拍的局部镜头来糊弄。整部电影20天拍完,绝大部分场景都由手提摄影机完成。后期的特效,由一家叫C.O.R.E公司免费制作。
这部电影的妙处,在于它既是一部干净利索的科幻恐怖片,在狭小空间里拍出了人性在绝望时的不可捉摸,同时,它也建立了一个这个社会的模型,以一种极简的模式,向我们揭示了这个社会运行的隐秘规律,具体的说:人是怎样团结在一起,又是怎样分裂的;领袖是怎样产生,而又怎样异化的;体制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有一个邪恶的首脑,而在于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在惯性地为其服务,无人知道其目的,也无人为其负责。
29.无聊得有趣,木讷得深情
《大人物拿破仑》2004 美国 成本:40万美元
导演:杰瑞德·赫斯
如果要评最无聊的电影,这部《大人物拿破仑》可以入选,但如果评选最励志的电影,这部电影也可以入选。这部电影的妙处就在于,它既拍出了真实的无聊,也拍出了真实的励志。
这是一群窝囊怪咖的故事。拿破仑,高中生,有一头狮子狗似的爆炸头发,鲍牙,脸上最大的表情就是没表情,在学校里没朋友,经常画只有他喜欢的画,玩只有他喜欢的玩具球。他有一个哥哥,三十多岁,整天在家,最大的爱好是泡网络聊天室,期望有一天有个性感美女从天上钻进他的被窝。他们俩有一个强悍的奶奶,照顾这俩人的生活不说,还跟年轻人飚机车,养怪咖级的宠物。后来他家还来了一个叔叔,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以卖丰胸草药为生,业余时间买了个“时间机器”,琢磨怎样穿越。他还有一个墨西哥同学,和他一样呆若木鸡,旁若无人,惜字如金。
影片的对白、表情以及叙事都相当冷感,这种冷感与这些人的可笑以及他们细腻的内心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比,这让影片有了一种特殊的气质,看似没心没肺,实则含着爱意,看似白痴低幼,却有着一种天然的纯粹。
这部电影的幕前幕后都相当年轻,导演杰瑞德·赫斯拍摄时才24岁,而编剧也就的老婆杰露莎·赫斯是24岁,而演员都没到20岁,影片在导演的故乡爱达荷的一个小镇拍摄,时间仅用20天,影片成本40万美金,当年获得了圣丹斯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
30.癫狂中见真情年代
《买凶拍人》2001 香港 成本:50万美元
导演:彭浩翔
“在27岁零10个月的时候,我终于实现了我一生最大的愿望,那就是拍成了我第一部剧情长片《买凶拍人》,并正式在香港尖沙咀的港威戏院举行首映。当晚我显得格外紧张,因为先前放映室说拷贝的音质有点问题,弄得我和其它工作人员四处致电冲印方面查问,加上在影片开始时仍不断有人进场,坐在后排的我,须不断走去将出口幕布重新拉上,免得外面光线影响其它观众。”
这是彭浩翔撰写的文章《我的首映》的开篇,它记录了彭浩翔拍摄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买凶拍人》首次上映的场景。让彭浩翔如此担心的《买凶拍人》,其制作成本其实只有区区的50万美元。但这50万美元,却几乎是彭浩翔赖以为生的全部家当。
只有15天和50万美元的彭浩翔,真正动手开始拍摄电影时,却几乎不考虑预算,一部90分钟的电影一般只用3万尺胶片,彭浩翔却大张旗鼓毫不怜惜的用了8万多尺胶片。这让《买凶拍人》现场的工作人员误以为彭浩翔是“从外国回来的大导演”。但其实彭浩翔如此敢用胶片,是因为他把除了胶片之外要花钱的地方都做了“手脚”。《买凶拍人》的编剧是彭浩翔自己和知己谷德昭;拍夜晚跳楼的戏,因为时间有限就干脆用纸把窗户糊上装成夜晚;为了拍摄能别总是NG浪费人工费,彭浩翔把剧本也得极其详细,一个结尾他能写上约三十页剧本,而结尾时片中演员詹瑞文和陈辉虹并不是同时在片场,彭浩翔通过剪辑让观众认为他们同时在场;在电影最后主演张达明手拿金像奖站在红地毯上那场戏实际上是偷拍的,《买凶拍人》开拍时正好赶上第19届金像奖颁奖典礼,当时《买凶拍人》的配乐金培达正好因为一部戏获得了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于是谷德昭和彭浩翔叫张达明拿金培达的奖杯在红地毯上走了走,而谷德昭则拿着DV在旁边偷拍……
这标准的“磨房电影”式拍摄手法,让《买凶拍人》虽画面不精致,但却极其具有故事性和颗粒感很强的风格。这个关于落魄导演和落魄杀手的故事,一经推出便被CULT片迷奉为经典。也正是因为小成本,《买凶拍人》中大量运用了DV镜头来叙事,而DV,正是成就《买凶拍人》的重要道具。《买凶拍人》中,张达明扮演的三流导演阿全,因为没有拍戏机会而落落寡欢,而身为杀手却赶上金融风暴即将失业的杀手阿Bart(葛明辉饰),也苦于生计。当阿Bart的一个老雇主想要阿Bart拍下他杀害自己仇人的视频时,阿Bart的人生和阿全的人生碰撞出了火花。两个人组成了“买凶拍人”组合,阿Bart杀人,阿全用DV拍摄并后期制作成录像带送给买凶者……这么一个荒诞的故事,在彭浩翔手里像是“吸了劣质迷幻药瘾君子产生的幻觉”。但这幻觉着实有效,它安慰了在金融风暴下苦苦挣扎的香港人,也鼓励了对电影、对任何事怀有梦想的人们不要轻易放弃理想。也正是因为《买凶拍人》所传达出的荒诞力量,让该片赢得香港金紫荆奖最佳编剧奖的同时,被香港媒体誉为“2001年香港最有创意的电影”。香港国际电影节甚至把“罕有的癫狂中见真情”的美誉送给了《买凶拍人》。
对于彭浩翔和《买凶拍人》来说,15天花掉的50万美元,物超所值。
节选自《电影世界》 11年11月号
【查看更多】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十)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九)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八)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七)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五)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四)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三)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二)
关钱屁事!50部最好看的低成本电影(一)